第1365章 天之力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嫦娥布下的天意大陣自行發動,輕輕鬆鬆地便承擔下來。而嫦娥更是理也不理外面的情況,只是專註地看著懸浮於空中的張均,微笑道:「你果然沒讓姐姐失望,這便是弟弟的神胎第六變嗎?果然有些意思,看樣子那『人道秘晶』和『神血』對你的幫助很大。」
張均微微點頭,他平靜地掃了一眼外面,道:「沒想到會有這麼多高手圍攻於我,有勞姐姐了。」
「你只管放心衝擊,便是天下的修士都殺過來,姐姐也盡能擋下。」嫦娥平靜地道,平靜之中,卻暗藏著強大的信心。
張均點了點頭,而後將天子層次所掌控的天意,進一步地錘鍊,提升。天子進升到天師之後,其實所掌控的天意數量沒有變化,變化的是對於天意的控制程度。如果把天意比作力氣,那麼天子就是不會功夫的普通人,而天師則是武林高手,後者更善於運用力量,能夠把力量運用得更加精妙,從而產生較為強大的殺傷力。
現在張均要做的,就是進一步精熟對那天意的掌控,從而能用一分天意,發揮出三分的效果。從天子到天師,等若從±★普通人成為武林高手,這是一種質變,其過程自然難度極高。具體上,天意對於天師而言,不再像天子時期那樣不可捉摸了,它會形象地凝聚成一種力量,直接存在於天師的體內。
天師體內擁有的這種,由天意凝鍊而成的力量,稱之為天之力!天之力對於體質的要求極高,一般弱小體質的人,是絕對無法承受了。所以一般天師的體質都非常強悍,而一名天子能不能成就天師,往往也會看他的體質是不是足夠強。
張均剛剛進行了神胎第六變,心靈與肉身都極盡升華,足以支撐他步入天師境界了。
此時,他盤坐虛空,雙手合攏,絲絲縷縷的天意,從冥冥中降落,進入他的體內,與他體內的力量融合。天意是那樣的浩蕩,進入體內瞬間,張均便感覺到微微的刺痛,這不禁讓他吃驚。才一開始就有了痛感,後面的融合豈非更加痛苦?
不過,隨著天意與體內力量的融合,刺痛感漸漸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窮的力量感和輕鬆感。這讓他鬆了口氣,繼續全力融合天意,凝鍊天之力。一般而言,一分力量,只能融合一分天意,自身力量與天意的融合的黃金比例是一比二十。即一分力量,融合十二分天意。這裡的十二分天意,是指能夠發揮出十二分力量的天意。
比如一名修士,他體內的力量是一萬京,那麼他最好去融合十二萬京力量的天意。如此一來,融合之後的天之力,將變成十三萬京。絕大多數的修士,都遵從這一黃金比例進行融合,偶爾有人多煉化些天意,也不會太離譜。
張均早在成就無上道尊的時候,一身力量就達到了五千萬京,後來步入至尊天子,一身力量更是超過了一億京!之後更是連連提升,特別是剛才的神胎第六變之後,他一身力量已然達到了驚人的五億京!
並且,張均由於使用了幾道神靈寶藏中的力量寶符,使他一身的力量硬生生地又提升了五倍!曾經,力量寶符只能提升他右臂的力量。可現如今,諸多力量寶符融合之後,可以將他的力量整體提升五倍,使他一身力量達到可怕的二十五億京!
雖然二十五億京的力量,是他憑藉力量寶符才形成的,但那也是實實在在的力量,依然會得到天意的認可。若依黃金比例,張均若融合天意的話,他將融合三百億京的天意力量!而融合后的力量,則是三百二十五億京!很難想像,什麼樣的軀體能夠承受三百多億京的巨大力量!
張均就那樣一絲一縷地把自身地力量,與天意融合,使之形成天之力。漸漸的,他體內的天之力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當天之力的數量,超過一億京的時候,他便有了一種強烈的力量感,似乎一拳打出,能將天都打出個窟窿。
不過,隨著實力的增多,這種感覺漸漸地淡了。當他體內的天之力,超過十億京的時候,他變得沉穩如山。再之後,天之力達到了一百億京,他更加變得不動如大地,似乎只要他一動,就會天崩地裂。
外面無數的高手在圍攻鈞天小世界,然而都被天意大陣輕鬆地擋下了。嫦娥瞧著張均在凝鍊天之力,微笑道:「天師能將一分力量,融合十二分天意。可到了順天君的層次,一分力量,卻可以融合幾百上千分的天意。所以順天君往往一招之下,天崩地裂,無人能及。」
「他未免太謹慎了,我要是他,一分力量起碼要融合三十份天意,而不是十二分。」吳剛道,「不過這樣也好,他以後可以逐步地增加比例了,直到成為順天君。」
嫦娥道:「天師融合天意的極限各不相同,因人而異。當初昊天至尊天師時,用一分力量,融合三千分天意,他因此獨裁天下。我這弟弟應該不比他差。」
「若他能將天之力,在體內凝聚天心,便可成就順天君。天君可比天師強大多了,天君能夠額外地從天意處,借來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力量,他們一旦暴發,其威力是非常恐怖的。」吳剛道,「不知他最終能融合多少天意,我倒是非常期待。」
說話間,西方飛來一道輝煌劍光,筆直地斬在了天意大陣之上,嫦娥的身體微微一晃,她冷冷道:「米粒之珠,怎敢與皓月爭輝,滾開!」
她話音一落,便有一道月光飛射而出,潤物細無聲般地,打向了那西邊的紫光門戶中,那黃麵皮的矮小修士。
月光未至,那矮小帝袍的修士便冷哼一聲,道:「不知死活!」說完就有一道紫光從那門中飛出,迎向了月光。
本書首發於看書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