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一個小眼神
「誰?」阮煙羅的眼皮跳了一下,就覺得來人絕對的非同小可,否則,自己的手下不會在燕勛的面前這樣恭敬的稟告的。
直接打發了就是。
這是一個不可小瞧的人物。
「是……是太子爺,皇……皇上要見嗎?」阮煙羅的手下又道。
燕勛聽到來人是燕寒竹,微微皺眉,然後抬頭看阮煙羅,一雙眼睛里全都是審視的味道。
不過,他只審視了一下,就道:「朕不見,還有,墨王妃也不見他。」
阮煙羅一怔,「皇上,可是他……」
「沒有可是,朕說不見,那就不見,至於你,朕就替你做一回主好了。」燕勛冷聲說道,根本沒把燕寒竹當回事了。
他放過了燕寒竹,可不代表燕寒竹的太子之位還能穩穩的坐下去。
大燕國從來不缺人才。
將來登上高位一統江山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庸俗之輩。
否則,大燕國就會毀在這個人的手裡。
所以,選太子,燕勛是相當的慎重,也是相當的關注的。
兒子是兒子,太子是太子,能者上,弱者下,這一向是他治國的標準。
就憑燕寒竹敢動阮煙羅娘親的墓園,一個做這樣小人行徑的人是不適合做太子了。
「謝皇上。」聽到燕勛如此說,阮煙羅之前的不平衡才終於散了開去,雖然燕勛沒有說過要懲罰燕寒竹,但就見他此刻對燕寒竹的反應就證明,他對燕寒竹還是有看法了,那也不枉自己今天設的這一局。
「來,我們去書房,小瑟可不能食言喲。」燕勛拍了拍燕小瑟的小肩膀。
阮煙羅頓時有點小擔心燕小瑟能不能記得來整個故事,這要是聽了一半換她來講,更容易引起誤會的。
「好的呀。」燕小瑟興緻勃勃的,就想給燕勛講故事。
話說她還從來沒有給別人講過故事,小傢伙此時就覺得新奇極了。
很快的,一家三口就引著燕勛回到了書房。
燕勛端坐在正位之上,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講吧。」
阮煙羅也寵溺的道:「講吧,忘了的地方,娘親給你提個醒。」
「好咧,娘親最最好。」
於是,燕小瑟開始講了起來。
燕小瑟講到精彩的地方,還笑眯眯的跳了起來,「皇爺爺,你想象一下那樣的場面,很壯觀呢。」
「嗯,是不錯,不過這故事,好象不是從我大燕國傳出來的吧,就是不知道阿羅的奶媽是從哪個人那裡聽到的。」燕勛被燕小瑟的故事徹底的挑起了好奇心,五十幾歲的人,現在就象是個好奇寶寶。
阮煙羅搖頭,「阿羅也不知。」就算是她知道,她也不能說的。
否則,身份一下子就暴露了。
燕小瑟繼續講講講,阮煙羅也一直是從頭跟聽到尾,她就想知道燕小瑟講了什麼,這樣以後她講的,也要與燕小瑟講的相一致。
「故事不錯,也很特別,阿羅,朕的皇孫和孫女看起來一付根本離不開你的感覺,可是朕很喜歡這兩個孩子,你看看,能不能以後就讓他們住宮裡一個月,再回來陪你一個月,如何?」
阮煙羅很想說『不』,可她不好直接回絕呀。
畢竟燕勛是皇上。
皺眉頓了一下,這才開口,「可……」
「不行,我不同意。」身側的燕小錦開口了。
「為什麼?」燕勛也不惱,慈祥的看著燕小錦,孩子就象是一張白紙一樣,給生活記錄下什麼,他們的世界就寫下什麼。「因為我和小瑟會想娘親呀。」燕小錦早就發現阮煙羅的不對勁了,所以,立刻猜中了阮煙羅的心思,委婉的替阮煙羅否決了,也算是給阮煙羅解圍了,否則,要是她直接拒絕,真的不好,這與燕小錦替她
拒絕,那可是差了很多的。
都說童言無忌,燕小錦拒絕,燕勛也許不會聯想什麼,倘若是阮煙羅拒絕,燕勛一定會猜想什麼的。
這就是孩子與大人的區別。
孩子輕易的就能讓人相信他們。
而大人,就因為心思太縝密,所以,說什麼做什麼,都會讓人起猜疑。
燕勛哭笑不得,燕小錦這個說法聽上去很牽強,不過卻讓他不好拒絕孩子這樣的要求。
「那小瑟呢,想不想以後陪你們娘親一個月,再進宮陪皇爺爺一個月呢?朕覺得,就算你們進宮了,你們娘親也可以時常去看望你們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會想念你們娘親的事情。」燕勛繼續勸。
燕小錦眼角的餘光瞄了一眼阮煙羅,阮煙羅只是一個小眼神,他就明白阮煙羅還是不同意了。
阮煙羅也不可能同意。
燕寒墨的母妃齊妃娘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此時就覺得燕勛這個提議是故意的,又是一個變相的要拿燕小瑟和燕小瑟做人質的手段。
這樣,燕寒墨在邊域就能不計代價的為他打仗了。
不得不說,燕勛的誠府從來都是極深的。
不過,他現在以普通爺爺的身份問過來,倒不顯得咄咄逼人,也讓阮煙羅差點就答應下來。
不過她很快就反應過來燕勛真正用心了。「可是我和小瑟習慣了宮外的生活,我在我娘親這裡沒有什麼規矩,想玩就玩,想學習就學習,娘親從來不逼迫我們,有時候我和小瑟玩到三更天娘親都不約束我們呢,但是到了宮裡就不一樣了,曹公公說
了,小孩子必須要早睡早起,雖然曹公公說的很有道理,小錦也知道他說的是對的,但是我和小瑟也不是天天晚睡的,就是偶爾任性一次,這在娘親這裡都行的,進了宮,就不行了。」「呵呵,你這孩子,你要是因為這個理由拒絕皇爺爺,那皇爺爺就答應你和小瑟,你們進宮的每一個月,都由著你們,也跟在你娘親這裡一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燕勛低低笑,反正,越是看燕小錦和燕
小瑟越喜歡,就想把他們兩個帶在身邊。
想起欽天監說過的話,他覺得他必須達成這件事,半點也馬虎不得。這關係到大燕國未來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