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閻羅
第三百五十六章 閻羅
細數這一段時間,基本上都在十分危險的地方,昆崙山之上尋龍之眼,然後是龍冢,現在又多了個海中尋墓。
到底清夢是不是在這地方遭遇到不測的還不好說,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地方的蹊蹺絕對我我們所有的想象之中都要多上千倍百倍。
首先就是規模,曾在昆崙山之中我們是見過那冰雪之城的,不過那也只能說是個小城,根本談不上規模二字。
如果真要對比的話也只能說那地方的佔地面積也就是這地方的三分之一而已,最為關鍵的是,這裡還是一處海中墓穴,能將如此浩大的工程建在海里,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面前的墓穴是以建築群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如果不是我們腳下這塊兒寫著「離恨」兩字的石碑和遠遠矗立的山體上的悼詞的話,我們確實無法將這地方和墓穴聯繫起來。
最關鍵的是在水底竟然能有這樣的一處地方,能有山體存在。不得不說是大自然的神妙所導致。
我和清風先行探路,不過這一次卻有了意外的發現,竟然在裡面看見了掌教留下來的記號。
有這樣的記號至少就說明了這樣的地方他們是來過的,而且還有很大的可能他們現在就在這裡面。
如果是這樣的話至少說明我們的找尋是沒有錯的。
我招呼二妮子和阿娜下來,這地方人可以暢通無阻的呼吸,根本不受絲毫的阻礙。
這種結界的布置確實十分強大,我和清風對視一眼,對這修墓之人的實力有了新的感悟。
按照現行的修鍊等級來看,至少得是天階最高等級,甚至還超越這個等級。
因為我截止現在為止見到的最強的高手就是在鄭家見到那四人。
他們都是守護整個鄭家的高手,但是即便是地階的高手,他們也不過就是能夠感受到來襲的敵人,想要布置出這樣的結界別說是他們,就算是十來個地階的高手合力恐怕都做不到。
這是質的區別。
想到這裡,我不由的對這個墓穴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到底是誰才會在這水下以大法力建造出這樣的一個巨大的水下墳墓!
這裡不知道曾經埋葬了多少懷著盜墓之心或者好奇之心的人,屍骨累累的水下,沒有什麼東西能向我們講述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摸索。
我皺了皺眉頭,進到了入口之中。
這地方的入口設計的十分巧妙,是一頭背負著長蟒的巨龜,這樣的東西在傳說之中是存在的的。
那是四大神獸之中的水系玄武!
不過這東西傳說是生存在北海,曾經天地崩塌,就是玄武的四肢支起了天,最終將四方鞏固了下來。
這入口竟然是在玄武的眼睛之中。
即便只是石雕,但是當我們從眼睛之中進入的時候,還是感覺到了這東西龐大的體積,簡直是可怕。
不過凡事都有特例,比如說這東西還有別的名字。
玄冥真武大帝!
玄,代表的是天,而冥,則代表的是地。
玄武可以算的上是四大神獸之中最特殊的存在了,它身上背負的原本是一塊兒石碑,傳說那石碑吸納了天地靈氣,最終化作了一條蛇。
騰蛇!
土系神獸。
即便之後五行之中將騰蛇和玄武分離開來,但是玄武對於地界的重要性仍然還是不言而喻。
至少地府之中,傳說就有玄武鎮壓!
真武大帝,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能夠溝通幽冥的存在。
所以這等神獸出現在入口,讓我對接下來的行程產生了一股深深的不妙之感。
到底接下啦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呢?誰也說不清。
但是當我們進入到入口的通道之中后,便再也沒有了回頭的機會。
哪怕這通道通往的是陰曹地府,我們也沒有機會走回去。
當然這只是個猜測,人的墓穴即便是修建的再巧妙,下面也不可能和幽冥相通。
否則,這天上地下不就徹底亂套了么?
接下來我們走過的這一段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便是能夠看見一片各式各樣的雕像。好像每一個建筑前面不聳立一尊雕像都不好意思一般。
而這樣的雕像,共有十尊。
這樣的東西原本我是不認識的,但是清風的一席話讓我瞬間明白了過來。
這分明就是傳說之中的十殿閻王!
「十殿閻王」是華夏古代特有的民間信仰。
傳說地府之中有十個掌管地獄的大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上,因此稱為「十殿閻王」。
第一殿,秦廣王蔣,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男轉為女,女轉為田。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孽鏡台,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二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呂,二月十八日誕辰,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天子包,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包公即善於用鍘刀),受苦滿日,另發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