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最佳閑王> 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

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

  流水線制度絕對是人類工業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它的發明創造,直接幫助人類提升了幾個等級。


  而一套流水線制度從誕生到完善,中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時間,經歷了多少次的不斷改動。


  裘球提出的這一套制度,基本上已經與後世那一套流水線相差無幾了。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將這一套制度發揮到最大的效果,不過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他們只是在人員方面進行了新的分配調整,但工作環境方面卻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但即便如此,在短短的五天之內,幾乎所有的工人都熟悉了新的工作崗位以及自己的職責,十天過後,基本上都熟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一個月後,整個流水線已經可以正常的運轉了,而生產速度,已經無限接近了一個月前他們開會總結時的目標,現在平均每個工位上需要工作的時間,大約在半個時辰多一些,用小時來計算的話,大約就是一個小時十五分鐘左右。


  這個時間已經完全可以接受了,而最讓人驚喜的是,總裝車間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一條組裝線,一天組裝九台卡車了。


  而整個總裝廠擁有九條組裝線,一天就是八十一台卡車,而且隨著工人技能的熟練,這個速度還在不斷的提升,最終達到一條組裝線日產十至十二台卡車這個目標,已經是無限接近了。


  一天近百台卡車的產量,這個消息深深的震驚到了整個朝廷,就連李元吉,也都被嚇的不輕。


  詢問過後,這才明白了真正的原因,不過即便是這樣,李元吉也還是決定帶著大臣親自來參觀一番。


  當然,裘球作為改進這條生產線的第一功臣,自然而然的也進入了李元吉的視線。


  一個平底的板車,長寬並不大,只是將卡車的底盤托在上面,然後連帶著整個板車,被送入第一道工位,一組十個工人,瞬間圍了上去,十個人圍在一個底盤周圍,顯的有些擁擠,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


  每一個人的位置,相對應的工作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只需要負責好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就可以了,其他人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他們去操心。


  而組長則是統攬全局,同時負責班組最核心,也是要求最嚴格的工序,這個工序或許並不是整台車上最難的,但卻是這個工位上要求最高的工序。


  完成之後,所有人檢查各自的工作情況,組長在親自巡視一遍,同時喊來下一個班組的人來檢查,確認無誤之後,直接將這台車拉走到下一個工位,然後這邊在重複相同的工作。


  「陛下,此處車間一共為九個工作組,按照每一道工序所需要用到的時間來進行工位職責的劃分,確保每個工位的工作時間都在半個時辰左右,而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更進一步的簡化了工人所需要掌握的技術數量,現在平均每一個人只需要負責兩到三道工序就可以了,做完這些以後,就會把車輛轉交給下一個工組,然後由他們進行接下來的組裝。


  而最初的時候,總裝廠採取的是班組責任制,即每個班組負責組裝一台卡車,但那項制度僅僅只實行了一天,便因為發生了太多的問題,遠遠達不到預期,同時又因為有了更好的制度,所以便放棄了那一套制度,而採用了現在這個。


  不過目前來看,臣感覺依舊還有進步的空間,這也是臣等努力的方向,另外就是這個車間,還需要一些改動,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料想到會是這個結果,不過整體改動並不大,局部方面進行一些微調就可以了……」劉善指著面前的組裝線,心中滿是驕傲的介紹著。


  沒理由不驕傲,因為這開創了大唐的先河,同樣是流水線生產的火炮廠,一天的產量也遠不如機械廠這邊。


  而卡車總裝廠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效果之後,這一制度迅速的被推廣到了第二農用機械總裝廠,那邊在熟練了以後,這幾天的產量也是蹭蹭的往上竄。


  配件廠那邊就有些尷尬了,配件不是總裝,有些工序可以分開,有些則不能分開,反正經過一番折騰,生產模式倒是改變了一些,效率也提升了一些,但與這兩座總裝廠相比較的話,提升並不大。


  大臣們如同是鄉下農民進了大觀園似的,雖然他們也見過流水線生產,但是這樣的流水線生產,卻是頭一次見。


  之前的流水線,就是幾個人配合著完成一個產品的製造,無論是速度還是質量,在配件合格的情況下,這個質量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眼前的這個流水線,卻足足有近百人那麼多,而且九個工位連接在一起,基本上是從車間的這頭到了那頭,還又拐彎繞回來了一些。


  另一邊,原本也是工位,但是現在,只能被空下來,用於存放零部件什麼的了。


  大臣們看的是熱鬧,但李元吉看的卻是問題。


  沒有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嗎?


  這個流水線的問題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


  最讓李元吉覺得看不過去的地方,是全程都需要人力去推動,也就是需要依靠底盤下面的那個拖車來支撐,然後人力推著去往下一道工序。


  而在李元吉的印象里,這個環節,也是可以機械化操作的,完成以後,按一下啟動按鈕,就自動離開工作台,進入到準備區域,然後下一個工作組按下按鈕,準備區域的車輛進入下一個工作台。


  這中間極大的節約了人力的浪費問題,但是現在,好像有些不太合適。


  總不能搞這麼一台設備就搞一個蒸汽機在一旁不停的燒著,更何況,按照現在的情況,大多數是半個時辰動一下的,蒸汽機不停的燒著,也是一種動力的浪費。


  後面的工位,就連安裝蒸汽機都是依靠人力來操縱設備放上去的。


  如果說這一點可以接受的話,那麼另外一點,就是完全不能接受,或者說是不願意接受的了。


  焊接問題。


  卡車也好,其他的車輛也好,總離不開焊接這項技術。


  目前大唐擁有的,只有三種焊接技術,鑄焊,即將兩個部件用鉛錫合金或銅來焊接在一起。


  鍛涵,就是將兩個部件的重合位一起加熱,然後鍛打使其連接在一起。


  最後一個是釺焊,就是釺料的熔點低於焊件,兩者同時加熱,釺料融化,焊件發紅,然後使用液體填充,使其可以連接在一起。


  目前大唐使用最廣的,就是這種釺焊。


  但卡車這種工程車輛,以及拖拉機那種農用車輛,所需要使用的力量都比較大。


  那麼問題就來了,釺焊的連接並不是最牢固的,在持久的大力拉伸下,容易發生變形脫落等問題。


  放在車上,也就意味著跑著跑著就會散架,這是很危險的。


  鋼鐵戰艦的建造速度之所以暫時停了下來,就是因為焊接技術的問題沒辦法解決。


  這種技術可以用於小範圍的焊接,像戰艦那種需要全面焊接的東西,這個根本就無法支撐其使用強度。


  因為在戰艦上已經有了先例,然後在卡車上,就變的更加謹慎了一些。


  以前李元吉沒見過卡車是怎麼製造的,現在總算是知道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工匠們也是絞盡腦汁了的。


  他們竟然喪心病狂的採取了雙重保險,每一個需要焊接的部件,在焊接之前,都會在上面先打洞,然後用螺絲來擰緊固定,這是第一道保險,然後焊接是第二道保險,同時將螺絲焊死,防止脫落。


  李元吉覺得有些無語,但又不好說什麼,畢竟焊接的問題是的確存在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電給搞出來,但是很遺憾,關於電這個東西,李元吉只能無奈的表示無能為力,這個他是真的一竅不懂,甚至連一些最基礎的建議都說不上來,最多也就跟你說個電路什麼的,可那有個卵用?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現狀,李元吉也是很滿意的。


  一座不到五千人規模的機械廠,就可以做到日產卡車近百台,就算將產能分開,現有人員的情況下,巔峰也可以做到日產卡車五十台,其他工程機械二十台以上,拖拉機那邊就更簡單了,至少比起卡車來說,那邊的人員與這邊相差不大,操作相對簡單,工序也更少一些,一天上百台拖拉機還是很輕鬆的。


  一個月就是三千台拖拉機,一千多台卡車以及幾百台工程車輛,這樣的進度,足夠大唐當下所需了。


  「配件廠產能如何?」李元吉問道,一個總裝廠只有兩個零部件廠,一個還是只負責底盤以及其他的大部件,這方面的壓力不大,但是零部件那邊的壓力可就太大了。


  「產能有些跟不上,如果全力開工的話,那邊馬不停蹄的幹上兩天,才夠這邊生產一天。」劉善老實的回應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