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流水線
「這就是工業化?」蕭瑀愣了下,打一生下來便是貴族,直到現在到了花甲之年,也還是貴族。
這一生就從未體會過普通百姓的日子是怎樣的,這也就是說,蕭瑀這一生都是站在至高處去瞭望這個世界的。
所以他知道李元吉說的這些到底有多難做到,而現在,而就是他們眼前看到的這些東西。
兩三個人的配合,半天的功夫就能抵上兩個人十天的工作效率。
這又意味著什麼?
這個答案不僅讓蕭瑀找到了,其他的大臣們心中也同樣有了答案。
那就是兩個人可以做到之前需要二十個人,甚至四十個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還比他們做的更好。
至於李元吉所說的那個統一的標準,這些大臣們心裡依舊是有些不太明白,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自身對此的了解並不多。
但大臣們不懂,不代表其他人不懂。
「陛下說的可是像製作螺紋鋼那樣去製作這些零部件?」老許興奮的問著,甚至短時間的忘掉了自己的身份。
「正是!」李元吉點了點頭,雖然有些差別,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螺紋鋼這玩意兒在這個時代的標準並不算高,而且加熱后利用磨具衝壓成型,雖然算是一個統一的標準,但問題在於,鋼鐵本就不是容易加工的,有時候磨具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不可能保證每一根螺紋鋼都是相同的標準。
但話又說回來了,因為材料沒有摻假,所謂的不統一標準,只是螺紋鋼的外形,其自身的質量什麼的是不存在問題的。
而螺紋鋼多用於建築,螺紋則是為了可以使混凝土與鋼材更好的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提高建築的堅固度。
對於那些百層的高樓大廈而言,要求可能會更嚴格一些,但是對於現在最多也就一二十米高的建築,外形上輕微的差距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對於其他的一些精密儀器就不行了,而蒸汽機上的那些零部件,則被李元吉列為精密儀器。
「好,太好了!若是能有足夠的模具,臣敢保證,半個月內便可做出一台火車來!」老許興奮的立著軍令狀,李元吉對於火車的認可,對於他們工作的認可,讓老許異常的興奮。
而這還並不是最讓老許動容的,統一的標準有什麼好處?
別人不知道,可在這方面吃盡了苦頭的老許又怎麼不知道?
就拿面前的這台火車來說,這裡面幾乎每一個部件,都進行過二次加工甚至三次加工,最多的一個部件甚至進行了不下於十次的加工。
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相互無法結合,因為這些部件都是人工打造的,大多數只能在外表看著沒有問題,可實際上對接的時候,一小點的偏差都不行。
這就需要他們拿著銼刀一點點的去打磨,打磨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去比對,以防止將整個部件報廢。
而為了防止這種可能,到了後面那些工匠在打造的時候,乾脆就直接超出標準一些。
比如說規格為十厘米的鐵柱,就打造成規格為十一厘米的,多出來的一厘米就等組裝的時候再去打磨,而需要鑲嵌這根鐵柱的地方,本該是一個十厘米的孔,同樣為了防止出錯,就會留下一個九厘米的孔,兩者一來一去的,公差就有兩厘米那麼多。
這可都是需要人工一點點的打磨掉的,就算是搞好了,頂多也就是可以確保兩者可以結合在一起,但距離十厘米的標準差了多少,只能說的確有偏差。
但是如果全部改用磨具來衝壓的話,那這個問題基本上就可以解決了。
如果能有足夠的磨具……
李元吉表示巨汗。
「效率,大唐現在最需要的便是效率,同時又要保證質量,當工業化全面到來的時候,你們就會發現,今日你們所說的這些,是有多麼的可笑。」李元吉忍不住的打擊著眾人。
倒不是不滿意,而是作為御下的一種手段,該敲打的時候就要敲打,該鼓勵的時候就要鼓勵。
半個月製造一台火車出來,這個效率已經很高了,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但李元吉卻並不這麼認為,很顯然,老許雖然意識到了統一標準後會對火車頭的生產速度有較大的幫助,但卻沒有意識到,他的這種思維跨度,還是太過拘謹了一些。
「就拿這把刀來說,正常的工序需要十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可現在呢?只需要幾個人,半天不到的時間就能完成,十天的時間就能打造出二十把這樣的刀具。這台火車頭你們用了多久?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去製造的話,一台就需要三百天嗎?」李元吉搖了搖頭,這是一個簡單的效率轉換公式。
雖然並不算嚴謹,也沒有考證的地方,甚至是不合理的,但總歸是有些參考意見的。
全面採用機械化之後,打造一把刀的效率被提高了二十倍,而火車頭真正投產的話,就算是按照先前的模式,最多也就一百天的時間就足夠了,按照二十倍的效率去計算,兩天的時間就足夠了。
當然,這有些天方夜譚,火車不是刀,即便是效率提高,也不可能提的這麼高。
雖然半個月內造一台出來已經算是高效的了,可在李元吉看來,這還遠遠不夠,而且還是在有足夠設備的前提下。
「讓人去準備膳食,今日朕與諸位大臣就在這裡待著,朕要讓你們好好的瞧一瞧,當工業的機器開動起來的時候,它的效率到底有多可怕!」原計劃是一個上午就可以結束的,但現在李元吉卻改變計劃了。
因為他發現,儘管當下展示給他們的東西,已經對他們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可這還遠遠不夠。
工業化所需要的,不僅僅只是設備和資源,同時還需要一些方式,一些正確的方式。
李元吉沒打算等著後人慢慢的去發現這種高效率的工作方式,那樣只會耽誤當下,以及更多的時間。
所以他決定,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徹底的改變他們的思想,讓他們真正的認識到工業化的恐怖,不僅僅只是眼前所看到的這些。
用來展示的還是一把刀具,不過這次卻不僅僅只是一把刀具。
「打造一把橫刀需要多少個步驟,就去找多少個工匠過來,每個人只負責自己最拿手的一道工序!」李元吉看了下爐子內剩餘的材料,當下便點了點頭。
老許對於今天的展示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除了之前被打造好的一把以外,每個步驟都準備了十把,也就是還剩下九把。
這也就是說,接下來他們可以省去等待加溫的這一環節,要知道這才是最費時間的工序。
不大會兒的功夫,二十多名工匠便準備就緒,各自按照工序的順序排列位置,面前擺著這道工序上需要用到的各種工具。
再然後……
大臣們徹底的傻眼了,老許也徹底的傻眼了,就連那些親自參與了整個過程的工匠們,也都傻眼了。
「這……」老許驚的合不攏嘴,短短兩個時辰的時間,五十四把橫刀就這麼規規整整的擺在了眼前。
不對,事實上真正完工的只有十幾把,餘下的大多數並不能算是完工,因為還沒有開刃,但其他能在開刃前完成的工序都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只需要開刃過後進行淬火,然後就可以組裝,整個過程不會持續一個時辰的時間。
「這就是朕說的效率,每個人只負責一個步驟的操作,即便是個新手,腦袋再笨一些的,一兩個月也能成為熟手,短時間內可以使每個步驟的工匠都是熟手,而制定一個各個步驟的統一標準,那麼一天的時間,這些人又能製造出多少刀具?」李元吉毫不掩飾的說著。
當然,問題也不是沒有。
「模式就是這麼個模式,但效率還需要繼續提高,比如說最費時間的鍛打和打磨,可以相應的增加一些機器,按照現在這個模式,每組增加四個鍛打和打磨工位,基本上就可以保證持續不斷的開工了,而如此的話,一天的時間,這二三十人便可打造上百把這樣的橫刀,平均每人三把以上,而一個這樣的小隊,一年便可打造三萬六千把以上這樣的刀具。便是在戰時,朕也只需要百個這樣的小隊,就可以確保前線將士的武器可以隨意使用。」
「打造刀具可以這樣,製造火車也同樣可以這樣,不同的只是工序更多,規模更大,用人更多而已,可好處也同樣很明顯,只要規劃得當,甚至可以說,只要一天內能造出多少火車的輪子和蒸汽機,最多兩三天的時間,就能造出多少台火車。」李元吉要說的,正是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
這種模式起源於二戰前後的美國福特工廠,而福特的崛起,也正是靠著這種模式。
因為可以將產能最大化,甚至不到一天的時間,一塊鋼鐵就能下線銷售,所以福特的價格也更低一些,從而快速的佔領了市場。
「可……可是陛下,如此一來,作坊的規模可就太大了啊……」老許仍是有些驚的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