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最佳閑王> 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

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

  這場本被認為艱難至極的戰鬥,卻以這樣的一種結果稀里糊塗的結束了。


  甚至從開始,到結束,參與這場戰鬥的所有人都沒有想過會是這個結果。


  興奮,狂舞,傲慢,不甘,各種各樣的情緒,籠罩在唐軍與吐蕃軍隊的頭頂上。


  追?

  還是不追?


  李靖在猶豫了盞茶的功夫過後,便直接選擇了後者。


  「將軍,我們應該趁著對方立足未穩,直接最上去把他們留下來,這些人雖然是吐蕃的雜牌軍,但也是軍隊,滅掉了他們,對於吐蕃的士氣也會起到一定的壓製作用。」高楊忍不住的勸說著。


  吐蕃軍撤退的很及時,很乾脆,很徹底,甚至不惜留下數千人來托住唐軍追擊的步伐。


  雖然那數千人在得知自己已經被放棄的消息以後,乾脆直接選擇了投降,可他們還是托住了唐軍至少一個時辰的時間。


  因為撤退的很乾脆,以至於左右包夾的兩個軍連口湯也都沒有喝到,等他們按照預定的線路,到達預定的攻擊位置的時候,卻只能目瞪口呆的發現,戰場上現在正在收拾呢,地上的屍體也不多。


  這讓負責包夾的兩個軍忽然有種自己被拋棄的感覺,總感覺是故意把自己支開,然後他們偷偷吃肉喝湯。


  「不能追了!」李靖搖了搖頭,有些無奈,但這是他自己的失誤。


  儘管已經料到了此戰的艱難,可他還是沒有想到,現實情況竟然會如此的艱難。


  初戰的獲勝,並沒有讓李靖興奮的忘乎自我,士兵們看到的是吐蕃軍的不堪一擊,李靖卻看到了吐蕃人的智慧,或者說是那個老熟人的智慧。


  不管怎麼說,在這件事情上,是自己考慮不周了,或者說從一開始的時候,自己就已經先敗人一陣了。


  「這是老夫的錯,沒有能夠準確的預料到當下的情況,心中也有些大意了,老夫會向朝廷上奏請罪的。」李靖穩穩的說著,猶如老僧坐定一般的堅固,始終抱守不追的核心戰略,但是原因,必須得讓人知道。


  「以空間換時間,如今我等深入敵境近千里,也確實低估了敵軍堅壁清野的決心以及對我等帶來的影響,我等沒向前推進一天,輜重部隊就需要用兩天,甚至是三天的時間來追趕,可他們一次性最多也就能補給大軍二十天的所需,所以說,在解決後勤問題之前,這裡已經是我等攻擊的極限位置了,再往前的話,只能從斷糧,或者減量中選擇一個出來。」


  李靖的說法並沒有讓人覺得太過驚訝,因為輜重官早就告訴過他們這個事實。


  部隊是單程向前推進的,所以二十天的糧食,足以讓他們推進個上千里的距離,但後勤部隊卻不能這麼算,加上前期準備的失誤,以至於自種部隊的人數不足等原因,所以到了這裡以後,繼續向前推進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以戰養戰的策略,也隨著堅壁清野而被迫流產。


  「難道就這麼放走他們了嗎?那可是近在咫尺的戰功啊……」秦淮志滿臉肉痛的不舍道。


  「放走他們,只不過是為了帶來更多的戰功而已,更何況,不要忘記了朝廷的戰略……」李靖微微眯著眼睛。


  話到這裡,幾人這才停止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


  他們是佯攻,然後南邊在發動攻勢,如果吐蕃人上當,那就他們當主力,南邊當輔助,如果吐蕃人不上當,那他們就當輔助。


  戰略目標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甚至很多時候,戰略目標其實僅僅只有一句話,真正複雜難辦的,是那些具體的計劃。


  舉個例子,我要游遍全球,這六個字就是戰略目標,但怎麼去,先去哪,路線怎麼規劃,錢從哪來,每個地方待多久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屬於具體的計劃。


  計劃可以改,但戰略目標卻不能動。


  ……


  戰略目標不動的結果就是,原本屬於吐蕃人的陣地,直接被李靖拿來當了自己的陣地。


  只不過,對於防守作戰頗有心得的漢人,在這個時候做出的選擇,可不是僅僅只有一個漢人軍師出謀劃策的吐蕃軍能夠相比的。


  野外駐軍,水源最為重要。


  並不是說你選擇一個位置較高的地方就可以一勞永逸,也不要總覺得,野外駐軍其實不過就是扎個帳篷什麼的,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


  大錯特錯!


  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案例,有人將大軍駐紮在了高處,地理位置很優越,可以看到周圍很遠的距離,沒有任何的物體遮擋視線,而且對於進攻一方來說,也是堪稱災難一般的艱難。


  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進攻一方只是將其圍了起來,沒有發動一次進攻,短短數天之後,山頭上的大軍就只能被迫下山投降,沒有水源,人不可能會撐過三天,最多不過五天,這是極限,距離死亡僅剩一丟丟的距離。


  還有一個案例,大軍駐紮的地方很好,也有一條河流在內,水源是不用擔心的。


  但他們的下場卻比上一個更悲劇,因為對手在他們的上游,投放了大量的毒藥在水裡,結果自然不用多說。


  所以,如何選擇紮營地點,是每一位軍官的必修課。


  臨時性的紮營,要求並不高,只要有水就行,畢竟只是兩頓飯的功夫,短時間內將水打夠,對方就算是投毒也沒什麼作用。


  像這種打造根據地似的紮營,難度可就大了很多,但根據需求的不同,地點的不同,選擇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軍隊在營中打井的事情,雖然聽起來駭人聽聞,但實際上也是常有發生的事情。


  但這裡是吐蕃,是高原,所以打井是根本不可能的。


  好在吐蕃人為他們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地方,這裡地勢優越,具有天然的防守優勢,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俘虜的審訊,他們得知了就在不遠處,這裡竟然有一口山泉。


  山泉的水量不大,但只要多用些心,也是足夠養活四萬人的。


  加上山泉屬於流動水,這裡又是源頭,所以投毒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這一幕。


  營帳被安置在正中央,數千座營帳歸整有序的排列著,營中只有少量的兵士在來回不斷的巡邏著。


  「運氣真背,竟然在最後時刻受了傷……」李四滿眼失望的嘆了口氣,似是有些自責,右手還拿著自己的那把改進版的橫刀,無聊的坐在地上,一下一下的,不慌不急的磨著刀,不時的抬頭看一眼前方正在幹活的俘虜。


  「得了吧你,得了便宜還賣乖,你那點傷養幾天就差不多了,我才真叫背……」旁邊的一名傷兵更是絕望的回了句,似是在發泄自己的不滿。


  李四是被弓箭射中了左臂,直接刺穿,但好在準頭不行,加上運氣不錯,箭頭並沒有擦到骨頭,所以取下箭頭,包紮消炎,等傷口癒合之後,就能恢復百分百的戰鬥力。


  就算是現在,他也能保證有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戰鬥力。


  而自己可就悲劇了,傷的位置同樣是左手,不過自己是小臂。


  因為是長槍兵,所以近距離作戰的靈活度自然不太行,加上面前敵軍太多,顧不到多個方向也是正常的,雖然最後自己的戰友還是救了自己,但還是晚了一步。


  當然,自己運氣也不算是最差的,雖然左小臂被砍了一刀,甚至可以看到白色的骨頭都被砍的裂縫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校尉已經通知我了,輜重隊來的時候,會安排一次檢查,如果我的傷勢恢復的速度不夠的話,就要跟著輜重隊回去養傷了。」


  雖然一來一回的折騰著也不利於恢復,但誰也不知道他們能在這裡待多久,或許一個月,或許半年?或許連十天都不到。


  傷勢輕一些的,還能留下來恢復,但是涉及到骨頭的,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也可以留下來,至於嚴重的,就只能回雅州養傷了,等傷好了以後,再充當輜重隊運一批糧食歸隊。


  「回去就回去吧,總比那些丟了命的強一些。」李四不知道該怎麼安慰自己這個新朋友,只能這麼說道。


  「是啊,總比那些丟了命的傢伙強不少,至少還有希望……」說著,目光已經放在了正前方的不遠處。


  唐軍士兵帶領著吐蕃俘虜,一起幹活的同時,也監督著他們,至於自己和李四這些傷兵,一是充當監軍的職責,二是晒晒太陽。


  看著那道已經漸漸成型的工事,心中更是有一萬點的不舍。


  這麼好的工事,又不缺水,只要糧食可以跟的上,他們可以在這裡耗光整個吐蕃,甚至都不用擔心吐蕃人會衝破這道防禦。


  碎石塊與土,寬約六步,高約四步,全部都是就地取材,所以建造速度很快。


  這道工事多餘嗎?

  多餘!


  真的多餘嗎?

  一點也不多餘!

  雖然投彈車,火箭炮和弓箭這三種裝備可以讓吐蕃人沖不上來,但有了這道石塊與泥土混合而成的障礙,就算是衝上來了,他們也只能下馬當步兵,因為戰馬無法越過這道屏障。


  李靖正在利用這裡的地形特點,將這裡的每一捧土,每一塊石塊,打造成有利於唐軍的東西,他要將這裡打造成吐蕃人心中的絞肉機,而不像吐蕃人那樣,坐擁這麼好的位置,卻自毀長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