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奪兵
朔州,漢時為朔方,為抵禦匈奴而建造的城池,歷經數百年的風雨蠶食,朔州早已是破敗不堪。
隋末年間,鷹揚郎將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稱大丞相,后勾結突厥反隋,自立為帝,國號梁。
唐軍曾數次征伐梁師都,但皆因突厥及時出兵援助,唐軍只能一次次無功而返。
而梁師都做佔據的雕陰,弘化,延安等地皆為北部要衝,揮兵南下,數日便可直接威逼長安。
梁師都本人並沒有什麼宏才偉略,欲奪佔中原而稱帝,但卻始終將希望寄托在突厥人身上,如今的梁師都早已不是當年的梁師都,幾經戰敗,手下大將接連投降唐朝,梁師都的軍事實力也更一步被削弱了不少。
「陛下,唐朝又遣使求見!」
朔州城內,城雖破,心卻不舊,梁師都這些時日待在朔州可是舒坦的很,每日偶爾理一理朝政,剩下的時間不是用於寵幸後宮,便是品嘗那從長安買來的上等茶葉。
「遣使?來者何人?」梁師都極為不屑的瞥了眼,問著。
「回陛下,是唐儉!」
「唐儉?哼哼,這才是李世民派來的使者吧?」梁師都冷哼一聲,臉上的嘲諷之意根本不屑於掩飾。
「陛下,直接將他關入大牢?讓他們自己聊聊去?」
「朕倒是想聽一聽李世民給朕開出的是什麼條件?」梁師都心頭一轉,不由的改變主意道。
李元吉不在京中,李世民的腦袋也清晰活躍了不少,隨著軍中不斷有消息傳來,李世民也漸漸的意識到這次北征突厥有可能會真的成功,但不管成功與否,身為朝廷,李世民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
於是,就有了唐儉出使梁師都。
唐儉的能力自然是沒的說,對於唐朝的忠誠也無可挑剔,太原起兵時便出謀劃策,曾揭發孤獨懷恩造反一事,救了李淵一命,李世民篡位登基以後,唐儉依舊矜矜業業,始終將心思放在政事上,兩耳不聞窗外事,深得李世民的重視。
已經年近五旬的唐儉並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荒老的模樣,一身整潔的衣裳,直勾勾的腰板,整個人便是往那裡一站,身上便有股氣勢情不自禁的傳來。
在一對比自己這邊的外交大臣,梁師都都有種想要把唐儉拉到自己這邊的衝動。
「嘖嘖,梁郡王么?好大的爵位呀!說的朕都有些心動了!」聽著唐儉簡短幹練的外交辭令,梁師都呵呵一笑,忍不住的故意提高了腔調,特別注重說了那個朕字。
「雖是爵位降低,但郡王以後的日子也將會好過的多,無需再去看突厥人的臉色,可安心治理梁地,施展郡王的腹中宏才偉略。」唐儉冷靜的分析著利弊,話語恰到好處,不提梁師都主動勾結突厥一事,反將其歸納為受迫於突厥。
「朕可沒那個心思去當什麼狗屁的郡王!」梁師都繼續嘲諷的說著,連聽下去的耐心似乎也都消失殆盡,朝著台下揮了揮手:「去見見你的老熟人吧!」
唐儉心中一愣,老熟人?自己哪個熟人在這裡?
帶著滿心的疑惑,唐儉被押入了朔州大牢,然後,唐儉已經不知道自己這已經是第幾次入獄了。
……
「什麼?你說唐軍出境了?」頡利可汗大吃一驚,看著帳下突利可汗的親兵目瞪口呆,滿臉的不敢相信。
「是,大可汗,可汗他已經後悔了,之前是被唐人的謊言所迷惑,所以才會心生對大可汗的不滿,處處與大可汗作對。本先與唐人說好的一萬匹綢緞,一萬斤茶葉,還有糧食等好處,可汗等了數月也沒有等到,派人去催促,結果沒想到來的竟然是唐軍。齊王親率二十萬大軍兵臨豐州城下,可汗手中卻只有數萬兵力在豐州,無力一戰,只得暫時撤出豐州。」
「二十萬大軍?」頡利可汗緊緊的皺著眉頭。
二十萬唐軍可不是個小數目,頡利自己也拿不出二十萬軍隊去抵抗,想要抗下唐軍的這波攻擊,就只能幾部聯合,或是避而不戰。
只是避而不戰的話……
「是二十萬,領軍的是齊王,副將為李靖,靈州那邊的李道宗也率軍出來了,還有代州的張公瑾,他們行軍的方向好像是要在豐州會師。可汗已經徹底看清楚了唐人的醜惡嘴臉,願自請去除可汗之位,歸於大可汗麾下,永遠效忠大可汗。」
「可汗,出兵吧!」帳內一始終未曾抬頭的老者,一口飲下半碗烈酒,婉婉的說道。
頡利可汗面露難色,他並不想出兵,至少現在不想。
「你們先下去吧!」老者朝著帳內笑了笑,待帳內僅剩下兩人的時候,老者這才轉頭看向頡利可汗,開口道:「這是可汗統一草原的大好時機。」
「可是現在正是戰馬掉膘的時間,上了戰場根本跑不快,還有這個季節,我們甚至無法保證戰馬的糧草。」頡利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草原上冰天雪地一片,草還沒有長出來,光禿禿的,這個時候出征,戰馬吃什麼?牛羊吃什麼?戰士們又吃什麼?
「成王者,心中必有大義!」老者神態淡定的說了句。
草原民族南下作戰一般會選在秋後入冬之前,這個時間段戰馬的馬力最強,草原也將度過一個難熬的冬天,在草原上,每年的冬天都像是一場災難,所以他們必須要在入冬以前,南下去搶到足夠多的物資來度過這個冬天。
除了這個季節,其他的三個季節都不適合征戰,但唐軍來了,他們別無選擇。
危機,也是機遇,要看到底怎麼去取捨。
……
二月十九,李元吉率部進入豐州九天之後,路途稍遠一些的宗室李道宗這才率領著不足兩萬兵力艱難的抵達豐州,而早在三天之前,代州都督張公瑾便率領著三萬餘兵力抵達豐州,兩部順利會師。
兵力,比想象的要多,自己手中有一萬四千餘戰兵,張公瑾和李道宗帶來的五萬兵力全部都是戰兵,後勤神馬的壓根就一個也沒帶。
加上留守在靈州和代州的兵力,加在一起,勉強剛好湊足八萬戰兵。
而真正歸自己指揮的,能指揮動的,也只有張公瑾帶來的不足兩萬人,以及中軍四千人這不足兩萬四千人的部隊。
「來!這個鬼天氣最適合的就是吃火鍋!」李元吉再次擺出了自己的火鍋,邀請著幾個將領圍坐在一起,臉上絲毫沒有任何不爽的表情,讓人看不出善惡。
李靖早已習慣了李元吉的套路,張公瑾見過火鍋,只是沒有吃過,一直戍守在靈州的李道宗卻徹底傻了眼。
不過一轉眼的功夫,李道宗便徹底的融入了進去,連連高呼太爽,打完這一仗一定要帶些回靈州。
飯到半飽,酒過三巡,習慣於在餐桌上談事的李元吉,這才緩緩的開口詢問道:「你們二部騎兵有多少?」
「我部有四千!」李道宗如實的回應著,這事想瞞也瞞不下,部隊都在這裡,根本沒得瞞。
「我部有五千!」張公瑾也緊跟著回應道。
「本部兵馬呢?」李元吉繼續問著。
「本部兵馬騎兵四千,步兵一萬二。有兩千是補充給殿下的兵馬!」李道宗老臉有些微紅,同為宗室,這事自己做起來卻總感覺有些臉紅,而到了這裡,李世民安排的事情也絕不可能完成了,壓根就沒那個機會。
「我這裡騎兵五千,步兵八千,剩下的一萬六千人步兵是補充給殿下的。」張公瑾倒是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他接收了太多河北地區的兵力,那些本就是李元吉的舊部。
「騎兵不足一萬五,步兵近五萬,不錯,這點兵力打打突厥還是夠用的!」李元吉不動聲色的嘲諷著,暗道李世民可真是自己的好哥哥,什麼時候都不忘給自己下個套。
但是很可惜,在長安本王要看你臉色,但是在這裡,你的這些心腹愛將,得看本王的臉色。
「從現在開始,你們三人各自統帥本部兵馬,本王的兩萬五千人,由本王親自統帥。另……從現在開始,你們三部不需要騎兵了,戰馬全部交給本王,由本王本部兵馬組成騎兵擔任前軍,餘下本部兵馬為中軍,李總管為左軍將軍,張都督為右軍將軍,李副將為後軍將軍。」
「這……」李道宗有些遲疑,把騎兵交給李元吉自己沒意見,他是統帥,怎麼打他說的算,但只交馬不交人這又是怎麼回事?這是打仗,不是兒戲,你那點步兵能當騎兵嗎?
「殿下,騎兵頗為特殊,非是久日訓練者不可勝任,而此戰關乎重大,這樣是不是太過草率了一些?」張公瑾心中黯然一驚,連忙勸說道。
「草率?」李元吉心中冷哼一聲,什麼叫草率?不就是擔心本王拿你們當炮灰用嗎?本王還沒你們那麼下作。
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李元吉表情從容道:「騎兵的事你們無需操心,本王自有解決辦法,你們只需聽令行事即可,休整三日,三日後,大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