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兩個獄警聊天的時候,在內島上的府邸書房。
家主蓋倫正坐在書桌上,慢慢悠悠的看著一本德瑪西亞建國史的書。
「家主大人,安師聰家的孩子已經關在牢房中一天了,請問何時為他舉行成人儀式?」管家安亮恭恭敬敬的站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件文件呈了上去。
蓋倫放下手中的書本,隨手將文件拿了過來,一邊敞開一邊說道:「你去安排一下就好了,這種小事就不要來問我了。」
他看著文件里的內容,皺起了眉頭:「羅伯特家族的人最近的動向怎麼變得這麼安靜了?」
「聽說他們家族十年前離家出走的叛徒回來了,他們正在為這件事煩惱,沒有時間在顧及火焰山的事了。」管家回答道。
「十年前的叛徒?是說泰森羅伯特嗎?」蓋倫沉吟片刻,放下了手中的文件說道:「最近多派一些人手去火焰山,那裡可能會不太平。」
「是!」管家一臉疑惑,雖然滿心的不解,卻不敢多說什麼,他非常的了解家主,只要是家主下的決定,就不能違抗,不然對自己可就不是好事了。
「嗯,多密切關注一下羅伯特家族的人的動向,泰森的回來應該會有一定的影響,不過我想對於羅伯特家族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蓋倫說道。
管家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家主大人,聽說泰森已經成了鑽石級別的高手,而且階位還不低。」
「嗯,我知道了。」蓋倫點了點頭,沒有過多的表示,重新拿起了書本看了起來。
管家見到如此,也不再說話了,安安靜靜的站在原地,等待著家主看完這本書。
蓋倫家主的全名叫做伊瑟瑞蓋倫,成為家主后,所有人稱呼他的名字要麼就是蓋倫,要麼就是德瑪西亞之力。作為德瑪西亞的一支利刃,蓋倫自身就是強大的鑽石八星級別的強者,距離傳說也只是一步之遙。
今年不過40歲的他,很有機會在有生之年衝擊傳說,到時候很有可能帶領著蓋倫家族重回帝國五大家族之首。
而如今,在整個輝耀城內,有三個勢力在蠢蠢欲動,他們分別就是羅伯特家族、海麗家族和波蘭家族。
他們正在合作密謀奪取輝耀城的控制權。
在德瑪西亞,所有人都有著嚴格的制度,想要當選一城之主,首先就是爵位至少達到公爵,而這三家全部都達到了。
羅伯特家族通過與國王公主的聯婚,已經成功的晉陞為了帝國親王。
海麗家族本身就有一名傳說級別的魂師祖先,這讓他們獲得帝國公爵。
而波蘭家族則是通過他們無盡的財富,買到了公爵頭銜。
三家各有特色,互相合作后,更是實力前所未有的強大了起來。
這讓原本輝耀城的主人蓋倫家族感到了威脅。
想要當選城主,首先就是必須擁有雄厚的實力,在這一點上,蓋倫家族做的不錯,擁有多達兩名的傳說級強者,還有八個鑽石級別的高手。
不過現在這兩名傳說級別的強者出問題了。
其中一個強者是蓋倫的父親,可以說這個家族能有今天都是他一手撐起來的。
另一個卻是旁系親屬,這也是矛盾開始的地方。
達到傳說后,籠中鳥的效果被他壓制,已經沒有那麼嚴重的控制力。
原本一切都還好,只是從兩年前開始,這位旁系來的強者好像受到了誰的蠱惑,開始拉攏旁系子弟那些人,看起來他想要為那些並不待見的旁系找存在感。
只是多年來,早就根深蒂固的觀念怎麼能說改變就改變,旁系永遠都是為宗家服務的觀點。
矛盾也就是在那時候開始,通過有心人的故意挑撥,現在整個家族分成了兩派,一派以自己為首,不允許為優秀的旁系接觸籠中鳥術,一派以族中長老為首,在旁系強者的幫助下,要求宗旁不分家。
其實說到底都是為了讓自己的權利更大一些而已。
長老的身後好像還有羅伯特家族的身影,這是讓蓋倫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
火焰山事件就是一切的導火線,在火焰山上,常年永不停息的熔岩在,山口滾動,帶來了地底深處的炎靈石。
這種石頭是一種奇特的修鍊材料,只要將其採集到后,投入浴池中每日清洗身體,常年下去,擁有火系體制的人會產生更為純凈的火焰威力。
而沒有火系特質的人也會在其影響下,獲得一定的火焰攻擊屬性。
這對於整個家族都是土系的蓋倫家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擁有強大防禦力的同時,如果可以得到火焰的攻擊力,那麼,蓋倫家族將會更加強大。
不過發現火焰山的人不是蓋倫家族,而且羅伯特家族。
只是在蓋倫家族強取豪奪之下,已經成了蓋倫家族的財產了。
只是這樣的獲得方式讓羅伯特的人很不滿,他們常年在外培養高手,冒充強盜集團,對火焰山進行騷擾攻擊,就像當年蓋倫家族做的事一樣。
蓋倫一邊回憶這這件事,已經無心再看下去了,他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管家見狀,悄悄的跟了上去。
「去安排成人儀式吧。我要他當眾說出這次偷襲事件背後的故事。」蓋倫說道。
「是!」管家鞠躬離去。
偷襲事件就發生在安德烈一家被襲擊后的第二天,當時受到攻擊的旁系子弟多達20家,都是對家族有過功勞的旁系家庭。
這件事引起了家主的注意,第二天就親自出馬調查,只是在剛剛出發沒多久,就被那些兇手偷襲。
還好家主的功力大漲,措手不及下,那些兇手沒有成功,不過也在他的胸口留下了一條長長的傷痕。
之後,蓋倫請來帝國首席捕快的幫忙,發現了一些意外的問題,襲擊自己的人居然也是旁系那幫人。
這讓他感到不解,旁系血親殺旁系血親的人,然後又來殺自己,為什麼?
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他才知道原因。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