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蓬萊宮議事

  第711章 蓬萊宮議事


  易玹這個嘴大概開過光,剛說完燕國公不久,燕國公便帶著大軍抵達了京外。


  而皇帝在命人清點漢王寶藏之後,心情不是大喜,反而是大怒。正如易玹所料那般,他削藩的念頭前所未有地強烈。


  這些藩王個個富可敵國,經年累積下來,不知斂藏了多少財富。若僅僅如此尚不足為患,畢竟富可敵國的富商巨賈也不在少數,但這些藩王不僅富有還有兵有糧,更嚴重的是他們都是皇室血脈,有滋生野心的天然優勢。


  皇帝不介意皇室宗親們跟著他「吃肉喝湯」,但不能吃飽了飯打廚子,來造他的反啊。


  他也總不能寄希望於藩王們各個都是胸無大志的閑雲野鶴吧?大家都是人,誰還不知道誰啊?說沒有野心,鬼信呢?

  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皇帝除非屎迷了心竅了才會這麼天真。


  但削藩之事不能貿然出手,否則適得其反,再弄出個七王、八王之亂什麼的,那天下就沒有寧日了。甚至還可能被外族趁虛而入。


  皇帝壓下心中情緒,命人將漢王寶藏分點入庫,並犒賞了燕國公及隨行將士一番。這一篇便算暫時揭過了。


  只是私下裡,他又密詔了幾人入宮,甚至還讓易玹和凌相若帶著小果凍以看望皇后的名義入宮了。


  將小果凍寄放在皇后那后,易玹和凌相若秘密到了皇帝的蓬萊宮。在他們之前,太子、楚王和首相已經在了。


  見禮過後,皇帝讓他們挨著楚王下首坐下。


  「此次能順利破獲漢王寶藏案,還多虧了阿玹和阿若。」皇帝讚賞了兩句,又關心道,「阿玹傷勢如何了?阿若記憶可有恢復?朕聽說孫院正最近在為你針灸,效果如何?」


  「多謝聖人體恤,臣傷勢已無大礙。」易玹回答道。


  凌相若緊隨其後道:「臣傷勢也無大礙,經孫院正診治失憶症也有所好轉。」


  「那就好。」皇帝欣慰地點點頭,「此次漢中之行,險些折損朕兩員大將,萬幸有驚無險。」


  「臣愧不敢當。」


  「你們就不必過謙了,今日爹除了召見我和二哥,就只有你們了。」楚王意味深長道。


  二人聞弦歌而知雅意,忙道:「臣定不負聖人信任。」


  皇帝笑道:「不必如此拘謹,你們還在養傷,朕可不會苛刻至此。今日召你們來並非要派任務於你們。」


  見他們面露不解,皇帝抬抬手,讓沈君邈遞給他們一份清單。


  易玹快速掃了一眼,發現是漢王寶藏的清單,遂心中一緊,約莫猜到皇帝的意圖了。


  果然,只聽皇帝忽的嚴肅道:「阿玹,你如實告知朕,漢王寶藏可止這些?」


  「臣不敢隱瞞,據臣估算,漢王寶藏足有國庫一年收入。」易玹據實以告。


  皇帝臉色一沉,目光晦朔不明,半晌后,他突然開口道:「你可知你此言意味著什麼?」


  易玹哪能不知意味著什麼?無非是燕國公貪墨了一半寶藏唄。當然,也有可能是他信口開河,剷除異己。


  但即便有蓄意陷害的嫌疑,易玹也沒在怕的,依然道:「臣所言絕無虛假。」


  說完又補充了個提議:「不過臣術算不精,或可走眼,國師當日也在場,想來比臣更看得准。」


  「你這滑頭。」皇帝意味不明地輕哼一聲,轉而看向首相,「愛卿如何看?」


  首相心中輕嘆一聲,此時他如何想不到皇帝用意何在?只得凝重開口道:「恕臣直言,漢王伏誅未幾,眾王正是惶惶之時,如驚弓之鳥,朝廷但有動作,哪怕微之如毫亦會驚動眾王。」


  「卿家直言不諱,朕也不拐彎抹角,削藩之事勢在必行,雖有險阻,但只消君臣同心,必無艱不克。」皇帝決心道。


  首相還能說什麼呢?只得拱手道:「為君分憂本就是臣下分內之事。」


  皇帝神情略微滿意,又看向太子等人:「你們也都盡情獻策,尤其太子,當仁不讓。」


  太子嘴角一抽,卻也心知皇帝是在為他鋪路。若能在皇帝這一輩把事情解決了,那他登基以後不就輕鬆多了么?

  「削藩不可一蹴而就,否則必遭反噬。」首相沉穩道,「藩王在封地經營數十年,勢力根深蒂固,如漢王即便身死,又有心腹為他籌謀,屬實隱患不小。」


  「卿家所言甚是,但不知卿家有何良策可圖之?」皇帝問道,隨後又玩笑似的補充道,「若是推恩令這般計策便不必說了。」


  所謂推恩令,即讓藩王將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給他的兒子們,兒子又封孫子。看上去好像不消幾代就能將藩王的封地分沒了。


  可反過來想,最大的分封權在誰手裡?不就是皇帝么?要是靠分封能削弱藩王子嗣的勢力,那皇帝還擔心藩王做什麼?

  推恩令短期內確實能起到一定的遏製作用,但長期絕對是有害無利。這就相當於養了一群蠱啊,開始時都很弱小,但到了後期養出一隻蠱王來將其他兄弟的封地全都合併,其勢力甚至會比原先的藩王還要厲害。


  這就和皇帝分封藩王,最後某個藩王做大吞併了朝廷和其他藩王是一個道理。


  而推恩令與削藩還是有所區別的,推恩令並不會徹底取締藩王。等太子登基,他的兄弟、兒子也都會成為藩王,那不等於是舊的藩王還沒分完,新的藩王又產生了么?那在他的封地分出去之前造個反不照樣夠朝廷喝一壺的了?如漢王謀反雖然失敗了,可帶來的損失創傷卻是不可估量的。


  尤其交州獸潮多少無辜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雖然漢王謀反也有皇帝推波助瀾的因素在,但交州獸潮之事確確實實不在皇帝意料之中,皇帝只是把握一個大方向,促成漢王謀反然後滅了他。中間會發生什麼事並不是他都能掌控的,如交州獸潮就是玩脫了的結果。


  皇帝對此也很痛心疾首,他雖然權術高明,但歸根結底還是個勵精圖治的明君,當然心痛百姓的傷亡。


  再一個,就算藩王的封地分給了兒子,可只要他是個英明強硬的王,不照樣還能將權力控制在手裡么?等起事的時候,這些看似散沙的封地便會瞬間聚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