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層層淤泥里的小桃紅(2)
在這骯髒的淤泥里,大家在淤泥里攪拌著,愛與恨,情與仇,錢與性,死亡與生命的掙扎。虹影用同情與批判的眼睛觀察生命的原生態,其實這個原生態絕不是重慶南岸的底層社會的原生態,而是人類生存的原生態,無論你是什麼社會階級,你生存的原生態都是基本的這幾點:金錢,情與欲,愛與恨——感情、慾望、金錢,這是生命的推動力。虹影通過對一個特殊的家庭,一個讓讀者有點眼花繚亂來自三個父親的六個成年孩子之家,寫出來的是人類生存的故事,揭示的是人的慾望、愛情、夢想、金錢、死亡的複雜糾纏。
虹影觀察這個淤泥世界的眼光包涵著無法言說的同情,手足般的理解,一種對人和世界複雜性有透徹覺悟的清醒的距離。因為滄桑而覺悟——她走過了一段愛得義無反顧卻徹底失敗的婚姻。虹影1991年的冬春與我在電報大樓前告別走向英國的時候,一定是抱著走向「天堂」不歸路的決心的——那天堂是我們在被隔絕多年的中國里想象的一切都美好的西方。虹影那時對丈夫的愛真誠而充滿幻想,但丈夫卻並不是那個虹影想象的愛人,而是一個比她年長二十歲的複雜的男人——這個男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壞人」,他根本不是壞人,而是一個給了虹影環境並幫助她改變命運的謙謙儒雅的君子。他給了虹影一個安靜的空間,他也幫助虹影在寫作上成功,因為他懂她的才華。但是在西方受過教育的中國男人許多並沒有走出男權文化的淤泥,而人的性慾望又是如此多重與複雜,與文化和社會密切相連卻又不那麼簡單。你很難說書中的小唐是衣冠禽獸,因為小唐的性慾望性幻想不符合學者的形象,或不符合一夫一妻制的理想,因為慾望與幻想本身就是多重的,很難用道德的尺度衡量。虹影為了自己心目中的愛情,用讓自己愛人高興的性行為取悅他,但本質執著而浪漫的她,本質上有強烈的傳統道德觀的虹影,卻不能在內心裡徹底找到平衡,她,無論怎樣反叛,說到底,還是一個傳統的女性,相信愛情與婚姻,可是這場婚姻中的複雜的性傷害了她。當「小姐姐」也介入這場婚姻的時候,內心裡執拗地相信愛情與婚姻的虹影,一方面是忍辱負重;一方面是愛情與婚姻理想的徹底崩潰。
虹影回到了北京,闊別了近十年的北京,買了房子,重新開始生活。這撕心裂肺的經歷,讓她對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小姐姐,以及書中的每個人都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但並不乏冷視的距離。書中小姐姐以及其他姐妹對小唐的捉弄,更像是荒誕的具有喜劇色彩的惡作劇,不是真正的報復,她們對男權具化的個人有仇恨,她們對男權毫無意識,她們身陷淤泥,不能自拔,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只是在攪和淤泥,這淤泥把他們全都濺了一身、一生、一世。
「六號院」以及所處的貧民窟的環境,在虹影的筆下到處都是黑乎乎的危房,歪斜破爛,要倒塌或已經半塌,不遠處既看得見長江,也看得到江邊上的垃圾山。書中描述:「腐爛的爛菜葉爛菜幫,加上狗屎貓屎,各色塑料袋,碎玻璃、灰土舊衣物,臭氣熏天。」在這個貧民窟背景的淤泥里,虹影懷著喪母后的無助,對母親無法再表達愛的痛苦,試圖發掘母親的歷史,希望找到自己和母親的精神聯繫。書中描寫母親對「我」的愛,比如母親把「我」發表文章的消息和剪報都存起來,母親對「我」的理解而對「我」的婚姻不加詢問等愛的細節,以及「我」對母親的愛——給母親買房子,回來慶祝母親的生日等,書中描述一對深愛的母女,但卻被不善表達而隔絕。虹影試圖塑造一個完美的母親,但是這完美的母親形象終於沒有豎立起來。相反,虹影描繪了一個堅韌、無私、寬宏大量的女人,但也是一個叛逆的、與男人有多種關係的女人,晚年是一個孤苦伶仃的被欺負的女人。
虹影在書中對母親的描寫是多重的,虹影的感情在愛中痛苦著,她愛母親,她想象著一個愛她的理想的母親,她試圖描述母愛,可是母愛顯得那麼笨拙。母親以自己的方式愛她,她知道這點,她想把這母愛描述出來,但卻怎麼也無法精確地表達出來。隔在這母女之間的距離,其實比作者試圖在書中說出來的還要寬闊得多,但作者力圖縮短這個距離,書中描寫的複雜的母女感情,多次寫到母親拉著她的小手,牽著她的手,走在磕磕碰碰的路上。虹影試圖把母女的愛寫出來,但是母女之間的隔膜,母女之間距離的寬闊卻在不經意的地方顯露出來,這個寬闊,就是母親晚年靠撿垃圾為生這樣讓作者憤怒而絕望的她並不知道的故事的寬度。虹影一直被蒙在鼓裡,直到心懷惡意的王眼鏡對「我」直說,「我」才逐漸調查出母親晚年的生活的真實狀態,進而明白母親的苦難從沒有完結。
苦難的母親形象在現當代中國文學中是一個類型,多得不可勝數,虹影的「苦難的母親」在這個類型里的新維度是這個母親在性關係上的離經叛道以及母親感情的豐富。雖說在現實里,特別是在底層社會,母親的性經歷也許算不上過於離經叛道,根本的原因是中國的正統意識形態比如貞節之類其實是中國傳統中產階級(鄉村地主/小自耕農民)的意識形態,與城市底層社會,特別是20世紀戰亂和農村經濟破產造成的城市底層性意識形態有相當的距離。母親十七歲從家出走,一直在底層生存,就是嫁給黑幫頭子,生活可能優渥,但精神世界仍是底層。底層社會一方面野蠻原始,但也心胸寬闊,講理容人。母親感情豐富,她不僅是個母親,也是個歷經磨難和感情豐富的女人,在這點上,虹影寫出了只有女兒才能寫出的一個母親——一個作為女人的母親,這個母親有多個情人或與男人有曖昧關係,也曾經為了拯救自己的男性朋友而「獻身」,母親對他人的苦難和人情的複雜表現出獨特的理解,比如五嫂跟別人跑了,再回來,母親對女人艱難的路比別人都包容,母親不加以道德判斷,也不用那些正統的道德判斷,那些判斷她的人其實並不比她高尚到哪裡,比如她的兒女們,她的鄰居們。
母親的磊落、承擔、寬廣,對苦難的承受與自立的個性,在這些品質上,通過層層發現的母親,虹影最終跟母親建立了精神的聯繫,她似乎找到了自己反叛的根源,自己起伏不平的男女關係的根源,好像輪迴,甚至自己軟弱的根源,因為自己跟母親一樣愛過,容忍過。她和母親都是在男女關係上走過不同一般的路的人,她們都強烈地愛過,她們也都磊落與寬廣;她們對苦難都有敢做敢當的承擔和對人世複雜的寬容與理解,虹影容忍小姐姐與小唐的關係,這種容忍不是一般的容忍。虹影不願看到小唐被懲罰,因為她理解人的慾望的複雜,並對小唐有感遇之心。母親和虹影都樂於助人卻被世界曲解或誤解,她們在精神上達到的是那些對她們加以判斷的人不能達到的高度。
寫母親,虹影也是寫自己,從母親的身上她看到自己的影子,她跟母親的聯繫是「小桃紅」這個名字所象徵的精神——虹影和母親都是小桃紅:「小桃紅,人的鮮血染紅,凶運吉運,得看人心眼兒多誠。」如外婆罵的:「你這小桃紅背棄我,你對不住媽媽我呀,我當初啷個生了你這害人精無孝女?」虹影和母親都是被罵成「害人精無孝女」的女兒,母親被外婆罵,虹影在內心裡也覺得自己是一個這樣的女兒,書中的「我」不停地責備自己,好像自己是一切厄運的源頭,而實際上她們又都是最善良與最孝順的女兒。她們背棄了正統的道德規範,但又被這個規範壓得喘不過氣;母親內心敏感,細膩,外表溫柔沉靜,虹影何嘗不是如此?母親潑辣野性,好像是一頭不肯被馴服的烈馬,虹影何嘗不是如此?母親最後與外婆和解,虹影通過這本書與母親和解,並在精神上成為一體。
層層男權世界里的逃不出的女性,是層層淤泥里的小桃紅,這既是母親的象徵,也是虹影的自我精神畫像。她們都出在淤泥里,在男人中心的世界里艱難倖存,但她們都美麗、脆弱、善良、頑強。
這也是那個在1991年的冬春之交北京的大風中陽光下頭髮一片金色的向我揮手告別的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