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武家的心思(懇請訂閱)
三天的婚禮儀式,可把楚河折騰得夠慘的了,想到回了常定鄉,還有更多的折騰,楚河心底就直冒冷汗。
楚河不曾想過自己十六歲就迎娶妻子,換了地球後世,十六歲還沒有真正的成年,剛上的高中。
不過入鄉隨俗,這個世界十歲結婚生子的都大有人在,十六歲成親,雖然不能說是晚婚晚育,但也絕對是比較落後的一群人了。
只有那些高門大族子弟,才不會如此早的成親,像以前常定鄉的普通山民,一般十六歲之前,就已經生下孩子的。
如楚河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楚鎮海這個爺爺才六十齣頭,大兒子楚文的大女兒,已經是十幾歲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楚大寶也是十歲出頭。
如此的情況,在清河村已經是比較大的輩分跨度,甚至三十歲的爺爺都有。
姜維才二十五六,原本性格慈祥的薑母已經大有意見,多次找到楚河,希望楚河勸說大兄快點成親,給姜家留下血脈。
三天的婚宴,對楚河來說是折騰,對蠻王城的住民來說則是狂歡。
儘管蠻王城的蠻族日子比其他部落好不少,但對比大蜀繁華之地的住民,也是苦逼一個,平時一天能吃兩頓乾的就很不錯了,如今可以放開肚皮大吃特吃,而且有肉有酒,這樣的日子上哪裡找?
因此,楚河帶著孟青桐離開蠻王城的時候,城中居民們都是兩眼淚花依依不捨,不知情的人還道是他們捨不得孟青桐呢。
祝融夫人這幾天,事情自是極多,甚至連嫁女的大部分事情都交給了糯蘇族的族老、還有孟家的老人主持,她忙於接見各個部落首領、代表。
孟青桐一身殷紅盛裝,騎乘著一匹白電追風駒,在南蠻城眾人的護送下到了百里之外,祝融夫人臉上多少出現不舍之色。
「桐兒,從今以後,你便是楚家之人了,記得要恪守婦道,好生照顧夫君,一切事情以夫君為重,不得使小性子。」
孟青桐眼眶微紅,她也捨不得母親,不過要強的性格讓她強忍淚花,點頭低聲說道:「女兒知道的,母親大人放心。」
祝融夫人微微點點頭,目光轉向旁邊的楚河:「潛淵,桐兒就交給你了。桐兒自小被夫君與為母寵壞,若是有什麼做不好的地方,希望你耐心管教,為母相信桐兒一定能做個好妻子的。」
楚河重重的點了下頭:「母親大人放心,潛淵一定不會委屈了桐兒的。」
「時間已經不早,我們就送到這裡了,路上一切小心。」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祝融夫人沒有隨楚河回天水郡。
蠻王城還需要她主持大局,收聚各部落兵馬,支援通天河戰線。南蠻軍如今壓力極大,早一天組建軍隊過去,便能早一天緩解孟獲的困況。
要不是這樣,南蠻王嫁女,婚宴擺上半月都算短的。
楚河前去蠻王城的人很多,足足一千人,但回來的時候,隊伍更是龐大。
楚河如此大的手筆,孟獲也不能吝嗇,哪怕前線極度吃緊,還是給了孟青桐五千獸騎兵,一百巨象騎。
另外陪嫁的侍女奴僕也有兩千之多,外加各色嫁妝,包括洪洞郡臨近天水郡的寒鴉縣、河源縣,歸入天水郡的勢力範圍。
當然,五千獸騎兵和一百巨象騎,都是裸甲上路,身上就穿著普通的布衣袍服,甚至連兵器都沒有。
對南蠻軍來說,兵甲是極度緊缺,自然不會在這個方面上跟楚河擺什麼闊氣。
與其穿著垃圾皮甲,拿著鐵刀骨盾丟人現眼,還不如更加光棍一些,等到了天水郡,楚河自然會拿出精銳的裝備把獸騎兵和巨象騎武裝起來。
儘管這些兵馬的控制權在孟青桐手中,但孟青桐是楚河的妻子,楚家的媳婦,日後如何不知道,現在絕對可以說是天水郡的女主人。
哪怕這幾千兵馬只是當作門面給人看的,楚河也必須好生武裝他們,不然堂堂天水郡女主人的私兵,混得無比落魄,叫楚家的臉往哪裡擺?
如此龐大的隊伍,回去天水郡自然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呂布這樣的意外,是絕對的意外,不大可能連續出現兩次。
這些獸騎兵和巨象騎,實力是相當不弱的,要是沒有足夠的武力,也不可能降伏座下猛獸。
獸騎兵坐騎以巨狼為主,另有青角蠻牛、巨豹、猛虎等,還有上百的鐵翅鷹空騎兵,隊長級別的,都是三品武師,巨象騎和空騎兵清一色的二品武者修為。
只要武裝起來,獸騎兵的戰鬥力絕對不弱,甚至能和常定軍老四衛相比。
常定軍老四衛,青木磐石,龍血江烏,其實大部分兵卒的素質不算很高,強的只是他們的裝備而已,只有潛淵衛,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針,潛淵衛不失,常定軍就不會滅亡。
天水郡這邊,眾人的心情是大起大落,先是因為楚河成親,陷入了歡樂海洋,然後呂布來襲,楚河重傷,天水郡頓時憤怒擔憂,等知道楚河身體無恙之後,這才放心下來。
這個時候,龍且和姜維,已經率領兩萬餘精兵趕赴戰場。
楚河回返的消息,早傳回了天水郡,數以千計的人準備到天水郡外迎接楚河與孟青桐。
所有人都為楚河的婚事興奮,只有楚河生下子嗣,天水郡才算真正的成為一方勢力,擁有傳承下去的資本,但武石柱這個剛剛晉陞的正五品鎮東將軍,卻是滿臉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女兒。
「媚兒,你真的不去迎接主公?」
武媚兒嘟起嘴巴,哼聲說道:「不去不去!爹你自己去吧,女兒都說了多少回了,我不去!」
武石柱給柳鳳茹打了個眼色,自是希望柳鳳茹幫忙勸一下武媚兒。
哪知道柳鳳茹轉過頭去,一聲不吭,顯然也是有些脾氣。
武家現在是大家大業,柳鳳茹出去,誰不恭聲稱呼她一聲將軍夫人,所有人都視武媚兒是天水郡未來女主人。
楚河拖著不迎娶孟青桐,柳鳳茹還以為楚河是打算等武媚兒年紀大一些,先將武媚兒迎娶過去,再娶孟青桐的。
為此柳鳳茹多次直接跟武石柱提出,讓武石柱提醒楚河,武媚兒年紀已經不小了。
雖說先進門的不代表一定是正室,但大多數情況,肯定是先進門的地位更高一些,楚河迎娶孟青桐,對武媚兒卻沒有絲毫表示,傳出去的話,武家顏面何存。
當然,對武家這樣的暴發戶來說,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顏面的重要事,更注重的是利害關係。
武家之所以能成為天水郡一等一的家族,靠的絕不是武石柱這個新任鎮東將軍,而是武媚兒與楚河的關係,若是武媚兒不與楚河成親,單靠武石柱的份量,是無法支撐武家的。
這次冊封的正五品官員,可不是只有武石柱一個,冊封的先後,便可看出四鎮將軍的權柄,武石柱這個鎮東將軍是最後才宣布的。
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武石柱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扛著木柱,提著肥兔去探望楚河的獵戶,而是貴為常定軍正五品鎮東將軍,獨掌南山衛,麾下上萬兵馬,出入都有親兵將領追隨。
他的修為也至四品中期境界,金鐘罩四重鐵石體,氣勢是相當強橫。
只不過在家中,武石柱還真的難以擺出鎮東將軍的威嚴。
他自小溺愛武媚兒,使得這個女兒從來不畏懼他這個父親大人。
柳鳳茹在他最窮困的時候不離不棄的與他一起,賢良淑德,悉心照顧丈夫女兒,苦苦支撐家庭,武石柱又怎能對相濡以沫的愛妻擺臉色?
武石柱苦笑一聲:「你們都聽我說,主公的性格我最是清楚,他肯定是愛著媚兒的,只不過顧慮媚兒年紀尚小而已。」
「不是為夫不想跟主公提出迎娶媚兒,若是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只會讓別人覺得我們武家貪心不足。」
看到柳鳳茹和武媚兒都不說話,武石柱只得又道:「難道你們覺得我這個鎮東將軍,真的是憑藉自己的功勞爭取下來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又沒有外人,武石柱也不怕丟臉:「我升任鎮東將軍,其他人之所以沒有意見,因為他們都明白其中的因由!難道你們還不明白,我這個鎮東將軍,是主公補償給媚兒的!」
「若是媚兒如此胡鬧,叫大家怎麼看待媚兒?日後就算主公真的迎娶了媚兒,如此狹窄心胸,又怎能服眾!」
柳鳳茹臉色一動,聲音有些急了:「石柱,你說這鎮東將軍是主公補償給媚兒的?」
武石柱重重的哼了一聲:「論修為,常定軍中四品將領比比皆是,金鐘罩四重的也大有人在,論功勞,甘天、楚石楚木等,誰會差上多少?論親疏,主公舅舅表兄等,更別說大寶。他們現在,最高的也就是三品官職而已!」
柳鳳茹若有所思:「夫君覺得,主公什麼時候才會迎娶媚兒?這個耽擱不得。」
「雖然主公與孟青桐乃是政治聯姻,但她早與主公相識,相處久了,感情定然更加深厚,說不定日後便是主公的正室夫人。」
武石柱性格發生變化,柳鳳茹這個將軍夫人,也不是以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村婦了,畢竟來往的都是達官貴人,士紳豪族,耳熏目染的,眼光見識提升極大。
武媚兒雖然沒有說話,一直扭著臉賭氣不看武石柱,但這個時候也是側著腦袋豎起了耳朵。
武石柱想了一下:「起碼得等媚兒雙八之後。」
「十六歲?如今媚兒才十三,還得等上三年!太久了!」
柳鳳茹沉吟起來:「為何主公要十六歲才能迎娶媚兒?許多姑娘,十一二歲就可以成親生子了。」
武石柱搖了搖頭:「為夫說的是起碼十六!」
「三年前主公就與孟家定親,那時候孟青桐已經十八了!」
「我曾經無意中聽主公說過,說女子年紀太小,身子還沒有長開,早結婚的話,對身體傷害極大,甚至有可能因此喪命!主公越晚迎娶媚兒,恰是說明對媚兒的重視!」
武石柱停了一下,深深的看了武媚兒一眼:「若是不得主公暗許,誰敢傳媚兒是天水郡未來女主人的謠言?」
他目光突然變得鋒銳起來:「不管孟青桐身份多麼高貴,但改變不了她糯蘇族的出身!」
「主公與孟青桐成親,是拉近與南疆部落的關係,但蠻族出身的女子,子女定然不能繼承大統!」
柳鳳茹也覺得有理,正想勸說武媚兒,哪知道武媚兒這個時候忽然哼聲說道:「去就去,難道本姑娘怕一個南蠻女子不成!」
她鳳目中露出一絲堅毅而令人心悸的光芒,一字一頓的道:「楚河哥哥是我的,誰也搶不走!」
武石柱和柳鳳茹都是鬆了口氣,媚兒能想通最好,這個時候,可不是任性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在暗中注意這武府的反應,甚至有不少軍中將領,暗示武石柱要小心應對。
正如武石柱所言,絕大部分漢族軍將官員,都是看不起蠻夷之人的,也不想看到常定軍最後落入蠻族手中。
一旦孟青桐子嗣掌權,有孟獲的背景相助,說不定就會重用南蠻將領,打壓他們這些漢人臣將。
他們效忠的是楚河,不會背叛楚河,但他們也是有自己思想的人,在繼承大統的人選上,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楚河與孟青桐成親,不止讓南蠻諸部落生出極大波瀾,天水郡這邊,同樣是暗潮湧動。
冀縣那邊,安排了好幾個江烏村出身的美貌嫡女到清河村,明說是給楚家當婢女使喚,但誰不明白江烏系的人在打什麼主意。
不管各方反應如何,楚河與孟青桐回到天水郡,自是一場舉郡同歡,無比盛大的婚禮盛宴。
無數士紳大族蜂擁而來,趁機拉近與楚家的關係,便是連遠在萬里之外的三州聯軍、黃巾軍等,都派了重要代表過來,給楚河送上了無比厚重的賀禮。
一時間常定鄉是人滿為患,隨便從大樓丟塊磚頭下去,都可能砸到兩三個主簿從事,甚至是縣丞縣令這樣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