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傅廷琛就要帶他們回魯國了(1)
第152章 傅廷琛就要帶他們回魯國了(1)
-
。
慕容琰將嘉和帝抱進屋,由梁萬成又仔細的給他診了脈,再將一碗熱熱的參湯喂嘉和帝喝了下去,嘉和帝這才緩過了一些。
嘉和帝眯著眼靠在軟枕上,虛弱的問慕容琰,「你說,那個孽子該怎麼處置?」
慕容琰起身,整一整衣炮,端端正正的跪在地上,鄭重道,「三弟年輕不懂事,想來也是受了人的挑唆才做下的這糊塗事,今後必定是再不敢了的,兒臣求父皇饒了三弟。」
嘉和帝面無表情,「你……真的是這麼想?」
慕容琰的眼淚就下來了,「父皇,是兒臣這些年對弟弟的教導不夠,是兒臣之錯。三弟生性醇厚,又常年呆在江北大營里,不通人情世務,時長日久,難免就有那起子小人在他耳邊洗腦,三弟這才蒙了心犯下這滔天大禍。要說有罪,也是兒臣疏於管束之罪。」
嘉和帝看了慕容琰一會兒,方才道,「他給朕下藥,讓朕昏迷不醒,你說不會是他做的;江北大營里搜出龍袍,你也說不會是他做的,一力要證明他的清白。朕答應了你,配合你演了這場戲,卻讓朕親眼看到他給朕下毒,親耳聽到他說出那樣大逆不道的話,他還要殺你啊……到這樣的時候,你還來保他,說他天性醇厚。琰兒,你若心軟仁義過度,便是愚昧不清了。」
慕容琰的臉就白了,眼淚卻更多,他咬著唇,神情痛苦,許久,才哽咽了道,「……可是父皇,他可是您親生的兒子,您……您當真捨得將他……」
後面的話,慕容琰再說不下去了。
寢宮外,慕容瑜的聲音已然嘶啞,卻還在聲嘶力竭的哭喊,「父皇,父皇……兒臣錯了,兒臣知錯了!」
嘉和帝閉上了眼,想了半晌,才道,「先將他禁在宗人府里吧,」說到這兒,嘉和帝頓了一頓,才又道,「吩咐下去,看好了他,不許讓他死了!」
慕容琰大喜,咚的磕下頭去,「兒臣遵旨。」
才要起身,嘉和帝又道,「長安宮貴妃陳氏,教子無方,著褫奪封號,降為……才人,即刻移往西涼殿去住著吧。」
「是,父皇!」
慕容琰便磕頭跪安,嘉和帝無力的擺擺手,將頭轉向床內,眼中,一滴淚滑了下來。
他如何能不明白,今天的這場變故里,大兒子的手也未必乾淨,可老三確確實實的是在謀逆,就算這個坑是老大挖的,也是老三他自己願意跳進來。
可到底都是自己的兒子,嘉和帝怎能不難過,他突然十分想念那個總是雲淡風輕淡漠無求的孩子,從小兒他就跟他其他的兒子們不一樣,別的孩子喜歡玩具吃食,他都統統不愛,只喜歡一個人安靜的在那兒看白雲看花朵看樹下的螞蟻看河裡的游魚,安靜得像個小姑娘!
他是真的喜歡那個孩子啊,他的眉毛眼睛鼻子,無一不是她的影子,每次當他撲在他的懷裡笑的時候,嘉和帝就會想,若她對他笑起來,會不會也是這個樣子?
可是她卻從來都沒有對他笑過,一次都沒有!
她只會對那個男人笑,也只會對那個男人好,便是他動怒要殺她,她也不懼,可是,她卻怕他殺那個男人!
當他終於明白這一點時,他無比憤怒,他絲毫不為終於把握到她的軟肋可以逼她入宮而歡喜,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一刻,他是真的想殺了那個男人!
可是有什麼用呢?機關算盡,他離她終究還是那麼那麼的遠,遠到縱然他是九五至尊,遠到他傾大肅之力,他也還是夠不到她!
清凌,你告訴我,那個孩子--他到底是不是我的?
只要你說是,朕就連命都給他,只要你說是!
清凌,清凌……
-
。
寢宮外,慕容瑜已聲音嘶啞,他絕望而又充滿恨意的看著慕容琰,「慕容琰,你贏了。」
慕容琰看著匍匐在自己腳下的慕容瑜——這個大肅朝唯一能跟他搶皇位的人,這些年來,他一直都是母后的心病,而慕容琰在很長的時間內,也都覺得自己是要和這個弟弟來一場魚死網破的拼殺的。
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才只是第一次交鋒,這個弟弟就敗下陣去,不堪一擊!
慕容琰居然有些失望!
因了這點失望,慕容琰便覺得慕容瑜有些可憐,他的語氣就也軟了下來,對慕容瑜道,「你放心,你不會死的,無論如何,大哥都會向父皇求情,保住你的命!」
「你……保住我的命?」慕容瑜顯然料不到慕容琰竟這樣說,他怔了一怔,就喋喋冷笑起來,「慕容琰,父皇現在不在這裡了,你不用再演,沒人看的。」
他踉踉蹌蹌的起身,向著慕容琰又哭又笑,「誰要你假惺惺的在這裡做好人?你巴不得我死,你一直都巴不得我死,你以為我不知道嗎?我知道,我什麼都知道……」
慕容琰痛苦的閉了閉眼,就擺擺手,命將慕容瑜帶去宗人府,他看著宗人府的首領太監冷冷道,「雖是監禁,卻不許薄待了他,更不許讓他死了,皇上說了,若他有個好歹,宗人府上下殺無赦!」
首領太監撲通就跪下了,咚咚磕頭,「奴才遵旨,奴才遵旨!」
慕容琰這才命眾大臣都散了,又派了內務府總管前往永安宮傳旨廢妃,一場宮廷變亂,到此時終於落下了帷幔。
而天邊曦光微透,樹上的鳥聲歡快的啾鳴,竟已是要天亮了。
-
。
這一場驚天覆地的宮廷大亂,讓嘉和帝深受打擊,他在床上直躺了好幾天,方終於下了地。
他下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頒旨,命將慕容瑜貶為庶民,禁在宮外已荒廢的誠王府內,終身不得出!
旨意一下,眾臣默然,知道嘉和帝到底不忍殺親兒子,雖貶為庶民,雖奪了他的自由,可誠王府到底不比牢獄寒苦,慕容瑜也算是能安然的過完這輩子了!
對於慕容瑜而言,這是最好的結果!
慕容瑜一禁,嘉和帝膝下便無人能和慕容琰爭皇位,加上這場皇權變亂正是由太子之位懸虛而導致,朝堂上就有人上奏,要嘉和帝立慕容琰為太子,以定天下臣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