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密謀
眾人在錢莊吃了個午飯,然後就趕去靈隱書院。張名楓和靈隱書生被抓,讓朱巧喬年這幾日成了一個孤寡老人,日日在書院中的大樹下唉聲嘆息。他沒想到,朝廷真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廢了立國就有的言不獲罪的律法。
不能高看高尚者的高尚,也不可低估無恥者的無恥。
這幾日,在煎熬中,朱喬年就思考著秦松的這句話,皇恩仁愛,就是一個騙人的把戲。朱喬年雖然認為他生活在一個不是很好的時代,但文人和士大夫的愚忠,讓他對朝廷對皇帝,是抱有幻想的,如今朝廷的作為,將他幻想的泡沫擊碎,他娘的,這朝廷和人一樣,在危害到它的利益時,就會撕下仁慈的偽裝,露出無恥的面孔。
朱喬年在書院中苦想,如果朝廷砍了張名楓的頭,他該怎樣,內心就會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自己有一支軍隊,他娘的,定要造了這朝廷的反。是個人,在無能為力的時刻,都會有YY情緒的,古人也莫能外。朱喬年,在找尋救國救民之路時,學生被放了回來,從學生口中,得知張名楓也平安無事,那一刻,淚水在他眼眶中打轉。
靈隱書院的一間密室,秦松、張名楓、楊霸、仇千雪、朱喬年坐於其中。
朱喬年拉著張名楓的手道:「名楓啊,幾日不見,恍若隔世啊,我..還以為再見不到你了。這幾日,我在書院里思考,就該同你一起去刺殺金賊,我……我就是個懦弱之人。」
張名楓笑道:「喬年兄,快莫如此說,我的事情,讓你,還有秦少爺等人勞心,甚感羞愧。喬年,個人英雄拯救不了天下民眾。」
「呃?!」朱喬年道:「如此說來,名楓和秦少爺等,是找到了一條救國救民的良路了么?」
張名楓用眼看著秦松。
秦松道:「老朱,我和老張,還有楊兄、仇姐姐達成了共識,個人英雄救不了民也救不了國,只有擁有實力,才能拯救天下。刀劍鐵騎中出王朝!」
「呃?!眾位是要造反?」朱喬年問道。
「不!我們是要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王朝!」
朱喬年想到秦松以前所說的民主、自由、平等才是大夏的唯一出路,看來這個年輕人,並不是演說家,而是要用行動去實踐他的理論了。看著這個稚氣未脫的年輕人一臉的剛毅和堅決,內心不禁暗自佩服,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如果沒有經過張名楓和學子,特別是學子被抓的事件,他大抵還是想用改良這條路子來拯救夏朝的,如今夏朝,就是一頭對外搖尾乞憐,對內兇殘無比的豺狗,讓他對這個王朝徹底絕望。
「好!老朽能在不惑之年,與諸位共構大事,甚慰。秦少爺,可否詳細說說你的計劃和構想?」朱喬年道。
秦松堅定地道:「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政黨,要有統一的信仰和行動指導,這樣,我們的前進之路才有方向。其次,我們要有自己的根據地,要有自己的隊伍。當前我們,並不是以推翻夏朝為目的,而是要抵抗金人的侵略。具體的諸多事宜,還得慢慢周全考慮。」
朱喬年道:「建立根據地和自己的隊伍,在當前的環境里,怕有些困難呀。這朝廷對金人雖然懦弱,如果我們建立隊伍,怕會很兇殘地圍剿我們。」
「老朱的話在理,所以我決定,將我們的根據地和隊伍,建到農村去,建到朝廷力量薄弱的地方去。據我推斷,金朝雖和朝廷,簽訂了和好盟約,但金朝的內部以完顏宗弼等人為首的主戰派實力雄厚,按照完顏宗弼的個性,終究是要撕毀這盟約的,少則三五個月,多則一年、兩年,完顏宗弼,還是會打朝廷的。這是我們的機會,朝廷疲於抵抗金人時,大抵沒有過多的精力關注我們的。這個歷史的夾縫期,正是我們的發展壯大期。」秦松道。
張名楓道:「秦少爺,那我們的根據地建在何處比較合適?」
秦松道:「江浙之地,是朝廷的腹地,有眾多兵力把守,肯定不行。福建、嶺南,距離抗金戰場太遠,也非理想之地。我覺得荊湖兩路,最為適合。理由有三,其一,楊霸兄乃龍陽人氏,龍陽及洞庭湖一帶,有楊幺部下數萬人,稍加彙集和訓練,就是一支戰鬥部隊。其二,荊湖北路的溪州地區民風彪悍,有竿民,如果和當地的土苗搞好關係,也可組建一支極富戰鬥力的部隊。其三,岳飛岳將軍駐守鄂州,轄荊湖兩路,如果歷史不走歪,岳將軍將有殺身之禍,那麼荊湖兩路會變得魚龍混雜,我們有機可趁。」
聽聞岳飛將有殺身之禍,除了楊霸一臉幸災樂禍外,其餘幾人都是大驚,問道:「朝廷得以保存這半壁江山,全是岳將軍、韓將軍等武將的功勞,如今岳將軍也是手握重兵,怎可有殺身之禍?」
秦松微微一笑道:「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這朝廷也是一樣,皇帝要自作孽,那麼就必然走向滅亡。至於岳將軍的事情,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並不是我們當前該考慮的重點。」
眾人對秦松的構想,大抵是支持的。
秦松又道:「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麼我們就團結起來,心無旁騖地干番大事。我現在分一下工。老朱是一代鴻儒,政黨的名字,綱要及律法規章,就由你來制定,我會大致給你指一個方向,老張來協助,二位還要從書院學子中發展和培養黨員,要認真篩選甄別,不要讓投機之徒混了進來,要保持黨員的純潔性。楊兄,暫時負責保衛聯絡工作,當然更主要的是,要將龍陽縣那一塊抓好。我和仇姐姐,準備在臨安附近,訓練一支隊伍,以備不時之需。」
眾人都是應諾,都紛紛表示,一定把份內的工作做好。幾人又對一些具體的細節進行探討。
門口傳來三聲急促的敲門聲。
「什麼事?」朱喬年厲聲問道。
屋外說道:「先生,朝廷的監察御史万俟咼前來書院訓話,叫您過去。」
朱喬年起身道:「幾位就在房間里莫動,我去看看是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