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王家的事情(1)
第480章 王家的事情(1)
十五娘子連忙點頭。「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辭別十五娘子,車簾放下,大娘子連忙就問:「阿娘,王家阿弟被人欺負了是不是?」
看她這一臉義憤填膺的小模樣,慕皎皎心裡就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你又想幹什麼?」
「我要去幫王家阿弟報仇!」大娘子小拳頭舉得高高的,「王家阿弟只能我欺負,別人誰都不許動他!」
慕皎皎扶額。「這種事情,你九姨自會處置妥當,不勞你費心。」
「九姨那是大人的事,可王家阿弟要是被欺負了,九姨才不會幫他出頭!你們大人會幹什麼,當我不知道?你們肯定說,小孩子打架是好玩,不是什麼大事。可是王家阿弟那麼乖,他會打人嗎?只肯定只有他被人打的份!」大娘子大聲道,「不行,我得去幫他出頭。要不……我去把王家那群小郎君小娘子都打一頓算了?」
「我給我閉嘴吧!這件事你不許插手,聽到沒有?」最後一句話出口,慕皎皎簡直是膽戰心驚。
她到底生了個什麼樣的女兒啊!這護短都護到別人家裡去了!這本事,比起她阿爹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吧?
大娘子聽到這話,小臉上滿是不服氣。
但礙於慕皎皎陰沉的臉色,她還是乖乖閉嘴了。
不過等到了慕家,她第一時間就把王家的小郎君給抓住,小手一邊緊緊攥著他的小手,另一邊則拉著崔大郎君的,還笑眯眯的對慕宥道:「外公,我和阿弟還有表弟去玩啦!」
然後就飛跑出去。
慕皎皎無語望天,忍不住惡狠狠的瞪了崔蒲一眼。
崔蒲被瞪得莫名其妙,只能回給她一個無辜的眼神。
慕皎皎越發的無力了。
目送這群孩子嘻嘻哈哈的跑遠了,慕宥眉宇間不由籠上了一抹憂色:「大娘子看起來似乎越來越健康活潑了。去年沒去見河間郡王,她沒什麼異樣吧?」
慕皎皎搖頭。「沒有。」
「那是說,那蠱蟲沒有發作?」
「應當是的。」
「那是怎麼一回事?難不成是他在醞釀什麼更大的事情?」目睹了慕皎皎和謝秋娘蠱蟲發作的情形,慕宥心頭早蒙上了大片大片的陰影。現在只要一想到大娘子身上也帶著蠱,就忍他不住要多想。而河間郡王在他眼中赫然就是一個妖魔鬼怪,現在他忍不住要將人繼續妖魔化了。
「阿爹!」慕皎皎連忙打斷他的胡思亂想,「這才一年呢,沒事的。馬上我們就要回揚州去了,到時候我們再加倍補償他就是了。」「事情真這麼簡單嗎?」慕宥儼然不信。
「簡單不簡單,等再見了他就知道了。他那個人您還不清楚嗎,他現在是留著大娘子看戲呢,肯定不會這麼快就開始折磨她的。」慕皎皎便道。
慕宥聽完,臉上滿是自責。「還是我沒用。這麼多年了,護不住你阿娘,保不住你,現在又要眼睜睜看著她遭受這樣的苦楚。」
「阿爹,您就別自責了,您已經為我們做了許多了,您也都做得很好。現在我們大了,有什麼也該我們自己去應對。」慕皎皎連忙對崔蒲使個眼色,他認命的走上前來寬慰岳父大人。
好容易將慕宥安撫好了,慕皊皊和慕皌皌姐妹倆也前後腳的從龔氏那邊過來了。
慕皊皊這些年的日子應該不大好過,那張臉瞧著憔悴了許多。不過當看到早出現在這裡的慕皎皎時,她還是立馬就生出無盡的防備來,那尖尖的下巴瞬時高高抬起,彷彿這樣就能讓她高出大家一截似的。
慕皌皌今日情緒明顯也不大高昂。進門來時她的手還在輕輕擦拭著眼角,雖然看不見淚珠,但兩邊眼眶都紅紅的,明顯是要哭了。
但等對上慕皎皎,她還是趕緊就對她釋出一抹笑。
慕皎皎回給她一個笑容,便拉上她的手:「阿妹,咱們去後頭走走吧!」
慕皊皊立馬就走上前來:「你們倆是打算背著我說我壞話嗎?」
「阿姐你想多了。大過年的,我們可沒這個心思和你過不去。」慕皎皎淡聲道。
「那好,我就和你們一起吧!」慕皊皊當即就跑過去抓上了慕皌皌的手,「既然是姐妹談心,怎麼能少了我呢?你們倆要說什麼,應該也不怕被我聽到吧?」
慕皌皌求助的看向慕皎皎。慕皎皎只笑道:「阿姐想來就來吧,我們的確沒什麼好背著你的。」
慕皊皊立馬歡喜的跟了上去。
慕宥見狀,眼中浮現一抹冷意,便冷冷瞧了眼隨後走進來的龔氏。
龔氏趕緊就大聲道:「你看我做什麼?她們姐妹幾個難得見面,聚在一起說說話、增進一下感情不是挺好的嗎?眼看大娘子、六娘子、九娘子的日子都越過越好了,我讓她們提攜二娘子一下有錯嗎?難道你看著二娘子現在日日生不如死的,你心裡好受嗎?」
「你也不看看她以前都對六娘子做了些什麼!」慕宥低喝。
「那是以前!現在六娘子不是過得很好嗎,馬上都是知府夫人了!要不是有二娘子當初搶了顧家的親事,她也不會有現在的好際遇。而且時間都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她要是還記仇的話,那心胸未免也太狹窄了點。二娘子好歹也是和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啊!」
「你……簡直不可理喻!」慕宥無奈搖頭,「罷了,你去廚房看菜吧,以後幾個出嫁的娘子的事情你就別再摻和了。」
龔氏不高興的扭身出去了。
慕宥再長出口氣:「罷了,我還是趕緊給十一郎選個好媳婦娶進門吧!以後,這個家裡就讓媳婦當家好了。」
再說慕皎皎,她領著慕皌皌去了後頭自己的房間。姐妹們落座后便直接道:「今天出門前,我聽說了一些關於王家裡頭的事情。」
「是我和阿姑之間的對決嗎?」慕皌皌苦笑道,「去年年中我們回來后,阿姑就怎麼看我們怎麼不順眼,日日指桑罵槐,還說什麼十七郎去揚州享了六七年的福,卻一個銅板都沒拿回來孝敬過家裡,如此如此的,說得極難聽。而且她不僅和家裡那些人說,來了客人她也說。搞得在那些客人眼裡,十七郎就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