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大富翁> 第四十五章 後院起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後院起火

  一連五日,蕭林都窩在徐家醫館練習書法,徐小小也將醫館坐診的事兒交給了徐衛,成日陪著蕭林練習書法,還有督促他研習學問。


  唐高宗時期的科舉常設的考試科目,已大有增加,從原來秀才、明經、進士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明法、明書、明算等。


  以蕭林的心算能力,最適合的應試科目是明算。


  徐小小的本意,是讓蕭林去鑽研最熟悉的明算,明算的考試有《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脾》和《五經算》等。


  但蕭林實在對這些生僻、枯燥的數學研究不感興趣,既然要學,那就要學能學以致用的,便向徐小小提出要學大唐的律法-《永徽疏律》。


  穿越前,蕭林不止在金融界頗有造詣,更因業務需要,專研了各種法律。到了唐朝,要想做個大商人、大富翁,唐朝的律法也需要精通,與其去專研什麼四書五經,還不如鑽研鑽研唐朝的法律總綱-《永徽疏律》。


  徐小小見他總歸是願意讀書了,也不去違逆他的興趣,特意去象州州衙,花大價錢買來了州衙專備的《永徽疏律》。


  《永徽疏律》乃是唐朝的律法總則,共十二篇五百條,比之穿越前的司法考試,要容易多了。


  第一篇《名例律》,相當於現代刑法總則,主要規定了刑罰制度和基本原則;


  第二篇《衛禁律》,主要是關於保護皇帝人身安全、國家主權與邊境安全;


  第三篇《職制律》,主要是關於國家機關官員的設置、選任、職守以及懲治貪官枉法等;


  第四篇《戶婚律》,主要是關於戶籍、土地、賦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證國家賦役來源和維護封建婚姻家庭關係;

  第五篇《廄庫律》,主要是關於飼養牲畜、庫藏管理,保護官有資財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興律》,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將帥職守、軍需供應、擅自興建和徵發徭役等,以確保軍權掌握在皇帝手中,並控制勞役徵發,緩和社會矛盾;

  第七篇《賊盜律》,主要是關於嚴刑鎮壓蓄意推翻封建政權,打擊其他嚴重犯罪,保護公私財產不受侵犯;

  第八篇《斗訟律》,主要是關於懲治鬥毆的訴訟;


  第九篇《詐偽律》,主要是關於打擊欺詐、騙人的犯罪行為;


  第十篇《雜律》,反不屬於其他「分則」篇的都在此規定;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關於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證封越國家兵役和徭役徵發和社會安全;


  第十二篇《斷獄律》,主要是關於審訊、判決、執行和監獄管理。


  蕭林在醫館里苦讀了十日,以他驚人的記性,還有超強的領悟力,已熟悉了與自個兒最為相關的《職制律》、《戶婚律》、《詐偽律》三篇律法。


  書法方面,徐小小親力親為,紅袖添香,蕭林也樂得與徐小小邊學書法,邊玩玩閨房之樂,幾日下來,雖談不上突飛猛進,但比之前的狗刨書法,已有天壤之別。


  這日,蕭林正在案幾前苦讀《永徽疏律》,徐小小在邊上陪著解讀文言文的翻譯,兩人不時你儂我儂的郎情妾意,恩愛十足。


  「砰砰!」


  木門一下被推開,徐壽急匆匆的闖了進來,氣喘吁吁的說,「出事了!出事了!」


  蕭林愕然看著他說,「大驚小怪,慢慢說。」


  徐壽擦了擦額頭的大汗,喝了一大口水說,「薛老將軍,薛大公子回象州了!」


  蕭林一愣,此時的薛仁貴、薛訥不該在前線平定安南?這才一個月不到,安南之役應該還在膠著階段,怎麼兩人就返回象州來了?

  他心裡隱隱生出不祥的預感,難道是安南之役戰敗了?!若真是戰敗了,象州、柳州官紳買去的戰爭債券全泡了湯,幾可肯定,薛仁貴的前途是徹底完了,連同提出發行戰爭債券的蕭林,也要承擔嚴重的刑律責罰。


  蕭林猛地起身說,「安南之役進展如何?」


  徐壽搖了搖手說,「我也不知,薛家已亂成了一團,大公子讓我來找你去商議要事。」


  蕭林的背心開始發涼,滲出一股股的冷汗,急匆匆的說,「走,一起去薛府。」


  兩人趕到薛府時,卻在門口就遇上了急著外出辦事,滿頭大汗的薛訥。


  薛訥見蕭林到了,大喜過望,忙捉著蕭林的胳膊說,「蕭林,出大事了!」


  他令軍士牽了一匹戰馬交給蕭林說,「走,與我一同去州衙府庫。」


  兩人並肩縱馬而行,在途中,薛訥一一告知了蕭林原委。


  薛仁貴的一千精騎兩日一夜行了一千里,突襲鎮南關內的南越叛軍。南越叛軍一觸即潰,薛仁貴領著唐軍進駐鎮南關。


  待薛訥領軍趕到鎮南關與薛仁貴的匯合之後,兩軍稍作休整,便不時派出百戰弓隊配合騎射部隊,擾亂南越三十五部在安南北部駐守高地要衝的五部寮兵,出擊的範圍達兩百公里。五部寮兵良弓射程不及,短短五日便損失了一千、兩軍士,不堪騷擾,終於往交州方向撤退,固守在紅河以南,十萬南越叛軍靠著天險拒守。


  薛仁貴一面在紅河以北徵調民力建船,做好渡河攻擊的準備,一面等著折衝校尉許辰領著第三批三千步軍和軍備、糧草趕來匯合,便一舉渡河,徹底平定安南之亂。


  未曾想到,恰恰是安排在第三批出征的軍士出現了變故。支援前線作戰的五千牛皮精甲,五百百戰強弓,五萬支箭頭,還有支撐平叛軍渡河作戰一個月的糧草,全都憑空消失了。


  沒有軍備、糧草支援,安南之役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薛仁貴、薛訥不得不令前方將士繼續在紅河北岸拒守,兩父子花了四日四夜,馬不停蹄的趕回了象州。


  軍備、糧草沒了?

  蕭林只覺得在聽天方夜譚,愕然問,「軍備、糧草怎麼沒了?」


  薛訥臉色陰沉的說,「不瞞你,軍備、糧草本儲存在州衙府庫,出征前三日,調度軍備、糧草時卻發現本該在府庫里的軍備、糧草全沒了,而書經、布帛、銅錢都還在。」


  蕭林緩緩的說,「也就是說,軍備、糧草全被人運走了?看守府庫的人是誰?」


  薛訥默然片刻,臉上浮現出一抹痛苦之色,「看守府庫的是敬暉,負責調度軍備、糧草的是老五,父親出征前將後勤之職全交到老五、敬暉身上,兩人平日里恪盡職守,能擔重任,怎麼會在關鍵時候出了這種疏漏,唉!」


  薛楚玉為什麼會出現疏漏,蕭林再清楚不過,前些日子府庫被盜的時候,薛楚玉正忙著準備聘禮向徐家提親,和蕭林爭風吃醋來著。若是府庫被燒,軍備、糧草失竊直接影響了安南之役戰局的話,這次薛楚玉、敬暉犯下的就是殺頭的重罪,也難怪薛訥會心急如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