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一邊說著,唐靖的眉頭都擰成了麻花。
這半年唐靖為了這條鐵路,幾乎不眠不休,心力交瘁。
放棄北邊肯定是不行的,一旦北境大軍壓過來,全境開戰,大梁朝縱然有武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這樣只會讓大梁陷入常年的征戰,所以必須要將他們堵回去!
「小川,你說這樣的局勢,該怎麼辦……」
唐靖正要向江小川訴苦,江小川已經不見了蹤影。
看著身邊空蕩蕩人花花都沒有,唐靖頓時語噎。
江小川聽聞唐靖說的情況,頓時心急如焚!
故而將身法施展到極致,朝北方掠去。
就算楚陽和劉文彥率五萬人前往巴彥縣支援趙適,但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如何與三十二北境師團以及四個親王團作戰?
這點人馬,和等死已經沒有區別。
如果把他們打沒了,還何談鎮北,甚至是顛覆北境?
前方還有好幾百里才能到巴彥縣的地境,江小川沒有選擇乘坐馬匹,而是步行。
憑藉自己小圓滿巔峰之境的修為,施展身法起來,不比馬匹慢多少。
巴彥縣。
劉文彥,楚陽,梅凌霄,張鶴齡張松,趙適,已經集合。
五萬大軍趕往巴彥縣,真的是很不容易。
為了儘可能攜帶武器彈藥,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
整個軍隊花了足足一個半月才抵達,在趕路途中,都損失了幾百人!
人困馬乏之際,還沒來得及休整,北境三十二個作戰師團,已經開始壓境的消息便傳了過來。
北境人本就兵強馬壯,單兵作戰能力極強。
現在更是面對三十多萬的北境軍,這樣的數字幾欲讓人窒息!
當頭狼團團長滕青回王朝稟報納倫王時,納倫王並不相信有五十萬軍隊駐北。
但,這件事情也無從去考證,只能聽任了滕青的一面之詞。
為了確保南下順利,納倫王當機立斷,增派大軍。
因為地動已經越來越頻繁,北境的農作存活不到四成,最多支撐兩年就會陷入飢荒年,現在必須要南下!
三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
還好北境有天險,進攻的路線不多。
從北往南,共有四條路線。
北境軍駐紮在四處。
每處相隔二百里,也就是一百公里。
一百公里剛好是北境馬軍在雪山上半日的行軍里程,四個營地直接橫跨四百公里,輻射可達六百公里!
雖然跨度這麼大,但他們最遲只需一日的時間,就能左右互動起來。
機動性,十分強悍。
照這個輻射面來看,北境此番確實要全面覆蓋南下。
納倫王南下四個兵營,每個營地八萬餘人,每營由八個師團以及一個親王團組成,親王團團長為指揮官!
納倫王四個親王團,分別是為。
頭狼團。
北熊團。
烈騎團。
雪豹團。
這些都是納倫王手中的王牌。
既然敵軍四線進攻,那這次防守阻擊也要分為四處。
每一線都不能落空。
可大梁現在鎮北的兵力本來就只有五萬,再分成四線,那每條線只有一萬來人馬!
衝擊起來,估計根本扛不住。
但若不分四線,敵軍出動任何一線都會落入防不勝防的地步。
劉文彥指著沙盤道:「北境人的四線呈現摺扇形態,他們南下時必然要內收,我們的四線可以布置的比他們緊密一些,這樣雖然放棄了一百多里的國土,但能夠以逸待勞增加些許勝算。」
趙適面色沉重,雖然很不甘心,但唯有嘆了口氣:「我們人數劣勢太大,如果四線太散根本沒法左右增援,每線之間阻擊點的距離,必須要控制在半日以內的路程。這一百多公里……只能拱手讓給北境人了。」
楚陽也認同這麼做:「我們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機動性上必須要比北境人快一步。不然的話,面對這麼緊密的侵略,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機會!」
張鶴齡咋舌道:「二位,容鶴齡說一句。其實阻擊怎麼阻都行,最重要的是怎麼與敵軍長期拉扯!更要盡量避免不死不休的全面戰爭!因為我們現在還不能放開打,沒有重武器,我們沒有任何機會將北境人給打退。按現在的速度,鐵路最快也要三個月才能鋪過來,諸位可能覺得我的話喪氣,但這是事實。」
這點人馬,如何阻擊對方三個月,光是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只能拉扯,只能拖。
不能放開打。
張鶴齡的話,讓每個人心中都重重的壓了塊石頭。
拖得住嗎?
能等待鐵路修過來的這一天?
這時,張松語氣頗為不滿的道:「爹,太師大人不是說兩個月左右就能處理完私事么,這都兩個多月了,也沒見他人影,該不會因為害怕……」
張鶴齡瞪了張松一眼:「休的胡說,太師不是這樣的人。」
其餘人也心知江小川不是這樣的人,但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希望江小川是在場的。
因為他的點子多,想法多。
心思縝密,遇到任何事情都似乎永遠有對策。
有他在就會莫名的多一份信心。
可惜,如今他不在。
只能依靠在座的個人。
趙適當機立斷:「劉少師,你帶一萬人馬,去一線。此地山高,以步兵為主!」
劉文輝對趙適拱手:「明白。」
江小川不在,趙適便成了軍師。
隨後他又對楚陽道:「楚少保,你與梅提督帶兩萬人馬前去二線,此地平緩,以騎兵為主!」
平緩之地最難抵禦衝擊,所以楚陽和梅凌霄的壓力最大,故而帶的人馬也比其他線多一倍。」
梅凌霄和楚陽拱手:「領命!」
趙適又看向張鶴齡:「你父子二人繼續鎮守巴彥縣,按照對方布局,巴彥縣正對的屬於北境大軍三線。」
張鶴齡拱手:「巴彥縣,交給鶴齡,賢王請放心。」
張松急忙道:「主帥,四線高海拔居多,您……不如讓我和您一起去吧。」
趙適微微一笑:「最艱難的地方,當然得我去了,你好好與張總兵打配合。上陣父子兵,相信你們能爆發出更強的光環。」
既然趙適已經安排,趙松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點頭:「主帥放心,巴彥縣就交給我們爺倆,絕不會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