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周歲
或許是為了補償林婉嫻,也或許是因為皇上在這一次的事情當中看到了林婉嫻的慈母之心,所以這一段時間,皇上幾乎去的都是林婉嫻那裡。
林婉嫻志得意滿,太后也很滿意,當然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再次懷有龍胎,生一個皇子就更好了。雖然現在後宮之中皇子數量已經很多了,但是太后依舊希望林婉嫻能夠生一個皇子出來。
「太后,您總算是可以放心了,如今,林貴嬪和皇上感情要好,以後就不用愁了。」太后的宮女說道。
「哀家已經老了,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兒孫和睦,之前皇上看在哀家的面子上對婉嫻,也是比較冷淡的,如今皇上總算是看到了婉嫻的好了。哀家不求其他,只求婉嫻在這後宮能夠過的好,哀家就不愧對於娘家的人了。」太后說道。
太后高興,後宮自然有人不高興,林婉嫻這一次出來之後,搶了眾人的寵愛,皇上幾乎天天都歇在林婉嫻那裡,其他的嬪妃能夠高興才怪呢。
特別是蕭淑妃,其實自從這一批新人入宮以後,蕭淑妃的寵愛已經被分薄了很多。以前幾乎是獨寵的蕭淑妃,現在要和好多嬪妃分享皇上,能夠見到皇上的次數自然少了很多,可是即便如此,蕭淑妃一直是最受寵愛的那一個。
可是現在變了,最受寵愛的變成了林婉嫻。蕭淑妃對此憤憤不平,林婉嫻已經有了太后的寵愛,有了太后的撐腰,為什麼還要搶走皇上呢?
「娘娘不必發怒,皇上這段時間寵愛林貴嬪,不過是因為林貴嬪這一次受了委屈,二公主又差點病死,才憐惜對方一番而已。等這件事情過去之後,皇上肯定會恢復常態,皇上心裏面最喜愛的是娘娘,又何必因為皇上這幾天去看林貴嬪生氣呢。」蕭淑妃的宮女說道。
「這個道理本宮也明白,只是見不得林婉嫻那志得意滿的樣子,這幾天請安的時候,看著林婉嫻故作姿態的樣子,本宮都覺得作嘔。你說的對,皇上也不過是因為她這一次遭罪,憐惜她一分而已,她還真以為皇上真的喜愛她了呢?等過了這一段時間之後,她就知道皇上真正喜歡的是本宮了。」蕭淑妃說道。
「娘娘,五皇子已經學會在床上爬了,是一個非常健康活潑的皇子,娘娘要不要把五皇子抱過來看看。」蕭淑妃的宮女說道。
「把五皇子抱過來吧。」蕭淑妃說道。
五皇子是蕭淑妃盼了多年才盼望來的皇子,蕭淑妃自然是非常疼愛對方的,可是即便疼愛對方,五皇子依舊是由奶娘撫養的。不像如意,幾乎是一把手把六皇子帶大的,不過這也很正常,這大家族的子女都是由下人照顧。
奶娘將五皇子抱過來之後,蕭淑妃一肚子火氣消了下去,看著疼愛的兒子,好像什麼煩惱都沒有了,果然,五皇子就是她的幸運星,她的開心果。
蕭淑妃的宮女就知道娘娘見到五皇子就會開心起來,娘娘如果生氣的話,作為奴婢,她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稍不注意,說不定就會被娘娘責罰,也難怪這個宮女會費盡心思的讓蕭淑妃開心了。
蕭淑妃這裡能夠坐得住,其他幾個受寵的嬪妃自然也能夠坐得住,畢竟受寵的三位齊貴人,如意,還有蕭淑妃,她們都是生有皇子的人,自然不會因為皇上這幾天寵愛林婉嫻就惴惴不安。
如意更是一副有子萬事足的姿態,這段日子皇上來看她的時間非常少,而且也沒有歇在她這裡,如意一點都不在意,畢竟有了六皇子,底下的奴才也不敢欺負她。
更何況現在她可是容華,地位很高,不說現在皇上還惦記著她,就算沒有了寵愛,在這後宮之中也能夠很好的生活。
皇上不來如意這裡,如意反而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除了每天陪著六皇子玩耍之外,如意還開始給六皇子製作衣服,雖然說作為皇子,六皇子並不缺衣服,但是如意一副慈母心腸,還是認真的幫六皇子準備了。
生在後宮,這是六皇子的幸運又是不幸,幸運的是地位很高。以後至少不怕被人欺凌,不幸的是,後宮之中爭鬥無數。未來還有皇位之爭,都是危機四伏的存在。
如意對六皇子的未來,也無法掌控太多,但是至少可以讓他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姐姐,你看這件衣服怎麼樣,穿起來是不是很可愛?像一隻小老虎,我要把六皇子這個模樣給畫下來,以後拿給他看。」如意說道。
「妹妹做的這套衣服真可愛,也不知道妹妹是怎麼想的,怎麼能有這麼多奇思妙想!不過六皇子也真聽話,被你這個母妃弄來弄去也不會哭,反而很開心的樣子,果然六皇子從小就孝順。」李如詩說道。
「我這可不是折騰他,而是在陪他玩,他自然是高興的。」如意不贊同的說道。
「你都是做母妃的人了,還這麼孩子氣。」李如詩有些無奈的說道。
「小包子的勁兒可大了,這一段時間抱著他,我都感覺有些費勁兒,把他放在床上,他還會爬來爬去,精力旺盛得很。」如意說道。
「這代表著六皇子身體健康,長得壯,該高興才是。不過六皇子的滿月宴你沒有大辦,馬上就是六皇子周歲了,你有沒有打算大辦一場呢。」李如詩說道。
「比起這些虛的,其實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所以我是不太想大辦的,畢竟那些嬪妃們,都嫉妒得發狂,誰知道到時候她們會不會做什麼手腳。不過還是要看皇上的意思,如果皇上要大辦的話,那我也只能答應。」如意說道。
「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他的人想要皇上大半都還不可能呢,你現在居然嫌棄,也幸虧別人沒有聽到你這句話,不然的話,還以為你是故意吸引仇恨值呢。」李如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