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文豪> 第四百七十三章:三顧茅廬(2更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三章:三顧茅廬(2更求月票)

  天空依舊一片漆黑,夜半隨起的風依舊帶著深深的寒意,太后出了學宮,在這裡,陳贄敬依舊領著百官,還有無數的禁衛在此焦灼地等候。


  他們終於從這震驚中漸漸緩過神來,這陳贄敬的心思甚是深沉,想到太后單獨召見陳凱之,這顯然是有意在拉攏,京里的實力突然多了一個勇士營,這實在令陳贄敬心裡不禁有些焦慮。


  不過今日所震驚的事,可謂是一件又一件,他被勇士營震撼了,同時,還被那位方先生震撼了。


  想他之前還對那方先生深有懷疑,沒想到,那方先生真是料事如神,非一般的人哪。


  他心裡感嘆著,更是在想著如何拉攏方吾才。


  只是見太后出來,陳贄敬只好收起心神,隨眾人一齊行禮。


  太后綳著臉,卻也不露聲色,回眸神色淡淡地對張敬交代道:「明鏡司那兒,關於王甫恩的案子,要儘快呈報上來。」


  說罷,她便從容淡定地上了鳳輦,在無數宦官、宮娥以及禁衛的擁簇下,緩緩朝著洛陽宮而去。


  深更半夜的,既然太后已經擺駕回宮,百官們現在是哈欠連連的,自然也各自散去。


  倒是姚文治凝視著廣闊無垠的夜空,一雙眼眸微微眯著,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身後的陳一壽突的壓低聲音道:「姚公,你看……此事是不是有什麼蹊蹺?」


  姚文治卻只是搖搖頭:「當初啊,老夫還只是一個小翰林的時候,便知道要做官,就需要多問、多聽,要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可是呢……」他自嘲地笑了笑,才接著道:「而今忝為內閣首輔大學士,卻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事啊,要少問,少去聽,能不知道的,盡量不去知道,不該琢磨的,就儘力不去琢磨,各人自掃門前雪,其實也是一樁美事。」


  陳一壽也是笑了,他似是覺得姚文治的話頗有道理,因此附和道:「那麼,都回去休息了吧。」


  一頂頂轎子抬起來。


  那陳贄敬亦是坐上了轎子,轎夫起轎,自是要往趙王府去,陳贄敬卻是小聲地吩咐道:「去北海郡王府。」


  「王爺,這三更半夜……」轎夫小心翼翼地提醒趙王,這三更半夜的跑去北海郡王府,這很惹眼的,很容易引出什麼是非。


  然而陳贄敬卻是眯著眼,滿是不耐煩地說道:「走吧。」


  他坐在椅上慵懶地靠著,神色有些暗沉,思緒卻又轉動起起來。


  今天夜裡,讓他見識到了兩個鬼神之才,一個是陳凱之,此人詩詞文章了得,陳贄敬倒是並不看重,在他看來,文章畢竟是小道,捧個場附庸風雅倒是可以,可萬萬料不到,這陳凱之竟還是個將才,只是可惜,此人被那太后捷足先登了。


  太后時不時跟他陳凱之私下交談,很顯然的這是被太后收買了。


  此時陳贄敬的心裡,頗有幾分後悔,其實起初,他對陳凱之是頗有敵意的,若非是那令陳贄敬噁心的《洛神賦》,多半也不至於讓太后將這小翰林籠絡。


  後悔也是沒用的,這個世上最沒用的事就是後悔了。


  不過另一個大才,卻也是非同小可,此人憑著拒絕學候而名動天下,若是能沾沾他的名氣倒也不錯,最重要的是,此人料事如神,這豈不是如姜子牙、管仲一般的人物嗎?

  倘若自己能夠籠絡此人……


  陳贄敬心裡悸動不已,一雙眼眸微微地眯了起來,這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理應就是那種不世出的帝王輔佐之才吧。


  他眯著眼,搖搖晃晃地坐在轎中,等到了北海郡王府,早有人入內通報去了。


  …………


  此時,夜黑風高,在北海郡王府的碧水樓里,方吾才並沒有睡著,正在細緻地收拾著東西,事到如今,是非走不可了啊。


  陳凱之這小子出事了。


  這下沒人給他扛著了,留在北海郡王府沒什麼出路了,何況晚間還跟宗室的王爺幾個起了口角。


  無論如何都得離開了。


  十幾個箱子,都是他的私物,當然,當初在搬進來的時候,方吾才明明只有一個破包袱罷了,如今雖大部分的財物都已經搬去了飛魚峰,可即便如此,各種書畫、古玩還是不少。


  陳正道也在這裡,一臉的沮喪,他知道先生去意已決,自己無論如何都勸不住,只得站在一旁,一臉的不舍。


  失去了方先生,自己該怎麼辦?

  他心亂如麻,神色甚是憂傷,可憐巴巴地看著方先生,一雙目光裡帶著哀求之意。


  然而方吾才卻假裝沒看見,繼續收拾著東西。


  「先生……」


  陳正道啞聲喚著,嘴角輕輕動了動,正欲說些什麼,卻在這時,有宦官匆匆的走進來道:「殿下,趙王殿下來了。」


  「我才不管什麼趙王、梁王,一概不見,就說本王已經睡了。」


  他很是不耐煩,於是口氣冷漠至極。


  「不,不,殿下……趙王直接進府了,徑直往這碧水樓來了,奴才攔不住。」


  陳正道不禁一呆,滿是不解地皺起了眉頭。


  在那邊收拾東西的方吾才,心裡猛地咯噔了一下,手中的動作也是微微滯了滯,面色有些僵硬。


  莫非……是東窗事發了?

  極有可能啊。


  陳凱之說不準……


  哎……已經死了,這個可憐的師侄,智商不夠啊,當初若是聽了老夫一言,何至到今日這地步?

  方吾才心裡搖頭,這下完了,心裡惋惜著,又想到自己在山上的財貨,更是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自然,他又憂心起來,近來北海郡王對趙王多有怠慢……


  這趙王精明得很,或許已看出了是與他有關,他壞了趙王的事,莫非趙王是正好想要藉此機會特來戳穿他的?

  哎……早知不該如此磨磨蹭蹭,理應立即遠走高飛了。


  方吾才心裡後悔不已,此時不舍地看著地上的一個個箱子,裡頭都是他的家當呀,可是現在好像不能帶走了,忍不住想,好吧,只好金蟬脫殼了。


  他朝陳正道:「趙王殿下既來,那麼老夫只好迴避了。」


  陳正道正待要說什麼,卻聽門外傳來聲音道:「先生為何要迴避?」


  嗡嗡……


  方吾才的腦子開始發懵,心徹底的亂了,甚至手腳冰冷起來,這下……真的完了。


  從通報到現在,不過片刻的功夫,而王府的大門至這裡,至少需要走一炷香的時間,可從這通報的人前腳來,趙王後腳就到的情況來看,趙王來得很急,甚至可以說,是疾步或者是小跑而來的。


  堂堂的親王,自然是端莊大方,絕不會做這等失格的事,唯一的可能就是,趙王有很急的事,急到他不得不丟了斯文。


  那麼,是什麼急事呢?

  莫非……知道他要遠遁而去?


  果然,陳贄敬氣喘吁吁的樣子,卻是故意放慢了腳步進來。


  與他同來的,竟又有一個小宦官,這小宦官道:「鄭王殿下拜訪……」


  鄭王?鄭王居然後腳也來了。


  這個鄭王……之前在趙王府的時候諷刺於他,現在……是來看笑話的嗎?


  方吾才心亂如麻,勉強地使自己鎮定。


  「方先生……」陳贄敬突然開口,死死地盯著方吾才,眼睛發紅。


  哎……死也…


  方吾才心裡嘆息,若是戳穿,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現在就算是想要求饒,也已經遲了。


  也罷,死就死吧!

  於是他冷冷地看著陳贄敬,面上全無敬意地道:「噢,原來是趙王殿下……」


  這口氣,真是完全沒將趙王放在眼裡,說實話,敢在陳贄敬面前如此放肆的人,還真是不多。


  陳贄敬看著他,身軀一震,果然是高士,學候不放在眼裡,而他這個多少人想要攀附而不可得的當朝王爺,他也不放在眼裡,此人,莫不就是文王都遇的那姜太公?


  陳贄敬非但沒有怒,心裡反而讚歎起來,真是高士啊。


  此時,陳贄敬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毫不猶豫的,竟是伸手,雙手抱起,隨即甚至微微一欠,才道:「方先生要往哪裡去?」


  行禮?


  堂堂親王,居然朝方吾才行了個揖禮。


  方吾才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又是怎麼回事?


  不是該怒目而視?不是該興師問罪?


  方吾才心裡有些戚戚然,卻還是強作鎮定地道:「雲遊四方。」


  陳贄敬卻是目光灼灼,從前他也想過招攬這位方先生,可也只是招攬而已,可現在不同了,這位先生實是有鬼神莫測之才,怎麼可以輕易放過?


  這一次,不再只是招攬,而是三顧茅廬來的:「先生,舍下有一處園林,有山有石,最是清凈,先生若是肯屈尊去園子里小住一些日子,趙王府上下,蓬蓽生輝!」


  方吾才心裡想,這……不會是什麼陷阱吧?


  他心裡惶惶不安,只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飛出去。


  趙王越是對他客氣,他越是心裡不安啊,他知道自己糊弄一下北海郡王和東山郡王倒還可以,可對於這個趙王,他至今還猜不透此人,卻深感此人是個城府極深之人,因而深為忌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