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皇甫嵩
早晨,天蒙蒙亮,一騎揮舞著旗幟急速衝進營地。剛剛換班的龍二立刻把人攔下來,「什麼人?」
「將軍!范大人戰敗了!!!」
「什麼?!」還在睡夢中的郭翼得到消息,頓時冷汗直流,急忙接過軍情彙報。
范新簡明扼要的寫著,攻漳縣時遇到韓遂率領的三萬大軍,敵眾我寡,敗退至隴西郡北部地區。
郭翼攤開地圖,將地理位置標記出來,頓時傻了眼。韓遂的軍隊已經切斷了隴西與武都郡的鏈接,范新現在是孤立無援,就算沒有遭到進一步的軍事打擊,在補給線被切斷之後,糧草能支撐多久也是一個大問題。
大約一個半個時辰后,楊博風塵僕僕的趕到了,他得到消息的時間比郭翼還要早,但他另外去做了一些準備。
「將軍,隴西目前有兩郡在我軍手中,防備不差。只要能突破韓遂的防線,就能重新將軍需輸送到范大人軍中。」
楊博指著地圖上的線路,他已經安排人手穩住補給線,避免了後勤人員的損失,韓遂雖然得勝,但沒有繳獲多少糧草。目前武都郡經濟情況還算不錯,加上朝廷已經穩住了陳倉一帶,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司隸、漢中運送到武都。
「將軍,當務之急是襲取上郭縣,逼迫韓遂回師,減輕范大人的壓力。以范大人的謀略,應當能撐住十天左右。」
想法總是好的,楊博的判斷也算正確。但上郭縣城能在十天內攻下來嗎?
思索良久,郭翼決定相信范新保命的能力,自己先攻下上郭縣再說。「最遲明日,朝廷的大軍就會抵達上郭縣,一旦攻下上郭,就能西進收復漢陽郡,隴西郡也都是囊中之物了。你先回去,確保補給線不出問題。」
「諾。」
事情是安排下去了,但郭翼心裡的焦慮一點都沒有減輕。范新戰敗,被他吸引過去的韓遂必然會返回漢陽郡來抵擋朝廷的進攻。其他幾個郡縣也會隨之行動,奪取漢陽郡的難度會成倍的增長。
郭翼巡查營地,仔細的布置每一個細節。很累,但為了勝利必須這麼做。王國軍試探性的進攻了幾次,他們似乎也打算等到援軍抵達之後在發起決戰。
如果獲勝,那麼從天水到司隸就不會再有大軍阻擋,說不定可以一口氣殺到長安城,甚至兵指雒陽。
傍晚時分,大漢的旗幟如同烏雲一般朝西邊推進,一點點將涼州的夕陽吞噬。
「平西將軍,皇甫將軍有請!」先鋒斥候帶來了皇甫嵩的命令,其作為本次平叛的主將,是郭翼的直屬上司,他的命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朝廷的意志。
龍一不滿於斥候的態度,抱怨道:「主公,咱們在這兒打了大半年了,好不容易有了現在的成效。這個皇甫嵩不是來搶功勞的吧?」
「不是。」如果皇甫嵩和歷史上記載的不差,那麼他是絕對不會搶功勞的。他是絕對的忠烈,是一個堪稱模範的封建臣子,一切都以皇帝的命令為第一準則。「走吧,對皇甫將軍要尊重!」
郭翼不贊成皇甫嵩的處事態度,但他敬佩這種態度。唯利是圖是很容易的,堅守自我的人萬中無一。
「郭將軍,初次見面。」讓郭翼始料未及的,皇甫嵩居然出營三里地來迎接他,熱情的過來打招呼。「郭將軍英雄少年,大漢之福!來,某已經設好宴席,請將軍共飲。」
「將軍客氣了。」郭翼受寵若驚,急忙下馬行大禮,恭敬道:「末將出身冀州,若無皇甫將軍愛民如子,只怕早成了孤魂野鬼,哪裡能有今日?將軍切不可如此多禮。」
果真名士之風!皇甫嵩心裡暗自讚歎,當年自己執掌冀州之時,怎麼就沒發現這等英傑?萬幸天意幸甚,郭翼的才能未被埋沒,讓他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兵貴神速。軍中就不必這些繁文縟節了,郭將軍上馬,與我同行。」
大營。雖然皇甫嵩到此也不過一個時辰,但營地已經相當牢固,依山而建攻守有據,由此也能看出皇甫嵩治軍有方。
在大營的北側,駐紮著董卓的軍隊。旌旗招展,氣勢磅礴。但軍容卻不是那麼雅觀,士兵們相當隨意,而且多為羌人、匈奴人,漢人只有不到一半人,可見董卓此人的確是在邊疆經營多年,根基深厚。
龍一低語道:「并州、涼州,都是蠻夷之類,不可教化。」
郭翼笑而不語,這兩個地方在西漢時期可都是大漢的「固有領土」,只不過東漢國力衰弱,自顧不暇,所以才搞得邊境地區離心離德,白白浪費了武帝的絕世武功。要是換了衛青、霍去病在世……算了。一個王朝的衰敗,豈是一兩個將軍能夠力挽狂瀾的?
就坐,皇甫嵩乃左將軍,是本次西征的主將,坐在上座。董卓乃前將軍,是副將,位次在郭翼之上,坐上首。郭翼將軍位最低,坐在次席,理論上來講,他連副將都不算,應屬於地方官。
皇甫嵩是宴會的主持,招呼各位就坐之後,便舉杯介紹,「這位就是涼州刺史、平西將軍郭翼。這位是前將軍董卓。」
郭翼舉杯道:「幸會。」
董卓給人的第一印象與遊戲、電視劇里的形象差不多,但看上去更加和藹可親,第一眼絕不會懷疑他會成為千古奸賊。身體肥胖,但從露出的一截手臂來看,他的肌肉不少,相當有力量。無怪乎曹操刺殺他時會害怕他的怪力。
董卓身後站著的人郭翼一個也不認識,他也沒有什麼「看相」的本事。不過估計賈詡、李儒、張濟、華雄等人應該都在。他們是涼州勢力的核心人物,是攪亂漢末風雲的關鍵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