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部老吳推了推眼鏡,緩了一口氣:「副總,我們財務部核算的報表從來沒有出過問題,因為核算結果是要和公司的資金量最終比對的。慕少的要求嚴格您也知道,一向來,我們都是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的,這次也一樣。」
「你的意思是,報表數據是準確的,對嗎?」
「是的。」財務部主管對這點還是很有信心的。
副總與慕沉水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後慕沉水示意他繼續。
「那麼好,第二點,你看一下三季度的採購匯總這一欄,為什麼數字會那麼高?」
「其實剛匯總數據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我知道,我們公司對近期幾個項目的預算總值是32個億,但是這一個季度,就用了13個億,大大超出了預估。但是我回頭看了一下單項數據,採購原材料的價格略有上漲,也是因為最近的通貨膨脹,上漲都在合理範圍內。再看這個採購量,也只是略微上漲,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問題。我還在考慮是不是因為我們這三個月工程進度比較緊,所以進行了趕工,多用了一些材料呢。」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雖然有細微上漲,但是都在正常範圍內。」副總回頭向慕沉水道,「那麼第三點我也沒必要問了。慕少您看……」
慕沉水重重地將文件夾摔在桌上,濃重的頭疼果斷襲來:「正常、正常、都是正常!核算沒問題、數據沒問題、上漲沒問題、通脹也沒問題……一切都沒問題,就是最終的這個結果有問題!」
這時,一直在一旁悶聲不響的財務核算人員開了口:「慕少,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但是我有一個意見。」
「你說。」慕沉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慕少,請您翻到第五頁。這一頁是各原材料大項的採購價格。我這裡有半年報裡面原材料的採購價格。我剛才簡單計算了一下,結果有些驚訝。」
「哦?是嗎?」慕沉水示意他將核算的草稿紙拿過來,「你的結論是什麼?」
「原材料上漲的幅度都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間。同一家公司上漲幅度基本相同。比如,這家富源水泥,材料價格上漲分別是7.2 %、7.1 %、7.3 %,而這家唐氏木料,材料價格上漲分別是……」
「7.9 %、7.1 %、7.2 %……」慕沉水念了出來。
「是的,我查了這一季度的通脹率,才4.2 %。雖說,根據通脹率調整價格也是正常,但是,為什麼每個合作單位調整的價格都在一定幅度內?正常來說,不是應該一些銷路好的產品多漲一些,一些滯銷產品少漲一些才對嗎?」
慕沉水緩緩點頭:「對。這個漲幅,顯然不是市場因素決定的,而是由人為約定的……那麼採購量呢?你能不能也做一張這樣的核算出來?」
「可以,我現在就算。」
「人力部,你有什麼想法?」慕沉水轉向另一邊。
「慕少您的意思是懷疑公司有內鬼?」人力部主管已經滿頭大汗。
「也不是沒有可能,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們不都新招聘了一些員工嗎?」慕沉水推斷。
「這個……具體負責採購的,是採購部,但是與企業聯絡的人員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公關部,說得難聽點,也有可能做這件事。我恐怕需要時間調查。」人力部主管為難道。
副總這時候順勢出來幫腔:「慕少,內鬼也不是寫在臉上的,這個調查恐怕有些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