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想法
上官秋羽見自家便宜爺爺,如此鄭重其事的戒告自己,便知道自家便宜爺爺想岔了,誤以為如今自己有反意。
雖說他心裡確實對大禹皇朝並不感冒,亦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但是,那前提是自己有與天下群雄爭鋒的實力的時候,在自己沒有實力的情況下,上官秋羽卻是不曾想過反抗大禹皇朝的統治。
大禹皇朝只是大廈將傾,還並沒有倒下,槍打出頭鳥,他又不傻,又怎麼會有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只不過,他現在是想側面的告訴自家便宜爺爺未雨綢繆,在大禹還沒倒下之前。
自己等人應該盡量積攢實力,以免到時候時機到來之時,被弄的措手不及。
上官秋羽朝自家便宜爺爺搖了搖道:
「爺爺,你誤會孫兒的意思了!」
摁?
上官雄仔細的打量了一下自家孫兒,發現上官秋羽並沒有說謊,其也不由疑惑道:
「那羽兒具體何意?」
每當王朝更替之時,其內部是最混亂的,腥風血雨不休,任何家族無論它再怎麼強大,其都有可能因為站錯隊,沒有弄清楚形勢而滅亡。
這讓上官秋羽想到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典故。
於是,對自家便宜爺爺道:
「孫兒只是想要告訴爺爺,在內而亡,在外而安。」
在禹城腳下,自己等人在皇族的眼皮子底下,做任何事情,其一舉一動都會被有心人知曉得清清楚楚,沒有任何一點隱秘性可言。
這對於一心想要發展自家勢力的上官秋羽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同時,禹城好似一個牢籠一般,死死的困住了自己等人,讓其做什麼事情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別人的主意。
然,對於八大國公府之一的鎮國公府上官家來說,無論再小的事情,都會被他人無限放大,想不引起別人注意都難。
所以,上官秋羽才提醒自家爺爺最好是能在回歸地方,雖然不大可能坐鎮一方領軍了,但是能回到封地亦是最好的。
當然,如今時機還不成熟,待時機成熟后,上官秋羽便會建言自家便宜爺爺以身體為由。
離開禹城那個是非之地,回到自家封地裡面,好好的埋頭建設自家封地,讓其成為自家最牢固的大後方。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可是當年朱皇帝取天下的九字真言,自己卻是可以借鑒過來。
同時,自家封地位置十分絕佳,有句話叫做『金角銀邊草肚皮。』
自家封地地處南疆,倘若天下有變,自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一舉橫掃南疆五州之地。
而且,南疆外族不同於北地北虜,南方各族沒有北虜那般強大,到時候可以集齊南疆五州之力。
給予南疆各外族嚴厲打擊,甚至滅族,將南疆之地打造成一個堅固穩定的大後方。
世人總說南方地廣人稀,但那只是相對比中原來說,與其相比,南疆之地自然不如多矣。
其光光大禹都城,禹城,它一城之地,所擁有的人口,便是南疆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可以想象,中原之地,百姓安逸千年之久,其爆發出來的人口將會是何等的驚人。
不過,近百年來,中原之地的百姓正在稍稍轉移,以一種人們毫無警覺的方式正在流逝著。
而造成人口流失的最大原因,便是那些數不清的擁居在中原之地的世家大族。
千年的時間,大禹皇朝不知興起了多少世家大族,他們不斷蠶食著中原地區的土地,納民為奴,早已經形成常態。
這致使朝廷稅收一年比一年少,在冊戶籍人口亦是呈幾何形態減持。
不少百姓不斷的轉移到大禹邊疆偏遠之地,而自家封地連同中原,地處要道,正好可以大力吸收這些流民。
須知,人口是第一生產力,有了人口,才會有無盡的糧食,才會有源源不斷兵源,才會有稅收,才會讓一地迅速繁榮起來。
這可比在北地要強的多,北地北虜常難侵,那裡沒有穩定的環境,那些無地流民是不會將其列為首選之地的。
只有南方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只要有人引導,其定然會趨之涌附。
於此,這便使得在極短的時間內,填補南疆唯一的缺陷。
『在內而亡,在外而安。』上官雄喃喃自語,低頭體味這自家孫兒上官秋羽的話。
良久
上官雄方才抬起頭來,眼神十分複雜且欣慰的看著上官秋羽,上官雄在見到自家孫兒上官秋羽那一臉自信的神色。
其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心底不由嘲諷自己『老了』,已經跟不上自家孫兒的步伐了。
數十年的官場生涯,見慣了那些爾虞我詐,他上官雄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敢做敢想的心態了。
看到如今的上官秋羽,上官雄覺得此時自家孫兒與自己年輕時是何其相似。
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意氣風發,不畏任何艱難困苦,將任何事物都不放在眼裡,敢於勇往直前面對,是何等的相似。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話有好亦有壞,老者,他考慮的事情比較全面。
對於任何事情都了若執掌,不做沒有把握的事,說白了就是小心謹慎無大錯。
可這樣的人,往往只會按部就班,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審時度勢,自保有餘,但進取不足。
可是,亂世之中,上官家這讓世人皆眼饞的家業,其領導者若是沒有一顆進取之心,其必然會被消滅在泯泯大勢之下。
他上官雄在世,自然無人敢動,但是他上官雄走了之後,若是自己的繼承人。
上官家未來的主人若是沒有一顆進取之心,那上官家這偌大的家業,便會成為自家滅亡的導火索。
所以,上官秋羽如今的表現,他是一喜一憂,喜的是上官家日後在上官秋羽的領導下,其定然會比之自己這個爺爺做的還要好。
這樣,他也就可以安心的將上官家這偌大的家業,交到上官秋羽手上。
他唯一憂的是,他怕自家孫兒上官秋羽沒有一顆足夠忍耐之心。
年輕人易衝動,容易意氣用事,好心辦壞事者,比比皆是。
不過,好在他還有時間,他還可以好生教導其一番,站在背後為自家孫兒彌補其不足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