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成也蕭何
「那誰是主陣之人?」
韓信給蒙恬和王翦解釋了一下這天地三才陣之後,二人立刻追問了韓信一句。
韓信被二人的話問得一時啞口無言。
「這主陣之人變化莫測,想要單憑眼睛看出誰才是主陣之人,極為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這三人交戰試探出,誰才是真正的主陣之人,然後再合力將其擊殺便可。」
韓信忍著自己被這二人追問的苦悶,繼續為二人解釋了一句。
說到這個時候,王翦和蒙恬才終於明白。想要對付天地三才陣,就必須讓他們三人同時出手。「正好我們我們這裡有三個人,王翦將軍以及韓信將軍,你們二人和我一起分別對付這天地三才陣之中的三個布陣之人,我們三人一起攻擊,應該能夠看出破綻,到時候再
合力將主陣之人斬殺,這天地三才陣就不攻自破了。」
蒙恬聽完了韓信的描述之後,根本就不猶豫,立刻沖著王翦和韓信詢問一句。
想要依靠王翦和韓信這兩個入聖級的武將,去破除這天地三才陣。布置天地三才陣的三個謀士,張良,陳平,蕭何三人,不過是幾個超凡級的神級謀士,論單體實力要比他們弱上一截。想來在蒙恬看來,由他們三人出手,破除這陣法,
也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吧。
王翦自然沒有任何的意見,而韓信看了看王翦和蒙恬之後也沒有拒絕。畢竟韓信心裡清楚。此時他已經完全投身到了大秦這邊。必須全力輔助大秦的人馬將劉邦斬殺,否則讓劉邦從這裡逃走,他後患無窮,斬草要除根,能夠一次性解決的問
題不能夠拖到以後再解決,否則遲早會有變故。
就這樣在答應了蒙恬的請求之後,三人便立刻分別沖著天地三才陣三個方位沖了過去。
王翦實力最強,自然對上的就是張良。畢竟張良在三人之中,實力也是最為厲害的一個。在布置天地三才陣的時候也是張良出力最多,看似他就是那個主陣之人。
而韓信同樣對付的就是蕭何。實力最差的蒙恬,對付的也是三人之中實力最差的陳平。
蒙恬和陳平二人,倒是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地方,但是韓信和蕭何二人卻是有很多的恩怨情仇。
俗話說得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說的就是韓信和蕭何。韓信年輕時曾經受過「胯下之辱」,這個故事,一般用它來勉勵處於逆境中的人們。然而這個勵志故事有一個前提,就是韓信必須成就一番事業,他所受的屈辱才能夠被洗
刷,並作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型案例。否則胯下之辱只能真的是一輩子的恥辱。韓信在軍事領域可謂是曠世奇才,但天才的成功,除了天賦和努力外,機遇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儘管滿腹經綸但總是懷才不遇,最終在平淡中度過一生,終生碌碌無
為。
不過韓信是幸運的,雖然他早年坎坷,但最終還是遇到了伯樂——蕭何。可以說,如果沒有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估計他將被湮滅在歷史長河裡。泯然眾人矣。
反過來說,假如劉邦沒有韓信的能征善戰,或許也就沒有大漢四百年的輝煌。
可歷史發展往往充滿了懸念,韓信通過蕭何的舉薦,成就了一番偉業,青史留名。而他的死,又恰恰是蕭何造成的。
演繹了一場「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歷史悲喜劇。也許很多人會問,這到底是為什麼?蕭何為何舉薦韓信,又害死韓信,他們兩個人到底有什麼恩怨情仇呢?其實這並不難分析,要說韓信與蕭何的關係,那就不能忽略一個重要人物——漢高祖劉邦,他們兩個人的恩恩怨怨其實是圍繞著劉邦的霸業展開的。韓信在發跡前,跟劉
邦素不相識。可蕭何卻不然,他不僅跟劉邦是同鄉,而且還是鐵哥們,可以說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那種好哥們。當劉邦還在當亭長時,就跟蕭何關係很好,常得到他的照顧。史載蕭何「
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蕭)何獨以五。」這番話的意思就是:高祖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蕭何曾多次靠著自己身為官吏的職權,保護高祖。高祖做了亭長,蕭何常常幫助他。高祖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陽服勞役,其
他官吏都奉送給他三百錢,蕭何卻單獨奉送給他五百錢。
可見蕭何對劉邦有多要好。
後來當劉邦起兵反秦時,蕭何義無反顧地跟隨,輔佐他成就霸業。西進滅秦時,蕭何立即整理秦朝的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為日後執政打下基礎。在楚漢相爭時,蕭何留守大後方,「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為劉邦開創大漢王朝,做出了巨大貢獻。蕭何和劉邦之間,既是莫逆之交,又是魚水般的君臣關
系。
這也是蕭何一直得到劉邦信任、重用的根本原因。而在漢初風雲詭譎的政治鬥爭中,蕭何雖然受到一些波及,但總體上平穩,得到了善終。
蕭何一生的事業,都是為了劉邦的帝業為轉移的,其所做作為必然是為了建立大漢王朝這個終極目的。
公元前206年,劉邦迫於項羽的壓力,不情願地來到了南鄭,就任漢王。自從劉邦見到秦始皇時發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后,其內心就充滿了對君臨天下的渴望。因此他絕對不願意僅僅當個偏安一方的漢王。更要命的是,劉邦集團內也出現不穩定因素,不少將士人心浮動,紛紛思鄉出逃。但危機總是伴隨著轉機,項羽統治集團內
部也在此時發生了內亂。
擺在劉邦面前的選擇其實只有早日東進,以安將士之心這條路。而項羽疲於鎮壓叛亂,又為東進提供了可乘之機。只是當時劉邦賬下雖不乏夏侯嬰、周勃、樊噲等忠心英勇的大將,但缺乏能「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軍事天才,因此東進打敗項羽,成就霸業,就存在了很多不
確定因素,搞不好可能會全軍覆沒,身首異處。作為忠心輔佐劉邦的蕭何對此非常清楚,因而不斷地和將士們的接觸,希望能發現軍事奇才,以幫助劉邦成就霸業。當他與時任治粟都尉的韓信的數次交往中,被他過人的軍事見解所折服,這位「伯樂」因而認定韓信正是他苦苦尋覓的軍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