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謝恩
既然賜婚,各家夫人自然要攜著女兒進宮謝恩。
這幾位夫人一進壽康宮,皇后、賀貴妃、三皇子之母陸賢妃還有五皇子之母顧德妃都在,陳昭儀也有一席之地,只是還有個不熟悉的婦人正坐在太後跟前說著話。
瞧著太后那模樣,十分的親昵,秦閣老在朝時間久,秦閣老夫人年過五十,亦是出身宗室,不由多看了幾眼,覺著這個女子十分眼熟。
丁佩也心道,沒聽說皇上又娶了哪家小姐啊,再說了,這明顯就是婦人模樣。
唯有陳將軍夫人,她久居塞外,頗為豪爽,也不拘小節,先打量了一下自家小姑子——陳昭儀。見妹妹氣色、妝容和衣裳配飾都是頂好的,不由放下了心。
太后正拉著白瀲灧的手呢,看眾人神情,道:「都別多禮了,哀家今兒高興。」
周皇后道:「可不是嗎,您向來喜歡這些孩子,以後成了自家人,更是能經常來給您請安了。」
太后笑了:「皇后說的正是,還有一樁喜事兒。」滿是慈愛的拍拍白瀲灧手背,「這孩子啊,這些年一直病著沒辦法進宮,現在才算好了點。」
白瀲灧溫聲道:「正是託了太後娘娘關懷和宮裡的喜氣呢。」
秦閣老夫人疑道:「太後娘娘,這位夫人……」
「瞧瞧哀家,倒是忘了這茬兒,」太后忘了,底下人誰敢說什麼,「秦夫人吶,你難不成忘了?這不就是錦溪的女兒嗎?」
錦溪公主!
在場之人,除了丁佩,誰都知道錦溪公主是何人。
秦閣老夫人難掩震驚:「原來是章相夫人,」聽聽太后的話吧,錦溪的女兒,而不是白家女兒,看樣子是沒牽累這位章相夫人,「怪不得臣婦總瞧著有幾分熟悉。」她在瞬間找到了該怎麼對待白瀲灧的方式。
陳夫人知道錦溪公主,也知道白瀲灧是章相夫人,但是他們素來沒牽扯,此刻也不攀關係,只是靜靜帶女兒坐在那兒。
丁佩和林念笙都疑惑的皺起了眉,丁佩是心道,章相夫人不是病重在床嗎?一應事務都是方氏把控,他們鄰居這麼久,也沒看過這位夫人。
林念笙則是想不通,上輩子章相夫人死了后,章相將妾氏方氏扶正,如今又哪來的這樣一個白夫人?
太后樂意做些善事,也不愛拘著這些人來聊天,道:「知道你們私下還有些話要說,便回自個兒宮裡吧。」只留下了周皇后和白瀲灧。
賀貴妃帶著丁佩母女走了,陸賢妃也請秦閣老祖孫回宮,唯有顧德妃,走的時候還邀上陳昭儀:「妹妹與我一道吧。」
陳昭儀來就是為了嫂子和侄女,顧德妃願意拋下橄欖枝,她自然答應的痛快。
其他人宮中談論的全是婚事家事,唯有景福宮,林念笙的話題帶到了別人身上。
「不知貴妃娘娘可曾聽說,景豫郡主和聞家小公子一事?」
賀貴妃坐著,輕蹙眉頭儀態萬千,「太后前幾日召見了聞夫人,要我看來,她倒是想把景豫郡主許配給聞家。」
「景豫郡主是太子一系,若是她的婚事太過順遂,對咱們可是不妙。」林念笙目中光芒一閃,她來給賀貴妃出的主意多了去了,相處起來倒比尋常婆媳親近,更何況皇帝接連給四皇子指了兩個側妃,她心裡更著急在未來婆婆面前樹立穩固地位。
賀貴妃道:「聞家在清流里是有些名聲的,可惜聞閣老太過固執,澤兒也一直想拉攏他家。」
林念笙笑道:「不妨將此好事,讓給端雲公主。景豫身份再高,總高不過公主。」
端雲公主與四皇子的感情,比景豫郡主和四皇子好了多了去了。
賀貴妃道:「若是太后的主意,即使是端雲,也難搶得這門婚事。你們也不是沒看過,太后那麼些孫女,只拿景豫當眼珠子疼。」
「聞閣老處,想必也是屬意景豫的,」賀貴妃雖然膚淺,也不算笨人,「當了駙馬,還如何入閣拜相?」
「咱們不妨從聞夫人處入手,」林念笙主意早就在心頭,「聽聞貴妃娘娘家人,如今在欽天監?」
賀貴妃與林念笙心照不宣,丁佩看著女兒,欣慰的同時心底泛起一股寒意——女兒在什麼時候,謀算了這麼多的事兒?顧德妃算起來,是安國公世子夫人顧家一脈,在宮裡與陳昭儀的關係又不錯,此時陳昭儀侄女嫁給了他兒子,更是親近。
顧氏美人都是笑吟吟的模樣,顧德妃也不例外,相貌只算中上,看起來卻十分舒服,「溯兒平素愛遊山玩水,寫意丹青,」表明一下對皇位不太熱衷,「我看望舒也不是古板性子,二人定能相處的極好。」
陳家要是有摻和皇位的心思,皇帝也不會放心指給五皇子了。
陳夫人笑道:「不瞞娘娘,臣婦家這女兒打小住在塞外,規矩若有欠缺,還得娘娘多加管教。」
陳昭儀先不讓了:「哪裡的話,我瞧著望舒的規矩儀態都是極好的。」甩那個什麼柔慈縣君三條街去。
顧德妃知道陳昭儀素來護短,笑道:「妹妹說的正是。」
麟趾宮一片祥和。
------題外話------
謝謝收藏的小仙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