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
就在謝廖沙趕赴法國繼續為列寧格勒經濟特區進行融資的時候,納斯佳則帶領著謝廖沙的心腹們正在對列寧格勒進行實地的考察。按照謝廖沙的設想,中央將撥給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總計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這裡會有新的碼頭和機場。同時行政區劃和人員管理將會獨立於列寧格勒市。這裡可以說完全是謝廖沙下屬們的自由王國。
納斯佳、高曼、普加喬夫等年輕的幹部正在為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籌備工作而忙碌著。而作為謝廖沙的老朋友,耶利欽和索布恰克也被邀請來到了列寧格勒為納斯佳等人的工作掌舵護航。索布恰克是蘇聯法律界的權威,又有在大型金融機構工作多年的經歷,他能夠到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工作謝廖沙自是求之不得的。而耶利欽在建築行業浸淫多年,對於城市建設和規劃有著豐富的經驗,再加上他在蘇聯政壇的人脈,同樣是列寧格勒經濟特區渴求的管理者。其實謝廖沙本來是想讓耶利欽全面接管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所有工作的,但是目前耶利欽在戈爾巴喬夫那裡處境尷尬,所以謝廖沙只能將納斯佳推上前台了。
為了儘快干出一些成績為謝廖沙在國外的融資活動提供有說服力的證據,謝廖沙再次從蘇聯的阿富汗撤軍之中徵兆了大量的青壯年勞動了參與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能夠參加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建設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因為大部分人都能看得出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在蘇聯未來戰略當中的作用,這也就意味著列寧格勒經濟特區會解決一大批人入黨,住房,就業等編製問題,而越是能早一點加入列寧格勒經濟特區,越是在這些問題上能夠佔得先機。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給蘇聯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十萬阿富汗撤軍的安置問題被順利解決了,現在萬事具備之欠東風,只要謝廖沙從國外引進的資金一到位,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建設速度將會煥然一新。眼看著面前繁忙的建設景象,納斯佳心潮澎湃感慨不已,在英國系統的學習過西方的經濟制度之後,納斯佳已經學會了從嶄新的視角來看待蘇聯的問題。而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則是最好的改革試驗田,因為這裡完全是白紙一張,完全可以從零開始,摸索出一套適合蘇聯的經濟改革之路來。
謝廖沙在法國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和英國是一樣的,不過謝廖沙並沒有他在英國的那些人脈,所以很多時候和法國的金融家談判都是從零開始互相摸索。畢竟是法國總統的邀請,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謝廖沙在法國的這段時間裡應邀出席了幾場活動,向法國經濟界人士傳達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建設情況。在謝廖沙的慫恿之下,法國興業銀行加入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融資計劃,他們將會提供一千億美元的外匯來購買蘇聯的國債。這個數目其實已經讓謝廖沙非常的滿意了,不過他看得出來,法國經濟界對於和蘇聯做生意的期望並沒有英國那樣的熱絡,大部分的投資者還在觀望,除非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真的發展順利,否則的話他們是不會拿出真金白銀來的。
當謝廖沙離開了法國之後,蘇聯外貿銀行成功的在這裡開設了分支機構,而外貿銀行也成為了蘇聯唯一一家在英法德三國開展業務的蘇聯銀行。這在蘇聯的幾大國有銀行當中算是僅有的一家大規模的開展國際業務的銀行了。這對蘇聯銀行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它將成為蘇聯政府所有的金融機構在這三個國家的代言人,掌握蘇聯資金對外流動的通道。
和謝廖沙自法國時的待遇完全不同,謝廖沙在西德的時候所受到的歡迎其實更加熱烈,在紅場飛機事件之中,謝廖沙幫了德國總理科爾一個不大不小的忙,這份人情科爾還沒有機會報答謝廖沙。所以這一次科爾對謝廖沙的到來格外的熱情。
不過因為大眾在蘇聯的投資其實已經讓不少西德商人認識到了蘇聯國內的一些情況,他們也知道蘇聯的改革之路並不順利。不過現在白紙一片的列寧格勒經濟特區能否成功他們實在是不敢妄加揣測,反正經濟實力和工業化水平不如蘇聯的中國開起來似乎是成功了,那麼蘇聯如果也採取相似的道路,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大的提升。
德國的法蘭克福交易市場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這裡的融資能力雖然比不上倫敦金融城,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歐洲第一。不過法蘭克福證券市場的國際化水平還不夠,這也是為什麼西德的經濟遠超英國,但是金融中心卻距離倫敦金融城有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之一。
謝廖沙在波恩和德國的經濟界代表人士見了一面,把自己在倫敦和巴黎的那套說辭又在波恩重新的說了一遍。德國人嚴謹的態度讓他們對謝廖沙的計劃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好在在蘇聯之前有中國的經驗在前,而謝廖沙的靈魂又是從中國來的。所以很多問題對於謝廖沙來說並不困難。謝廖沙了利用自己兩世為人的人生經驗將西德的金融界人士糊弄的熱血沸騰。在謝廖沙的煽動之下,德國人開始考慮波羅的海沿岸經濟帶的問題了。
作為波羅的海沿岸的一份子,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對西德的經濟提升作用更加直接,所以德國人對於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其實更加的迫切。自然而然的,德國人掏錢也要比法國人要痛快得多。他們為列寧格勒經濟特區慷慨解囊,答應幫忙發行一千五百億美元的蘇聯國債。這下子謝廖沙將會為蘇聯籌集超過7000億美元的外匯資金,這些錢足夠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建設和發展了。於是帶著超額完成融資任務的喜悅,謝廖沙在12月初終於回到了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