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黛玉別嫁> 第六十三章 巧遇廷玉(二更)

第六十三章 巧遇廷玉(二更)

  康熙聽了這農人的談吐不似一般的庄稼人,因此道:「這位小哥,聽你談吐也不似庄稼人啊。」一個庄稼人也不會有這般的見識和談吐了。


  那農人哈哈一笑:「我如今跟天生庄稼人也沒什麼兩樣的,不瞞老伯,我家祖上也是教書的,只是俗話說的好啊,百無一用是書生,因此到了我祖父那一代,就索性務農,至少這田地是自己的,如今又沒交賦稅,如此一來,一家人倒也能混個溫飽,而閑暇之餘自然就看些書,識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好了。」


  康熙聽了來了興趣:「小哥這話說的倒是實在。還沒請教小哥尊姓大名。」


  那農人笑了笑道:「不敢道,小姓張,草字廷玉。」


  「張廷玉。」康熙點了點頭:「這個名字好,出眾,如此一來應當顯得你是個讀書人了呢,不過我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白,這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為何你卻反其道而行。」


  張廷玉笑起來:「這秀才進士滿天下,沒有農人耕種養活他們,他們光靠讀書能飽了肚子嗎?」


  康熙聽了這話,想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起來:「好好,說的太好了,可見這人還是要會照顧自己,如今如我們這般的人,只怕連莊稼都不認識,如此看來,我們大半都成廢人了。」


  張廷玉又笑道:「這位大叔,你這話也差了,其實,李白有句話說的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既然老伯您這樣的人來了,自然有您的作用,當然閑暇時候當這農活是個消遣也是好的,只是不得當了正事。」


  康熙聽了只點頭:「說的好,說的好啊。」又看著張廷玉道:「聽你出口成章,既然如此,你如何就不去參加會試呢,反而在這裡種地。何不當這種地是個消遣呢。」


  張廷玉聽了呵呵一笑,然後神情有點落寞:「老伯,這些事情說來就話長了,這樣吧,看這天氣也熱了,這會也不適合幹活了,走,老伯,去我家坐坐。」


  康熙點了點頭:「好,走,去坐坐,湊巧我這老腿似乎也軟了。」說著哈哈笑著和那張廷玉一起走了進去。


  當黛玉知道這人是張廷玉的時候,腦子就浮現了有關他的資料,依歷史記載,這張廷玉應該是康熙三十九年中舉,其父張英也為康熙時候的一代名臣,只是為何如今都已經到了這九龍奪嫡的時刻了,這張廷玉卻還在這裡默默耕耘,難道自己的介入,真的改了些許歷史了嗎。


  想到這裡,黛玉微微皺眉,心中竟然有一絲的陰霾,總覺得這背後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引導這一切,黛玉此事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在清朝,若不是自己身邊還有康熙和胤禛,她真以為自己進入的是另外一個時空。


  胤禛見黛玉一路默默行路卻不言語,也少了剛才的那一股調皮,因此不覺擔心道:「妹妹怎麼了?」


  黛玉藏起自己心中的陰霾,只微微搖頭,然後淡淡道:「沒什麼,只是剛才聽這大叔的談吐,在想他也應該是個才華不錯的人,怎麼就不曾中舉了。難道真的寧願做一個現世陶淵明?」


  胤禛也點了點頭:「是啊,我也有此疑惑,好在我們這會就是去他那裡,因此應該可以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


  只走了半刻鐘也就到了張廷玉的家,進去一瞧,張廷玉的家並不是一般的普通莊稼人的家,竟然有三五間的大瓦房,只這般看了,也知道這張家祖蔭還是頗有點的,張廷玉走進院子喊道:「娘子,快出來,來客人了。」


  只聽見一身嘻嘻哈哈,但見一雙童子童女出來,圍繞了張廷玉:「爹爹爹爹,今天有什麼稀罕的見聞嗎?」


  後面則跟這出來一個素衣褙子女子,倒也是有幾分清秀:「謹兒,慎兒,別鬧你爹爹了,快自己去一邊玩耍吧。」說著就讓路,讓張廷玉和康熙三人進屋。


  屋內並不是一般的庄稼人的裝束,正面是一副孔夫子像,旁邊是書架,牆壁上還有幾幅山水畫和王羲之的蘭亭序集的贗品,不過不管如何,這家人中,顯露的是慢慢的書香之氣,這跟他剛才在外邊鋤地的樣子似乎格格不入。


  張廷玉請康熙三人坐下,黛玉也拿下了紗帽,一旁那個娘子端水進來給大家凈手,看了黛玉笑道:「我這輩子還沒見過這般水靈的姑娘呢。」


  康熙驕傲一笑:「我這女兒可是處處好的。」


  娘子親手送了茶水上來,然後道:「如此老伯給姑娘挑姑爺也是要費心思了。」


  康熙呵呵一笑道:「這是自然的,不是最好的兒郎,如何配得上我家的姑娘。」這話粗聽是父親愛女的說法,但是黛玉知道康熙說的是真的,畢竟皇帝的女兒豈是一般人能匹配的。


  康熙凈手后,邊擦手邊又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後才看著張廷玉道:「小哥,我看你這府中安排的書香世家一般,如何卻不去參加會試了。」


  張廷玉笑道:「如何沒有,我曾經也是去參加會試的,不瞞老伯,只是我這人素來做事就是憑良心而為,見不得不平之日,那皇上是好皇上,但是權臣還是不少,欺上瞞下,我那捲子遞上去,原本是有名次的,但是考試的主考卻說要我孝敬三千兩銀子,才給我官做,那樣的官場不去也罷。我當時就惱了,只說大清有你這樣的臣子是大清的不幸,因此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


  康熙一愣,眼中一沉:「可知道那主考是誰?」


  張廷玉笑了笑道:「我記得當日的主考是尹德,他可算得上是皇親國戚,這俗話說民不與官斗,因此我索性就在此做農人,有閑暇的時候也可以教教我那兩個孩童。」


  正說著,只見張廷玉的娘子走了進來,手中捧了個盤子,上面放了一些棗子西瓜什麼的,又道:「農家人,沒什麼吃的,這些都是自家種的,你們嘗嘗吧。」然後又對張廷玉道:「有什麼好感慨的,都過去那麼多年了,如今我們一家幾口人也是過的舒暢的,哪裡還管那朝廷的雜事,再說了,你要是真去做官了了,我還擔心了,俗話雖說這糟糠之妻不下堂,但是有時候為了拉攏這朝廷新貴,那皇上王爺,王公貴族難免送一些侍妾給你,不是我度量小,我素來不識字,也不喜歡那種勾心鬥角的玩意,你若成了新貴,我難免就要去學習哪些惹人嫌的東西,還不如現在這樣,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和和樂樂不是挺好的,這叫做無官一身輕。」


  黛玉聽這張廷玉的妻子說的實在,不覺笑了起來:「看來大嬸子不喜歡看大叔有別的女子呢。」


  娘子笑道:「也不瞞你們,我素來是個直性子的人,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們爺們不知道,只是姑娘你以後會經歷,這女子素來被教的是從一而終,我不識字,卻並不代表不明白,既然女子需要從一而終,那麼男子為何就不能投以木瓜,好壞也是要相對的,哪裡讓女子一個人守空房。男子卻還在逍遙在外的。」


  黛玉聽了點了點頭,印有戚戚然的贊同道:「大嫂子說的好呢,我朝才子納蘭容若曾有話說過,這一生一代一雙人,我也是如此想的,若是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相應的就該有三夫四郎,這才是真正的公平了呢。」


  黛玉的話才落了,一旁原本喝茶的康熙只咳嗽,然後無奈道:「丫頭,你這個想法可了不得,你這不是要天下女子造反嗎?」


  黛玉嘟嘴道:「老爺子說什麼呢,哪裡是我讓天下女子造反的,若是再這般不公平下去,只怕不需要我說什麼,這女子自己會有所覺悟的,然後也許是一百年,也許是兩百年,也許是更久,但是不管什麼時候,總會到了女子說話也佔地的地步呢。」說完點了點頭,還表示自己的話遲早會實現。


  胤禛道:「那也是未來的事情。」


  「未來還不是現在創造出來的嗎。」黛玉正色道:「其實每個人都在經歷未來,你想想,這今天不就是昨天的未來嗎,因此四哥如何就認為這未來目前不會發生呢。」


  黛玉的直率,只讓張廷玉的娘子點頭:「這個姑娘好,真性子,我喜歡。這給我做妹子了吧。」


  康熙聽了這話笑了起來:「這倒好,出來一趟,這丫頭還認個姐姐不成。」


  黛玉聽了這話就知道這康熙必然是賞識張廷玉,因此才要自己認姐姐,不過轉念一想也好,這張廷玉不管如何都會成為橫跨康熙雍正兩朝的重臣,既然如此,自己多個姐妹也無妨,因此上前對那娘子盈盈一拜:「小妹黛玉給姐姐施禮。」


  那娘子原就是一句玩笑話,不想這黛玉竟然當真,因此只驚喜道:「快起來快起來,我娘家姓陸,閨民一個字雲,如此,你就是我妹妹了。」又抬頭看著張廷玉道:「相公,你看,我多了個妹妹了。」


  張廷玉見狀笑道:「恭喜娘子了,如此你不是該去好好置辦一桌子飯菜,我們也沾染喜氣,順便讓瑾兒和慎兒來參見姑姑。」


  陸夫人點了點頭:「相公說的是呢,我這就去辦置去。」說著就準備出去。


  黛玉笑道:「我去幫姐姐。」說著也要隨了去。


  陸夫人忙擺手,只將黛玉按到了位置上,然後道:「不用不用,今兒你是客,你只聽我的,只坐這裡跟他們說話,我一個人辦事快。」說著就出門去一旁的廚房了。


  康熙笑了笑道:「這倒好,此番出來遊玩,倒是丫頭白白多了親戚了。」


  黛玉則笑道:「焉知不是老爺子的幸運呢。」然後回頭看張廷玉,然後道:「姐夫,容我這般稱呼,想來不會見怪吧。」


  張廷玉點了點頭:「你既然是我娘子的妹妹,自然就是我妹妹,如此稱呼也是應當的。」


  黛玉點了點頭:「既然姐夫承認了,那麼我也就放開話說了,姐姐的顧慮是對的,但是我想更多的是因為她明白你的性情,不想你因為失落而為難吧。」


  張廷玉笑道:「我如何不知,我這一生最滿足的就是能得妻如她。」


  黛玉點頭:「既然姐夫是知道的,那麼姐夫想過沒有,其實人心之一顆,我也說了,今日跟昨日已經不同,如今的朝廷想來也在改變,世道出去,人都說康熙大帝是千古明君,如此的事情,想來他必然有所耳聞,不處罰尹德,自然有他的涵義存在,但是你也不能隱居在這時間,真名士者當為國出一份力,不知道姐夫可認同我這話。」


  張廷玉想了想,然後點頭道:「妹子說的沒錯。」


  黛玉又笑道:「既然姐夫認為我說的是對的,那若是朝廷來任用姐夫,姐夫可也不能推辭了才好。」


  張廷玉一愣,然後看著黛玉好一會,才道:「你如何知道其實我是中舉了的。」


  黛玉笑了起來:「我猜的,尹德再大的膽子,這真正的名士也知道不能推辭,雖然恨你不給他錢,但是他知道三年一次會試,就算你此次不中,依照你的能耐必然下次也會中的,而他可不能連續做考官。若是到時候你在皇上面前參上一本,他不是吃不完兜著走,如此想來,最好的法子是讓你通過,但是卻讓你不得志,不給你安排職務,讓你閑職在家,才有你今日農人生活,不知道我猜的可對?」


  張廷玉哈哈笑了起來:「妹妹猜的一點都不錯,其實剛開始我還真氣恨那尹德,不過這幾年的庄稼人做下來,倒是有了陶淵明的感覺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心境竟然平靜了很多,也懶得去跟那尹德爭執,不如做一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也不錯啊。」


  黛玉聽了笑了起來,一旁的康熙聽了不覺笑道:「只你這份心境就是不錯,朝廷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才才對。」


  張廷玉擺擺手,表示不在意,這時候,只聞到一股香味,但見陸夫人已經端了酒菜進來,黛玉忙上前幫忙擺放在了正廳的一張圓桌子上,陸夫人邊放邊道:「如今這是鄉下人家,也沒什麼山珍海味,只這菜是自家的種的,雞是自家養的,魚是昨兒一個鄰居抓來送給我們的,倒是地道的山村飯,你們可別吃不慣。」


  黛玉笑道:「我素來就喜歡這原汁原味的飯菜呢,湊巧今兒能在姐姐姐夫這裡蹭飯,那才是好的。」


  陸夫人聽了呵呵笑道:「你若喜歡,以後只常來就可以了。」


  黛玉頑皮笑道:「姐姐就不怕我吃垮了你們。」


  陸夫人笑了笑道:「就你這般天仙模樣的身子,能吃多少,哪裡還吃得垮我們。」


  正說話間,只見那一對兒女跑了進來:「爹爹,娘親,我們餓了。」


  陸夫人笑道:「快去洗手,只一會就開飯了。」


  兩個可愛的小傢伙只點頭,然後又跑出去了,很快又進來,陸夫人拉過兩人走到黛玉面前,然後對兩人道:「還不見過姑姑。」


  兩個小傢伙看了黛玉好一會,瑾兒開口道:「這仙女是我們姑姑嗎?」


  黛玉一愣,陸夫人笑道:「可不就是,如今仙女成了你們姑姑了。」


  瑾兒和慎兒忙都跪下磕頭:「瑾兒慎兒給姑姑磕頭。」


  黛玉一手一個拉起,然後從懷中拿出兩個香袋道:「出來匆忙了,也沒帶什麼,這香袋是我閑暇時候做的,給瑾兒和慎兒做個玩耍之物吧。」


  「謝謝姑姑。」瑾兒和慎兒開心的接過。


  「好了,如今這禮也見過了,我們都吃飯吧。」張廷玉招呼大家。


  如此眾人圍了桌子坐下,張廷玉給康熙和胤禛斟了酒道:「這酒是去年我們自家的糧食釀製的,正經米酒,這味道還不錯,不知道你們是否習慣,不過你們可以嘗嘗。」


  康熙聽了忙一口飲盡,然後只點頭道:「好,滿嘴酒香,果然自家釀的酒就是比一般沽的要好喝的多。」


  胤禛也一口而盡,然後道:「好酒。」


  張廷玉得意笑道:「所以說我這生活要比陶淵明和李太白愜意很多了。」


  黛玉吃了一口捲心菜,然後只點頭道:「前幾日我就想吃新鮮的菜,可是家裡只有買來的,雖然有些是帶了露水的,但是還是覺得少了什麼,如今吃了姐姐做的,才知道,少了那原本的味道了,家裡做的總是用高湯烹飪,總是少了這一股原汁原味。」


  陸夫人聽了笑了起來:「只聽這話就知道妹妹是精貴的,平常人想吃那高湯做的菜肴都難得呢,偏你還嫌棄。」


  黛玉笑道「姐姐若是要吃,明兒隨了妹妹去,只讓你吃,只你吃了保准也說那味道不好。」


  胤禛則是夾了一塊雞肉吃了,邊吃邊點頭:「這雞肉好似香很多。」


  黛玉笑了起來:「是吧,我就知道四哥也是贊同我這說法的,平日我們吃的雞肉都是處理的太過了,真的少了它該有的味道。」


  康熙聽了後點頭道:「看來我們真的需要改進改進了。」


  黛玉點頭道:「可不是,早點改進還能省下好大一筆錢呢。」


  「這話是真話。」陸夫人夾了一塊魚肉到瑾兒的碗中,然後才道:「原本用高湯烹飪的菜肴就貴,想來一個菜肴要幾兩銀子,只那幾兩銀子都能讓平常人家吃上一個月了。」


  陸夫人不經意的話讓康熙沉默了起來,其實這事情當初黛玉也跟他說過,雖然他在吃菜的道數上是少了很多,但是卻沒有仔細去想那烹飪過程,離開帝皇吃飯,用的都是上好高湯,但是如今康熙吃了,反而覺得這普通做的飯菜有一股特有的香味,看來自己的生活好似是奢華了些。


  黛玉又吃了一口南瓜,陸夫人見黛玉只吃素的,詫異道:「每次怎麼就不吃魚肉,那些也都是這裡的土生土長的。」


  黛玉笑道:「不是不吃,而是我素來就不愛吃肉,吃魚吧,又怕刺,所以索性就不吃。」


  胤禛聽了,只一旁不語,陸夫人笑了笑,然後夾了一塊魚肚子上的肉給黛玉道:「這魚骨頭都是大骨頭,沒小骨頭的,想來你就不會麻煩了。」


  黛玉微微一笑,然後小心的將刺挑出了,才吃,一旁的慎兒道:「姑姑你不會吃魚啊。」


  陸夫人聽了笑罵道:「小孩子只吃飯,別胡說。」


  黛玉卻不生氣,只道:「是啊,小的時候,姑姑一直生病,因此那些魚肉都不愛怎麼碰,如今有點大了,這肉就不如何愛吃,魚雖然吃幾口,不過怕麻煩。」


  康熙聽了只道:「所以說你這丫頭總是這般瘦瘦的,如何調養都不見你長肉。」


  黛玉嘟嘴道:「老爺子少來,我如今都長了好多肉了,差不多都要減肥了。」


  胤禛一旁只看了一眼黛玉,然後夾了一大塊魚肉放到一個盤子中,只去了刺,然後給黛玉道:「你還是瘦好多,只吃了,也好多長點。」


  胤禛的舉動讓黛玉和康熙都一愣,黛玉看著這眼前的魚肉,心中竟然有意思淡淡的蜜流游過,抬頭,看了一眼只喝酒的胤禛,然後輕聲道「謝謝四哥。」


  康熙卻只笑了笑,心中到底在想什麼也沒告訴別人。


  當然張廷玉一家雖然看出這其中似乎有什麼瓜葛,倒也是聰明的沒有提問,不管如何一餐飯吃的倒都是歡喜。


  吃完了黛玉和陸夫人只去一旁做針線,瑾兒和慎兒自然也去玩去了,康熙和胤禛,只跟張廷玉說話。


  康熙看著張廷玉道:「如今朝廷才追繳了不少欠國庫的欠款,你說說哦,這個行動可好?」


  張廷玉笑道:「朝廷做事素來有自己的把握,如今國庫空虛,固然是那個親貴之人擅自挪用了這國庫,也從而暴露了我們大清朝官吏的一些敝處,國庫是國家銀庫,豈可人人都能進去借款,要我說,這國庫只給專人負責了,以後凡是要挪用錢財都需此人同意,不然一律駁回,若是管庫銀官擅自給了銀子,直接抄家處理,想來沒有幾個人會再將錢給那些親貴了。」


  康熙聽了點了點頭:「那麼你認為當前誰比較合適成為這國庫的頂頭官吏呢。」


  張廷玉看著康熙:「若要我說,只有雍親王。」


  「哦?」康熙微微挑眉:「你為何這般說。」


  張廷玉道:「雍親王素來公正,別的不說,只這次追繳,裡面涉及了多少皇子鳳孫,但是他都挺過來,這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這戶部大吏,只有他坐鎮了,那麼國庫銀兩就不會少,因為雍親王的威嚴已經深入人心了。」


  康熙聽了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看來這國庫事情,只有這雍親王能管理。」說著又看了一眼胤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