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刺客的自我修養> 第一回 刺客無名(一)

第一回 刺客無名(一)

  夜長,夢太多。


  夢裡,他依然在殺人,都是曾被他殺死的人。


  夢裡,殺人後,他依然嘔吐,與現實中一樣。


  ——胃中痙攣扭曲的感覺,無論現實,還是夢裡,都一樣。


  所以,他不喜歡殺人,甚至憎恨殺人。但是他不得不殺人。


  ——因為他是賣了身的刺客,也是欠了命的刺客,他不殺人,他就得死。


  ——因為他是吳明,是見不得光的無名殺手。


  吳明開始不叫吳明,有一個很好的名字,而且並非無名。


  他的生父叫蘇以盛,君賢庄君子劍蘇以盛。


  中原劍法,以蘇家十七劍為正宗。


  蘇邦彥,未出娘胎時,父親便給他取好了名字。


  蘇以盛時常伏耳傾聽妻子素女孕肚中的聲音,道:「如果是男孩,就取名邦彥。彼其之子,邦之彥兮。如果是女孩,就叫邦媛。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他的眼裡滿含愛意,像新春的花蜜,道:「娘子,你說可好?」


  她低頭,撫著他的臉,眼神吃掉他的蜜,產出同樣的愛意,道:「自然好!你說的都好。」


  蘇以盛道:「我做的事也好。」


  素女不解:「哦?你最近又做了哪些好事?」


  蘇以盛道:「不是最近,在九個月前。」


  他親吻妻子的孕肚,接著道:「這就是我做的好事,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素女臉頰泛起緋紅,轉過臉,不再看他,道:「討厭,你乾脆不叫君子劍了,就叫不正經劍。」


  「我的劍,在你這才不正經。」


  蘇以盛真不正經了。


  他親吻素女泛紅的臉頰、耳根,直至緋紅延至她的玉頸,才停下,道:「太婆說,這胎是十八是男孩,我還想再要個女兒,女兒更懂體貼母親。你說可好?」


  素女已被他親得酥軟,道:「都聽你的。」


  蘇邦彥也想要個妹妹,那已是不可能。


  ——他出生便帶走了母親的生命。他的名字也因此被剝奪。


  二十二年前。


  晚秋,冷月。


  院里的老人說,今夜該飄雪,但並沒有。老人的話並非就是真理。


  他們常道,蘇以盛和素女定會白頭偕老。


  蘇以盛現在的心比雪更冷,手也比雪更冷。他掌中有劍,劍刃在淌血,血是產婆胸口的血,她的屍體已和雪一般冷。


  他修養向來很好,這是他第一次因悲憤而殺人。


  真的是因為悲憤殺人?還是因為產婆那一句「夫人生了怪胎,產後大出血,才……」。


  素女的身體也已冷,蘇以盛的淚卻是熱的。


  劍和淚一齊落地,他抱著素女的屍體,失聲痛哭。


  白底的被褥已被染紅,紅的鮮艷,紅的可怕,紅的讓人心灰意冷。


  那是素女的血。


  看著凝固變黑的鮮血,他能想象出,在生命的盡頭,素女是經歷了何種煎熬。


  ——他的心也正在被更深於肉體的痛苦煎熬著。


  與痛苦不相符的是,素女臉上帶著的是欣慰的眼神與笑容,對著桌上鐵球。


  帶血的鐵球。


  這就是產婆口中素女產的怪胎?


  這讓他如何相信,素女竟然生出的是一個鐵球?無論誰都不會相信。人類只會生人類,無論如何是生不出鐵球的,即使是球,也應是肉球。


  君賢庄君子劍蘇以盛的妻子更不會生出這類東西。


  君賢庄各代傳人均光明磊落、樂善好施,幾代下來,江湖中人更是贈送了「君子劍」這個稱謂給每代君賢莊主人。


  蘇以盛對此受之無愧。


  自從出道以來,他便以懲惡揚善為準則。自年少時,他在江湖中留下了好名聲。


  這麼樣的好人,這麼樣好的家族,怎會生出一個怪胎?蘇以盛不會相信,說出去,任何人都不會相信。但他不會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


  蘇以盛的劍,比他的想法還快。產婆還未發現一絲危險,已被一劍穿心。


  淚已干,他要看看是什麼奪走了他的妻子。


  舉劍,他的劍泛著冷光,比月還亮。即使最好的百鍊精鐵也阻擋不了蘇以盛,何況是一團黝黑的生鐵。


  蘇以盛沒有揮劍斬下,舉起便已落下。


  鐵球表面的生鐵,也已落下,全部消失。鐵球內竟是個面如桃蕊的嬰兒,男孩。


  劍落地,無聲,沒入半截。


  房間中只有蘇以盛的笑聲。


  是悲是喜?也許蘇以盛也無法形容。


  他轉身沒再看男孩,踉蹌走了出去,嘴中喃喃道:「什麼光明磊落,什麼樂善好施,什麼懲惡揚善,什麼君子劍。到頭來,竟是生了個魔道。」


  鐵球中的男孩自然就是蘇邦彥。這是蘇以盛給他取的名,告訴他的卻是太婆。


  他從出生,便沒見過父親。聽家丁傳說,蘇以盛是他出生那晚離去,便沒再回來。還有人見他離開時嘴中一直喃喃道:「素女,素女啊。我們的兒子是個好人,好人。將來定能跨鳳乘龍。」


  家中的女子都希望能遇見如蘇以盛般痴情的男子。誰不渴望能擁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

  自蘇邦彥懂得內疚之情,便開始在內疚中過日子。


  ——他自覺是殺母的兇手,也是害父親離家的壞人。


  這種感覺在目睹三口之家其樂融融時,最為強烈。每當如此他就將自己埋在被褥之中痛哭。每次都是太婆先發現他,並安慰他。在他心中,太婆就是他的第二個母親。


  太婆是蘇以盛的姑母,也是個痴情的人。


  太婆從十六歲新婚,到如今獨身已有四十餘年。她本應有個很好的丈夫,他們青梅竹馬。


  新婚之夜,她的丈夫隨一派正道人士去除魔,一去無返。太婆時常哀怨:「這做男人的竟連丈夫的義務都沒盡,就去除魔,留我獨身在此,好不寂寞。我就應當再去找其他男人。」


  她最終也沒去找其他男人。她想起青梅竹馬時,眼中總帶著無限溫柔。


  蘇邦彥也時常問太婆:「什麼樣的人,才是魔道?父親也是去除魔了吧?」


  每當如此,太婆總是微笑而不語,輕撫他的小腦袋。


  每當如此,蘇邦彥就會生氣跑開,心想,定是自己害死了母親,害父親傷了神,死在了魔道手中。每每如是想,他心中就有無盡的悲傷,化成淚,從眼眶湧出。


  然後太婆就會在小屋的被窩中找到他,安慰他。


  但這次不是太婆,是一個小侍女進了屋,發現蘇邦彥。然後大叫著跑了出去。


  「救命,是魔道,是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