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夢幻食神系統> 第四章 灶君廟

第四章 灶君廟

  穿過彎曲的小巷,不到五分鐘,楊不一就來到了一個熟悉的地方。一個不大的寺廟掩映在這些石砌的建築中。說是寺廟似乎有點不太貼切,那個大小更像是一個四合院。藏青色的磚牆,有一些煙熏火燎的痕迹,那種舊舊的滄桑感在告訴過往的人們,這裡曾經也是香火旺盛的地方。


  廟的門口有兩隻石獅子,不像很多地方那麼的威武雄壯,卻顯的憨態可掬。雖說是石雕,不過獅子的頭上,尾巴上,甚至爪子上都已經被來往的人們摸的光滑溜溜的了。廟門正上方掛著一個匾額,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書「灶君廟」。這裡就是楊不一今天來的目的來,灶君廟比鄰人場市場,剛好今天又是十五。所以楊不一打定主意今天要來一趟,這叫工作吃飯兩不誤嘛。


  灶君又叫灶王爺,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


  以前送灶神的時候是要供奉粘牙的甜食的。為什麼呢,因為灶神是玉帝派到民間來監察人間疾苦的,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話。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是,咱們這位灶王爺有點不靠譜,玉帝派他下凡來他卻什麼事都不做,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等到二十四這天回天庭彙報工作的時候,玉帝問他人間的一些情況,這個時候他就傻眼了。大老闆問話了,當然要給個反應啊,但是因為平時都不知道幹什麼去,他都不知道怎麼回稟了,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後面應該是急中生智,腦中靈光一現,他曾經見過百姓用麥稈喂牲口,就稟告玉帝「現在的百姓太過分了,居然用麥子去喂牲口。」玉帝聽了大怒,這也太不知道勤儉節約了吧,於是便下令第二年給人間降下災禍,以示懲罰。


  其實百姓很冤枉啊,用麥子和麥稈喂牲口這是兩回事啊。可惜我們的灶王爺工作馬虎,麥子麥稈不分,害的大家都受苦受難。百姓們對灶王爺是又恨又怕。轉眼第二年送灶神的時候又要來了,百姓們害怕他上天又去亂說,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用飴糖做成餡餅請灶王爺吃了再上路。灶王爺不知有詐,高高興興的吃了餅,上天復命去了。結果糖化了,最後粘住了他的嘴巴,讓他沒有在玉帝面前亂說話。


  以前灶王廟的香火還是蠻旺盛的。畢竟管著人間的監察還有飲食等等,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的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畢竟灶王爺不是主流神仙,不能送子送財,有求必應,逢凶化吉。不過呢,楊不一又不是來求神拜佛的,那是因為每逢初一十五,這間灶王廟就有福利。灶王廟的特殊技能是啥,當然是糖餅啦。遙想當年,連灶王爺的嘴的都能糊住的糖餅,作為一種美食文化傳承了下來。現在香火不旺了,但是初一十五售賣糖餅就成了寺廟的一項收入來源。


  楊不一也是聽朋友的介紹,專門跑來吃的。自從那次吃過以後,他就深深愛上了這裡,只要時間合適,那他是場場必到,從不拉下。就跟老年活動中心那些打麻將的老頭老太太一樣,每次都很準時。還沒有踏進廟門,就聞到一陣陣香氣飄了出來。楊不一使勁聞了一下,嗯,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走進廟門,就是一個頗大的天井,正規四合院的布局。正對大門的就是灶王爺的「大殿了」,供奉著灶王爺的神像。左邊是廟裡他們住的地方,右邊一整排,居然是廚房……當楊不一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都傻眼了,這麼大的廚房,佔了廟裡所有房間三分之一左右,真是吃了一大驚。這到底是一間廟,還是一個食堂啊。犯得著這麼大,這麼霸氣嗎?

  平時大殿前的天井會擺上一個香爐,偶爾周圍的老太太啊什麼的會來上上香,碎碎念的求一些什麼。其實,人有信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了信仰就會有希望,會有所畏懼。不過今天全都收拾啦,頗大的天井整齊的擺上了12張大方桌,每張桌子再配上四個條凳。活脫脫一副農村「九大碗」的樣子。這會雖然時間還早,不過已經有一些熙熙攘攘的人了。他們和楊不一一樣,都是慕名而來的「好吃嘴兒」。蓉城很多人都相信,真正的美味很少出現在車水馬龍的鬧市,出現在那些知名度很高的餐廳。他們反而是開在各種偏僻的地方,躲在各種角落,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感覺。因為他們的美食密碼靠的是口味,口碑,靠的是人們的口口相傳。蓉城人親切的稱呼那些深藏的小餐廳為蒼蠅館子。而這些蒼蠅館子,只有這裡的這些老饕最為熟悉。


  「咚……咚.……咚」廟裡那口布滿銹跡的銅鐘敲響了,院子里三三兩兩的人一瞬間都聚集了起來,井然有序的排成了一列。大家知道,開飯的時間到了。每次楊不一都啞然失笑,這場景真是百看不厭啊。笑歸笑,他也快速的佔據了一個有利位子,跟著大家排起隊來。


  灶王廟提供的餐食很簡單,沒有眼花繚亂的菜單,沒有各式各樣的選擇,就只有兩樣東西,「豆花飯」「糖餅」。但是往往越是簡單的東西,想要做好就越是困難。好不容易排到楊不一了,他從窗檯邊拿了一個托盤遞了進去

  「一份豆花飯,兩個餅」。


  「好嘞」。


  師傅熟練的打好一碗豆花還有米飯。又夾了兩個餅放在竹籃里。這裡的東西很實在,滿滿的一碗。不像食堂裡面的師傅,看著舀了一大勺,結果手不停的抖,抖啊抖的到你碗里就沒啥了。最後還有一招,那半勺菜,他會細細的在你飯盒裡鋪開,薄薄的一層,看著多,實際上好少。


  楊不一小心翼翼端著盤子,找到了一個空位。沒辦法,人太多了,剛才看著稀稀拉拉的,這會不知道從哪突然冒出好多人。一碗豆花,帶著微微泛黃又特別清亮的豆窖水。由於是剛做好的,還帶著些熱氣,楊不一端起碗來就先喝了一口「舒服啊」。帶著些許豆香的又有點回甜,在這樣冬日,喝一口全身都舒坦了。豆花都是現磨現點的,所以特別滑嫩,口感特別的好。而一碗豆花好不好吃,蘸水特別的關鍵。據說廟裡的豆花蘸水是很多年前傳下來的,一代一代不斷改良,才有了現在的味道。


  楊不一以前進過幾次他們的廚房,看到廚房角落有個大的碓窩。就是那種大塊的石頭,然後中間掏空,凹進去,一般都是用來搗辣椒什麼用的。他問起廚房裡的師傅,師傅們告訴他,這個就是用來製作蘸水的。他們會把一些香料,例如八角,大料,花椒,辣椒,花生,冰糖等一些按比例放進去搗碎,然後用熟油淋上去,最後加上現切的小蔥就好了。這裡的豆花蘸水顏色紅紅亮亮的,看著特別有食慾,鹹淡合適,豆花蘸上一起吃,特別香,卻不是很辣,有滋有味的。


  楊不一吃豆花飯不像其他人一樣一口豆花,一口蘸水,一口飯。他認為這樣太麻煩,不夠霸氣。他特意拿了一大大碗,把窖水留出來,把豆花,飯,還有蘸水全部倒進去混在一起,攪拌均勻。雖然這樣看上去賣相不咋地,但是吃起來特別爽。他心裡想「這樣的吃法,才應該是豆花飯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米飯是慮米飯,就是先把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沸過一分鐘,然後把米撈出來,水濾干,最後放入鋪好篦子的紗布上蒸熟。這樣的米飯不同於自己家裡電飯煲煮出來的那種,它會特別的蓬鬆,酥軟。這樣的飯粒可以很好的吸收各種味道。


  拌好豆花飯,楊不一直接用勺吃了。滿滿一勺塞進嘴裡,香辣的蘸水,清香的豆花和米飯,他還沒有認真嚼幾下就咽下去了,實在太爽口了。豆花嫩滑的口感,加上吸飽了湯汁的米飯,感覺每多嚼幾下都是在浪費時間。吃完一口趕緊去舀下一口,根本停不下來。蘸水那種香辣的味道刺激著味蕾,剛好又豆花和米飯的清甜中和在一起,真讓人慾罷不能呢。


  這會,院子里似乎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沒有聊天交談了。只是顧著盯著自己的碗,埋頭苦幹。偶爾的聲音那是勺子磕著碗的聲音,和那些快速的咀嚼的聲音。大家似乎都放下了矜持,沒有了平時的斯文。妹子們都不講究形象了,一手拿著紙巾,一手拿著勺子大口大口的吃著,這樣子估計要嚇壞好多人,說好的細嚼慢咽呢,說好的淑女呢。出汗了就趕緊擦一把,然後接著吃。


  十分鐘不到,楊不一就把那一大碗豆花飯解決了。看著那空碗,蒼蠅都會氣死的,碗底一顆飯粒都沒有留下,確兒巴實的光碟行動。吃完豆花飯,再喝上兩口豆窖水,原湯化原食挺好的。摸了摸半飽的肚子,他知道還有兩個糖餅在等著他。


  灶王廟的糖餅其實應該是屬於鍋盔的一種,不過它確實糖餡兒的。巴掌大的圓餅,不到兩指厚,炭火將他的外面全部烤成了金黃色。楊不一拿起還帶有溫度的糖餅咬了一口。「咔吱.……」糖餅的外層焦香酥脆,裡面的糖餡兒順著缺口緩緩流進嘴裡。糖餡兒很燙,很粘稠,但是搭上酥脆的麵餅,口感和甜度剛剛好。餅上還撒的有一些芝麻,吃起來香味就更濃了,怪不得當初灶王爺都愛不釋口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