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罷兵
河流兩邊旗幟招展,雙方大軍排列好軍陣,死死的盯著前方。
兩艘小船在河面之上緩緩向前,隨後輕輕碰到了一起。
姬恆帶著繆忠以及姬鈺看著前方小船之上的孤竹鋒、孤竹嘉、孤竹鞅三人。
「臣孤竹鋒見過大王「。孤竹鋒雖然自稱為臣,但話語之中的鋒芒卻怎麼也掩飾不住。
姬恆的嘴角泛起冷笑,目光看向孤竹鋒語氣中閃過一絲譏諷:「寡人接到消息,還以為來的是孤竹王。沒想到來的人居然是我大燕之臣孤竹君「。
「若大王想要孤竹王前來,臣也可以滿足大王這個要求,至於此事的後果就需要大王好好的端著了「。孤竹鋒將好好兩個字,加重了音調。
孤竹嘉和孤竹秧兩人,站在後面聽著這番唇槍舌劍默然不語,各自想著心中之事。
姬恆好像想到了什麼,目光漸漸轉為平常,是有所指的對著孤竹鋒回復:「寡人端得起,就怕孤竹君今日立國,明日就會滅國「。
「滅國?何人如此大膽?難道是眼前對岸,這支數萬缺糧的兵馬?「。孤竹鋒故作不知,對著姬恆反問。
聽到缺糧兩個字,剛剛平復下來的心情再次浮現出怒火。姬恆強制令自己冷靜下來,隨後一笑:「想滅孤竹的可不僅僅只有寡人「。
「公族也好、豪族也罷,哪怕是世家也無非是燕國之中的一股勢力。此時連數萬燕軍都已敗退,敢問大王。誰又能威脅到孤竹?還是說其實大王早就在暗中串通了遼西山戎,冒天下之大不韙,引狼入室?若是讓中原列國,亦或者齊國得知,不知諸位大王會作何感想。況且大王或許不知,山戎不過是臣的手下敗將而已「。孤竹鋒當即點出燕王最大的依仗,孤竹不懼山戎。但燕國就真的和自己一樣,不懼中原列國以及齊國嗎?。
姬恆心中怒火升騰,可他畢竟為王多年,硬生生的沒有將這些怒火顯露出來。表情平淡,如同平常一般:「孤竹君伶牙俐齒,寡人自愧不如「。
「是否是伶牙俐齒,大王心中自知「。孤竹鋒見姬恆這幅樣子,心中只感覺一陣痛快。
姬恆不想在和孤竹鋒談論之些,唯恐在暴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舉動:「不知孤竹君約寡人前來,所為何事「。
「罷兵「。孤竹鋒也不在糾纏那個話題,當即把來意說了出來。
姬恆聽到罷兵兩個字,沒由來的稍稍舒了口氣:「既然是罷兵,那我等此時便散了,各自班師而回「。
「孤有一個條件「。孤竹鋒沒有接話,反倒是對著姬恆開出條件。
姬恆當即皺起眉頭,但想到雙方形勢,也就忍了下來:「有何條件「。
「從今天開始,我孤竹聽調不聽宣「。孤竹鋒緩緩的說出這個條件,靜靜的等候姬恆的回復。
姬恆立即聽出了話中的意思,所謂的聽調不聽宣,言下之意就是山戎只要不從孤竹攻入燕國。他孤竹就會袖手旁觀,不在為其出力:「孤竹君、你的要求是否有些過了「。
「君父是如何死的,大王心知肚明「。孤竹鋒不假思索的對著姬恆詢問,其實對於君父之死,他心中卻有著一種快意。此時和他姬恆說出這件事情,僅僅只是向他表明一個態度而已。
姬恆雖然雙目如常,但心中早已驚愕不已:「孤竹君的這個玩笑,可不能亂說?「。
「臣不是在請求大王,而是告訴大王一個事實。不管大王是否情願,從今往後我孤竹的大軍只守護我孤竹「。孤竹鋒的語氣之中夾雜著一種暢快之感。
姬恆心中的怒火幾乎掩藏不住,手立即捏緊了幾分,想要發作卻被理智阻攔。以目前的狀況,孤竹鋒根本就不需要正面交鋒,只要派遣少許軍隊奔襲後方。以目前軍中缺糧的困境而言,不出半月其軍必散。
「寡人同意此事「。姬恆的聲音幾乎是從牙縫之中,艱難的蹦出來的一般。
孤竹鋒的嘴角微微翹起,這本來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他並不驚訝:「大王可知前幾日,十分兇險「。
「兇險?「。不知孤竹鋒為什麼突然轉換話題,姬恆下意識的回復。
孤竹鋒目光轉向姬鈺,隨後又看向姬恆:「按理說殺姐之仇,不共戴天,孤本想玉石俱焚。然大王卻生了一位好兒子,硬生生讓孤打斷了這個念頭「。
「如此說來,寡人倒是要好好的感謝一下這位幼子「。姬恆把好好兩個字重重的加了下音調,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孤竹鋒自然聽出了姬恆話中的意思,只不過有時候人一旦選擇了路,那路上的苦與悲只能他自己承擔:「孤說這句話其實只想告知燕王一件事情「。
「何事「。姬恆想不通孤竹鋒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孤竹鋒從衣袖中拿出一封疊好的帛書,小心翼翼的遞給姬恆,唯恐這封帛書有個閃失。
見孤竹鋒如此鄭重的拿出帛書,姬恆的心中沒由來的生出一股煩躁。目光下意識的躲避,不敢多看一眼。
孤竹鋒的嘴角閃過一絲諷刺,隨後又將帛書鄭重的收到衣袖之中。
「孤只想完成姐姐的遺願,讓外甥無災無難的過完這一生。若有朝一日,孤聽聞外甥在薊城身死,則是孤和大王玉石俱焚之日「。孤竹鋒說完直視姬恆,自身殺氣不加掩飾的瀰漫開來。
姬恆聽著這番威脅,當即露出不悅的神情:「鈺兒是寡人幼子,其安全之事,不勞孤竹君費心「。
「如此最好「。孤竹鋒收回目光,當即對著姬恆回復。
爾後目光轉向姬鈺,語氣逐漸柔和:「你此去薊城,舅父無法照拂,還望你多加保重。若有委屈大可來封書信,舅父必為你做主「。
「孤竹君……「。姬恆當即把臉沉了下來,這番話究竟指向何方,他又如何不知。
孤竹鋒看了一眼姬恆,隨即躬身一禮:「告辭「。
言罷、船夫調轉方向,往河岸劃去。
孤竹嘉和孤竹鞅同時看了一眼姬鈺,隨後轉身看向前方那若隱若現的岸邊。
山高水遠,在見之時不知是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