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險些送人

  要說風雨之後見彩虹這話絕對是有道理的只是這句話有一個大前提存在就是能從風雨中走過,四歲的錦繡哄著幾個月大的弟弟,這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不過好在錦繡聰明懂事,也是讓母親楊翠華最欣慰的事情。


  三字經中說過融四歲,能讓梨。說的是孔融四歲讓梨的故事,說明這孩子懂事,其實說起懂事,錦繡勝過孔融。一會大兄弟哭了,一會兒二兄弟哭了,錦繡只能一會哄這個,一會喂點水,喂點奶粉、這屋內哭聲此起彼伏,哄好了這個,哭了那個,實在不行錦繡就陪著一塊哭。等兩個弟弟哭累了,鬧累了,錦繡才能輕鬆一點。


  錦繡的兩個雙胞胎弟弟,志明、志清發育比同齡孩子相比比較緩慢,一周歲才會爬行,這下可忙壞了錦繡,當時錦繡家住在土炕上,最怕弟弟們掉下來,尤其是對於剛會爬的孩子們,看著這個那個就要掉下去,看著那個這個又要掉下去,陪著這個玩那個不滿意。而且怕他們掉下來。後來錦繡想了辦法在地面上鋪上厚厚的海綿,當然就算是這樣,錦繡的兩個弟弟也沒少受傷,不過總算沒有大的事情。不過錦繡當時並不覺得苦,因為她還不懂得什麼是苦。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弟弟剛開口說話叫的不是爸爸,不是媽媽而是姐姐。


  在不知不覺中錦繡五歲,兩個弟弟兩歲,在母親楊翠華的努力下日子總算可以維持,當時每天楊翠華去上班,為了孩子們安全就把大門都上了鎖,自然安全上有了保障,可是錦繡卻是孤獨的,她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晚上母親回來的時候,她才能出去玩一會兒,小孩子腦袋中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錦繡那時常想自己要是一隻小鳥就好了,可以飛在天空之上。


  那時錦繡除了兩個弟弟之外,唯一熟悉的兩個夥伴就是前院的小瑩和後院的小美兩人與錦繡年歲相當,兩個小夥伴經常來找錦繡玩耍,只是隔著不高不低的院牆,小瑩和、小美經常和隔著院牆唱歌,或者把自己喜歡的洋娃娃扔給錦繡玩。後來會畫圖了之後,就畫上圖,然後折成飛機放出去就這樣傳遞著小心。


  日子如此艱難,小錦繡卻從不消極,總是快樂,這也是天性使然。左鄰右舍都喜歡錦繡。也是因為這樣給她迎來人生第一次機會,在錦繡的這些鄰居中有一位是退休的教師,在退休后自己辦了一個幼兒園,其實這幼兒園規模不大隻有二十幾個孩子。鄰居們都管她叫吳院長,子女都在南方闖蕩,那時年輕人流行去南方闖蕩。


  吳院長心地善良,每天在忙完幼兒園的事情后,就會教錦繡一些兒歌,以及簡單的數算,和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故事,而且交錦繡認識一些字,開始的時候只是因為善良,後來真正喜歡上這個孩子,把自己知道全部告訴錦繡,當然這裡重點告訴錦繡的一個觀點,做人要有骨氣,要有自尊,要熱愛國家,這就給錦繡一個從沒有接觸過的世界,並沒有讓錦繡局限於自身生活本身,立足點首先是寬闊的。她才能走的更遠。


  其實後來錦繡回想起最初的那番啟蒙教育,自己終究是幸運的。


  時間到了1995年錦繡六歲,錦繡第一次去做火車,離開家鄉以外城市,那並不是要出去旅遊,而是險些被送給別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