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庶子軍師> 第十四章;雒陽宮變

第十四章;雒陽宮變

  雒陽,皇宮,出現了一群張惶逃竄的人。


  「快,快關宮門。」一道尖銳的如同鴨子叫喚的聲音驚恐的大喊道。


  「砰」緊接著,是一扇宮門重重關下的聲音。


  逃跑的人中大概有近二十人,有大半都是手持利刀漢子。可此時聽到宮門緊鎖了之後,一個個卻都如同爛泥一般癱軟在了地上,貪婪大口的呼吸空氣,似在為剛才的死裡逃生感到慶幸。


  先前發出鴨子般聲音的男子白面無須,透著一股陰氣。眼見逃離了險境,頓時喜上眉梢,大著膽子,不屑道;「任他在厲害,怎麼還能將宮門砸開么?」


  「砰」一聲宛若平地驚雷的聲音從宮門外突然傳了進來,嚇得無須男子差點魂飛魄散,一屁股跌倒在了地上。


  「他,他在砸門……」無須男子顫巍巍的看向了那道阻攔強敵的宮門。


  「這可是宮門,人力怎麼可能砸開。他就算拼盡了全力,也砸不開的。」無須男子嘴唇哆嗦的說道,聽上去似在安慰其他人,也似在安慰自己。


  「砰砰砰」


  每一擊的砸門聲就像重鎚般猛烈的撞擊在每個人的心裡,緊張、忐忑、不安。饒是他們相信那人是絕對砸不開宮門的,可是依舊讓他們感到心驚膽顫。


  「母后,孩兒怕。」一名十二三歲年紀的清秀少年聽到這些砸門聲后打了一個激靈渾身止不住的顫抖,瞳孔之中儘是不可抑制的無限恐懼。


  「辯兒莫怕,有母后在,沒事的。」一名身著清色宮衣的美婦人聽到少年的話后心生憐惜,一把摟住了少年。


  少年感受到母親溫暖的懷抱,心裡這才寬鬆了許多,又立馬緊緊的抱住了美婦人。


  這名少年和美婦人,正是大漢上一任的漢帝跟太后。先帝劉宏駕崩之後,大將軍何進夥同太傅袁隗一起立劉辯為新帝,何皇后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何太后。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何進召外軍進京欲誅宦官張讓等人。沒想到何進卻被張讓等人搶先一步殺死了,這時何進的部下袁紹、曹操又打著替何進報仇的名號舉兵攻打皇宮欲殺張讓等人。雒陽,在一夜之間變得混亂不堪。


  若是等袁紹等人誅殺了張讓的宦官集團,新帝跟何太后的地位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可誰曾料想,西涼軍閥董卓應何進詔書帶兵進京,在短短數日之內居然控制了雒陽。朝廷大權,一時旁落董卓西涼人之手。


  令新帝跟何太后真正感到震驚的是,董卓不顧反對,毅然的來了一出廢帝的戲碼。當著百官之面廢了劉辯的帝位,改立了劉宏的另一個兒子劉協為新帝。


  可憐劉辯才做了幾個月皇帝就成了廢帝,真是荒唐至極。好在這天下,還是有許多忠義之臣的。


  自劉辯跟何太后移居冷宮之後,便陸續來了六股力量進宮營救他們。只是很遺憾,每一次都遭到了失敗。


  今晚,這是第七次劫帝了。原本他們都已經快衝到皇宮門口了,只差一步就能逃離這裡了。可偏偏就在最後關頭,居然出現了一名勇力不可擋的人,硬生生將他們殺退逼迫得逃回到了皇宮裡。


  「嘭」一聲巨響之後,擋在眾人面前牢固不可破的宮門竟然被破開了一個大窟窿。


  所有人內心的懼意都隨著窟窿的不斷變大而迅速持續擴散開。


  「鐺」


  一道黑影急電般穿透了大窟窿,射入了宮門內。落地的瞬間,周圍的地板如同蜘蛛網一般龜裂破開。


  當眾人將目光看向那裡的時候,赫然發現飛入宮門內的是一柄沾滿鮮血的長戟。可是,眾人看到長戟的瞬間一個個面容驚惶失措,身子如墜寒窖,異常冰冷。


  因為,那把長戟叫——方天畫戟。


  高高在上的宮門,在轟然一聲之後便如瀕死的巨獸一般倒地無聲,翻滾迸濺的宮門碎屑漫天飛舞了起來。


  一名身子挺拔如山嶽雄偉的俊朗武將,踏在破裂的宮門之上,一步一步走向了眾人。


  在走到方天畫戟落地之處后,那名武將冷淡的看向了眾人,道;「起來,與我一戰。」


  沒有人敢搭話,更沒有人敢站起身來。


  「我不用方天畫戟,起來還有活命的一絲機會,繼續趴著就只剩下死亡的降臨。」武將淡淡道,語氣里透著一股毋庸置疑。


  儘管那名武將都這麼說了,可依舊還是沒有一個人敢站起身,一個個全部都低下了頭縮起了腦袋。


  「一幫廢物,妄圖進宮劫廢帝,可笑。」武將見無人敢起身不由得譏諷道,隨後一把提起了方天畫戟。


  看到武將的舉動,那些原本還拿著利刀的人嚇得紛紛丟棄到了一旁,跪在地上痛哭乞求喊道。


  「廢物就是廢物,連骨氣都沒有,真窩囊,殺你們都嫌髒了我的手。」武將眼中已經起了厭惡之色。


  突然,一人站起了身,怒視武將,罵道;「若非何進無謀,引賊入京。像你這般亂臣賊子,焉敢在本宮面前放肆。」


  武將移目看望了過去,只見起身之人,竟是何太后。


  何太後年紀也才三十齣頭些許,正是風情萬種之時。青絲垂肩,九鳳金釵斜插,燦黃玉帶繞臂,自顯雍容華貴之氣。兼之剛剛大發雷霆之後,抹紅上涌,面若夾桃又似瑞雪出晴,更添成熟韻味。僅憑屠夫之女身份登上皇后之位,其姿色又豈是尋常女子可比。


  這般貌美女人本該跟心愛之人雙宿雙飛,卻不該被蹉跎在這骯髒醜陋的的皇宮裡。半生風光最後換來的卻是半生凄涼,武將不禁為何太後生出了一絲惋惜。


  再說全場之中,只有何太后一介女流之輩敢起身斥責他,單是這份勇氣就讓武將為之一敬。可看到曾經的少帝劉辯,如今卻像一條死狗一樣趴在地上死死的抱緊了何太后的雙腿。那不堪的模樣,落入武將眼中立馬閃過了濃厚的鄙夷。若他有何太后的一半膽識,堂堂帝王之尊又何至淪落到這個地步。


  先帝劉宏曾言劉辯行為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不適合做皇帝,看來此話沒錯。但凡坐上與自己才能不符的位置,通常下場都很慘。誰願意讓無能之人一直在自己頭上作主,有能者居之,才是正道。


  這時,在宮門外的數十名鐵甲士兵齊刷刷的沖了進來。


  武將又看了一眼怒目相視的何太后,朝著周圍的鐵甲士兵擺了擺手,隨後便轉身走出了宮門。他只負責誅殺進宮劫帝的叛逆,剩下的事已經不歸他管了。


  有些事,不是他想管,就能管的。


  他,只是一名騎都尉而已。


  「呂將軍,不愧是并州第一勇將。以一己之力砸破宮門,普天之下恐怕也就只有你能做到了。」一名身穿龍袍的十歲幼稚孩童,此刻正站在宮門外,饒有興趣的看著呂布。


  眼前的十歲稚嫩孩童,正是董卓立起的新帝劉協,如今漢王朝的帝王。


  董卓自認為和收養劉協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劉協本身比劉辯有才能,於是便立了劉協為帝。


  突然,呂布當著劉協的面,半跪了下去。


  劉協狹小的眼睛一眯,臉上剛瀰漫起來的笑意忽然被一陣爽朗的消失驅散了。


  「哈哈哈,陛下說得對。我兒奉先之勇,可當天下第一。區區宮門,砸破輕而易舉。」一名體魄健壯的中年男子大步從遠處走了過來。


  他叫董卓,是西涼二十萬大軍的主宰,也是當今權傾朝野的相國,是關東軍人人得而誅之的反賊。


  董卓相貌普通,臉上一直掛著微笑。可是身著一襲大紅袍,鮮艷如血,在月光的籠罩下卻透著一絲詭異。紅袍之下掩蓋的龐大身軀,無形之中又給人一種壓抑的沉重氣息。尋常人,根本不敢靠近他。當然,也靠不近他。


  「陛下,我兒誅殺叛逆有功,莫非你是想讓他一直跪在地上么?」董卓笑眯眯的說道。


  呂布本是官拜執金吾、領并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可是不知怎的卻投靠了董卓,以丁原首級跟并州狼騎作為進身,成為了董卓的義子。


  「呂將軍,請起。有功則當賞,來人,給朕取出黃金百兩,賜於呂將軍。」劉協微笑道,視線一直盯在呂布身上。


  可惜呂布此時半跪在地上,低著頭,根本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所以,劉協不知道。呂布跪的,到底是他這個大漢皇帝?還是他的義父董卓?


  「謝陛下。」呂布沉聲道,也分不清裡面是對董卓的感謝,還是對劉協的感激。


  「陛下,叛逆已除,還請你擺駕回宮。以後夜間就不要隨意出來了,龍體受損可於國不利,你只需好好在寢宮休息就好。其他瑣事,董某都會替陛下你解決的。」董卓一臉誠懇的勸說道,渾然一副忠臣的樣子。


  「那就有勞相國了。」劉協看了一眼對面宮門內的劉辯。


  何太后正抱著劉辯在安慰他,周圍儘是持槍冷漠的鐵甲士兵。


  一門之隔,新舊兩帝,卻是天差地別。


  劉協轉身離去,沒有在多看一眼。成王敗寇,敗者沒有尊嚴可言,更何況奪帝之爭向來沒有親情可言。世人只知是董卓跋扈廢帝,卻沒人知道。其實是他故意在北邙山引起董卓的注意,又主動找到董卓,以相國之位換取帝位。


  他不怕董卓勢大,有了這人世間最尊貴的帝王之位,就算董卓成為第二個梁冀又如何?

  那他,就效仿恆帝在殺個梁冀吧。


  大漢,該由他來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