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韓世忠?
完顏兀朮的眉頭一皺,立即就有親衛提起刀槍去外面查看,不過外面那個呼喊的將領的雖然職位不高,但跟完顏兀朮多少有些親戚關係,平常這些親衛也常常見過他,此時見他的神色慌張,甚至是驚恐的說著:「閃開,閃開,我要見大王,大事不好了,我們中計了!」
親衛們皺著眉頭對視了一眼,心裡疑惑,但這人他們也熟悉,平日里不像是會突然發瘋的人,能讓他這麼著急的事情定然非同小可,左右一思量,幾個人上前先將他按住,一名親衛厲聲喝道:「閉嘴不要再叫了,你私闖大王營架已經是重罪,再叫下去休怪我們不念舊情了,你先安靜一下,有什麼事到了大王面前再說不急,」
親衛們好不容易將祖剛安撫了下來,也不敢怠慢,幾個人夾著他就往完顏兀朮的營架走了,完顏兀朮的興頭被攪散了,這會心情正是不好的情況,見親衛們壓著一個人走了進來,眉頭一皺,他認出來了這個人是自己的一個親戚晚輩,一旁的文士見完顏兀朮的臉色不悅但又沒有開口,眼珠子一轉就猜出了這名將領可能和完顏兀朮之間的關係,立刻假模假樣的站出來沖那將領說道:「爾乃何人,如此大膽,擅闖大王營架,所為何事,今日若不說個明白,本軍師定要拿你整頓軍紀!」
祖剛被親衛們按著,看到完顏兀朮黑著的臉色,才意識到自己焦急之下犯了大錯,連忙跪地求饒:「軍師饒命,軍師饒命,末將實是軍情緊急才不得已衝撞大王營架,軍師明見,軍師明見啊」說完就在地上嗑起頭來。
那名被稱作軍師的文士瞄了一眼完顏兀朮,見他面色稍緩,才開口問道:「喔?軍情緊急,是何軍情讓爾如此失態,你且道來,我與大王自會分曉。」
跪在地上的將領連忙直起身子一臉感激的拱手道:「是,是,是,謝軍師寬宏大量,謝大王恕罪,是這樣的,方才末將正在軍中巡視,忽見下屬匆忙稟報說大軍南部有大股敵軍靠近,末將當時疑惑,不知到底是什麼情況,所以決定親自前去探查一番再做計較,誰知末將剛剛動身,就見南方揚起大股煙塵,當時末將就判定來人定是一股數量不少的騎兵,等末將隨下屬走近了看時,卻發現……….卻發現確是有數量不明的敵軍在急速靠近,而且他們的旗幟末將也認得,正是宋軍另一路兵馬的主將韓世忠的大旗,末將心知此事不妥,這才著急之下衝撞了大王,望大王恕罪!」
「什麼?!」完顏兀朮和那文士聽到韓世忠的名字頓時一驚,完顏兀朮甚至直接站了起來,一把抓住那名將領的鎧甲把他提了起來又急又怒道:「你確定是韓世忠的旗號?你確定看清楚了!」
那名將領被完顏兀朮單臂提起卻一動都不敢動,瑟瑟發抖的說道:「千真萬確啊大王,末將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騙您啊,再說他們就快衝過來了,不信您可以親自看看啊」
「呔!不可能!」完顏兀朮手臂一揮,那名將領就被他甩飛了出去,乾脆就直接暈了過去,而完顏兀朮本人則面色複雜看向那文士道:「不是說岳家軍不可能有援軍嗎,韓世忠又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是韓世忠的名字給了那文士太大的疑惑和震驚,還是完顏兀朮強忍著的怒意讓他感受到了恐懼,文士的額頭開始滲出一滴滴冷汗,但完顏兀朮開口問他,他也只能先回答了問題先:「大王息怒,這兩日的軍報上說宋軍的幾隻主力都被我們其他各路的兵馬牽制住了,不可能有機會前來救援岳飛的,除非……除非這些軍報都是假的,是岳飛串聯韓世忠給我們下的套,目的………..」
文士的喉嚨動了動,沒有把剩下的話說出來,不過完顏兀朮已經聽懂了,頓時也感覺脊背發涼,難以置信的看著南邊,他這時也沒有說話的興緻了,面色陰沉的一擺手,出了營帳朝大軍南側走去,再也沒有心情去看下方數萬人圍攻岳雲幾千人的戰鬥了。
「慢一點,慢一點,尼瑪的,大虎叫兄弟們慢一點,多兜兩圈,再往前跑就露餡的」布楚氣惱的用手上的長槍槍柄敲在秦虎的腦袋上,這傢伙太入戲了,真以為自己帶著千軍萬馬衝擊金軍了,一個勁的加速,布楚叫了好幾次都沒反應過來。
不過這一棒子還是起了作用,秦虎不好意思的放慢了馬速,他是沖在最前面的,整個隊伍都跟著他的節奏走,所以他一慢,隊伍也會慢下來,不過因為有灰塵的阻撓,從遠處看還是看不出什麼端倪來的,布楚在馬背上眯著眼睛看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心裡計算著時間,雙手不自覺的已經汗濕了韁繩。
完顏兀朮身為金國的掌權人,即便是帶兵出征,也不會將自己陷入險地,所以他到了南邊的時候,金兵們已經搭好了一座簡易的瞭望台,供他觀看,完顏兀朮上了瞭望台駐足往那片煙塵滾滾的方向看去,雙眼一眯,從他多年以來的戰爭經驗來看,一眼就判定出這樣規模的煙塵必定有著相當數量的騎兵一起奔跑才能造成的,而那片煙塵最前方几匹快馬已經沖在隊前,他們扛著的大旗上確確實實如同那名叫做祖剛的將領所言,綉著一個個大大的韓字。
在完顏兀朮身後站著的是哪個被稱作軍師的文士,完顏兀朮看的明白,他自然也看的清楚,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是升起了一種「中計了」的詭異感覺,但完顏兀朮往自己中軍的方位望了望,那裡還在不停的傳來喊殺聲,岳飛之子岳雲現在就在他的包圍圈裡,如果這個時候讓他暫避韓世忠的鋒芒,他是捨不得的,糾結再三,完顏兀朮最終一咬牙,下令中軍火速剿滅岳家軍和岳雲,另外從西面和東面各調一萬軍隊匯合到南面,在韓世忠到來之前組成好防線,務必要把戰事拖到中軍那邊結束戰鬥才決定是打還是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