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忠國不忠君>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沙盤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沙盤

  「噗」在一旁喝著茶水的布楚差點沒噴出來,雖然他沒有真的見過岳飛本人,但是對這段歷史還是了解的,他的對岳飛的印象是那種文武雙全帶著儒雅氣息的將領才是,沒想到居然這麼直白的說出這樣的話,不過也很好理解,將軍也是軍人,軍人嘛哪有不說髒話的,甚至有些人為了辟邪,句句粗話不離口,每一個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的軍人,手底下哪個沒有幾條亡魂,神鬼怕怒嘛,他們相信說髒話能嚇走一些從死人身上帶來的晦氣,這一點放在古代也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當然也是文武不和的一項潛在因素。


  「哈哈哈」楊再興身為岳飛的親信將領之一,當然聽得出來岳飛話中的含義,甚至他都可以在腦海中模擬出來岳飛當時說話的樣子,那應該是聽到他活下來的消息喜悅之情抑制不住才會用這種粗魯的語言來訓斥自己,這同樣也是一種愛護,楊再興自然是很開心的,這對他來說要比什麼安慰嘉獎更加能讓他安心的養傷了。


  兩人又敘了一會舊,在楊再興的面前楊文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般完全沒有在布楚面前的那種拘束感,端著飯碗一邊跟楊再興聊得盡興,一邊誇讚著衛家軍的伙食真不錯,小菜小肉也可以如此美味。


  最後吃飽了飯,跟楊再興要說的話也都說完了,楊文山才拱手告辭,騎上馬背消失在昏暗的山路之間了…


  布楚扶了楊再興回營帳,不過回的卻不是楊再興休息時所住的那間,而是布楚自己的帳內,楊再興知他有話要說,也不先開口,看看布楚想要問些什麼。


  布楚將楊再興扶到座椅上坐下,推了一張桌子過來,桌子上蒙著黑布,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在楊再興好奇的目光下,布楚將那層黑布取下,楊再興頓時眼前一亮,差點要從椅子上起來「這…這..這是開封城?這是朱仙鎮?這….這可真是神乎其技,乃兵家要義呀」


  沒錯,布楚推上來給楊再興看的就是衛家軍特製的沙盤,採用後現代的模型樣式,將整個開封城到距離它西南方位四十五里的朱仙鎮全部模擬了出來,中間各種山谷叢林也都用各種木雕替代,已經算是衛家軍內第二好的沙盤了,第一好的事伯紀縣自己內部的建築結構和周邊的山勢地形,由縣內最頂尖的人手耗時兩月有餘才製成,為的就是絲毫不差,現在就放在李綱的書房裡,每天早上他老人家都要看看那副沙盤,時不時的拔掉一些破舊的建築,更換成伯紀縣最新的樣子。


  楊再興眼前的這副雖然沒有李綱書房的那一份精緻到有些過份,但也是布楚命手下的人在路上不停的採集地貌,並通過尋問當地人士和查閱典籍匯總出來的最合適的結果,所以當楊再興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這個開封都在自己的眼前,他似乎都能看到城頭飄揚著的岳字大旗。


  布楚當然明白楊再興第一次看到來自後世的知識體系堆砌出來的產物時的震驚,所以他也沒有直接開口介紹,自顧自的端起茶壺,給楊再興倒了一盞新茶,又給自己倒了一盞,慢悠悠的一口一口品著茶葉的清香,等楊再興適應過來,在他喝完一盞茶準備再添一盞的時候,楊再興終於是捨得將眼睛從沙盤上挪開了,不過那眼神之中的強烈佔有慾確一點都沒掩蓋:「老弟,你可真是讓人不知道說你什麼好,如此年紀手下就有這麼一支強軍倒也罷了,現在又將整個開封的局勢用泥土木頭就做了出來,愚兄方才看了,連那開封城內最熱鬧的酒家的牌匾都絲毫不差,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是有了此物,在這片地域我們打退金兵的機會就大的多了!」


  對於楊再興的激動,布楚只是笑了笑,楊再興所說確實沒錯,打仗很多時候士兵的強悍程度將領的指揮能力都未必一定能成為戰場決勝的關鍵,很多時候信息情報乃至後勤系統的完善程度才是一場戰役之中真正較量的核心,在後世那種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中,每場戰役各種衛星定位,偵察機無人機飛的漫天都是,更不要說那些深入敵人內部的王牌間諜傳出來的信息有多詳細,其目的就是在戰鬥之中料敵先機,從而達到一步先,步步先的戰略目標。


  當然宋朝是沒有那麼多高科技儀器可以使用的,布楚也造不出來,所以這個時代的戰鬥更多的依賴的是別的方面,但並不代表著他們對於信息沒有需求,古時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限,那些耀眼與歷史中的智將們哪個不是將這種信息的作用擴大到了極致,他們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其實不管哪一樣都要依賴大量的精準的信息來促成,而有了現在這種超越當代最精準的軍事地圖還要數倍的沙盤,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站了地理!這也是楊再興激動的理由,正因他是個將軍,所以更清楚這些能起到的作用。


  楊再興清楚,布楚當然更清楚,之所以這麼大大方方的就將沙盤拿了出來,也未免就沒有震懾對方的想法,其中的原因還要從岳飛的信里說起,岳飛的信里雖然大多都是感謝和誇讚的語言,但字裡行間也將要求衛家軍儘快的規整到岳家軍的戰鬥序列的要求寫的很清楚,當然他的意思不是說像後世的一些偽學家說的那樣貪戀兵權,想要吞併衛家軍什麼的,而是出於每個智將都有的通病:不喜歡戰場中出現不受自己節制的軍隊,他們喜歡掌控全場運籌帷幄的感覺,這本身也沒什麼錯,畢竟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若是不能將所有力量擰成一股,未必是好事。


  布楚清楚岳飛的想法,但他還是想保留一些獨立性,沒記錯的話,在歷史上楊再興也算是岳飛的鐵杆親信了,所以布楚打算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一部分說服楊再興,這樣有了楊再興的支持,抗令一事就不存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