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收服?難!
1122年,來自東北白山黑水的女真人不時迫近遼國都城中京,遼國天祚皇帝懾於兵威選擇出逃雲中。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鎮守南京(今北京)的大將耶律大石和一干大臣擁立秦晉王耶律淳為帝。耶律淳很快死去,耶律大石又立其妻蕭德妃為太后,以守衛燕京。
耶律大石西征此時的遼國都城已陷,軍民潰散,士氣低迷。而駐守南京的耶律大石成為遼國最後的希望。但是很快就遭到北部的金國和南部的北宋夾攻。固然耶律大石打敗了北宋軍隊,但是面對金國凌厲的攻勢,很快南京也告失守。此時,出逃的天祚帝在蒙古高原重建政權,就是「北遼」。
但是很快,金國在佔領南京后,兵鋒西指,開端了對天祚帝的追擊。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被金軍俘虜,但很快逃脫,投靠天祚帝而去。但由於先前的另立新君,耶律大石和天祚帝君臣有隙。1124年夏,耶律大石在天祚帝準備收兵與金決戰時,帶領200人出走。
而出走的耶律大石輾轉抵達可敦城,召集各部盟眾參與復國之戰,權力很快開展到一萬餘人。1130年,耶律大石拔營西征。先是借道回鶻,行軍萬里,打敗西域聯軍,在西域站穩了腳跟。
耶律大石西征道路1134年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起兒漫即位,建國西遼。稱帝后,耶律大石發起東征,但是路上沙漠條件惡劣,非戰役減員過半,所以不得不作罷。
東征失敗的耶律大石轉而向西。1137年,西遼入侵西黑汗國,進而擊敗黑汗宗主國塞爾柱突厥組成的***聯軍。將塞爾柱突厥趕出中亞,成為中亞霸主。
耶律大石在西域重新樹立了契丹族的政權並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這是契丹人百折不撓的意味,耶律大石的功勞也完整能夠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相提並論。西方文獻中,中國的音譯是「契丹」,足見遼朝的宏大影響力。
以上,就是朱子龍分身頭腦之中,在聽到對面遼營起塞,耶律大石可能回歸之時,思索的內容。
-
「不管歷史如何變化,遼國滅亡是註定的。比之北宋更加不堪,但大石林牙當依然西去,召集殘遼,開闢西域,然後和燕王夾擊女真。就是不好控制呀,這樣的人物!」看著楊世可等人著急的遠去,朱子龍的分身摸著沒鬍子的下巴,一陣嘀咕。
曾幾何時,出使未歸時。在路上,朱子龍不管是本體還是分身,都有過一些若隱若現頭腦之中的長遠對遼計劃思索。
有想過要一定要致耶律大石於死地的想法,也有過到最後想扶持他以後西逃后,在女真後面起牽製作用的想法。
不過,很難定下結論,到底哪一種會對宋朝更好。
趙宋糾枉過正,古時的出將入相從此被閹割了。保留一個堪比准劉秀一樣的人物,威脅性很大。宛如放虎歸山遠去,只不過是換了個山頭。
但比起放虎歸山的長憂,眼前最大的敵人似乎也不是他。
收服他?
一個念頭突然跳進朱子龍分身的頭腦之中,有這種大膽的想法,其實也是有些根據的。就是歷史上宋軍第一次伐遼雄州慘敗,耶律大石隨即向宋方提議歸藩,然而隨即耶律淳病死。
宋軍一看機會來了加上郭藥師投誠,復又北上,然後二度慘敗,之後蕭普賢女還是想提議歸藩,並割讓涿州,只是童貫覺得還是求女真出兵收復燕京比較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似乎招安對方也有那麼一絲絲可能性!
但前提是,宋朝北上要勝多負少,時機和重要人物不坑爹才行。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歷史上大石成事後,一心復國,必是抗金絕大助力。若是不然,三國而立也是不錯,只少女真金國就不會輕易的南下了。畢竟自己屁股後面也不得安生!」
嘆息中朱子龍的分身,帶上岳飛等人也走出了住所。如今雙方合作,外面的守衛也不會再阻攔了,眾人跑到城牆上一看。
只見對面數里地外河對面,號角聲在遼營內此起彼伏。
營外,哨探騎兵還在不斷的從各處湧來,保持著對宋軍的警戒。可惜了宋營如今內部麻煩也是沒整明白,加上人家早有準備,否則要是早知道對面今天會撤退,昨天晚上。或者凌晨時分就來個突然襲擊,必定會有一大勝。
當然,就算是沒法突然襲擊了,宋營之中也有能人,防備之心甚重。
同樣號角不停,招呼各部發瘋一般的傳遞著各色命令。旗號飛舞,做著以防萬一,或者對方有騙的想法和布局。
各部布滿了強弓硬弩,一種精神緊張狀態。雖然遼人動得突然,可戰備工作宋營這邊卻也對付的緊兒。
郭蓉也閑不住,跟在朱子龍分身一行人的後面,多披了幾件衣物。也是要觀戰,心裡打著自己的小主意。戰場上出現女子,特別還是漂亮的女子,一時間引的無數宋人城牆上的士兵為之側目。
楊可世觀戰已久,見一行人而來,似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在總結說給有些人聽,道:「各部應對還算不差!對面的蕭干也算能人,怎麼今日突然而動?」
耶律大石不在,北遼名義上全軍統帥四軍大王蕭干現在統軍,但統領的上下也不全是一心,想來也是如此,不得不撤退。另一個原因,恐怕也是知道了郭藥師反叛的情報!
遼軍主力在外,最擔心的正就是郭藥師!他在涿易二州的近萬常勝軍,外加數萬炮灰軍,號稱數萬精稅之師,是遼軍退路上最大的威脅。以前還好,只少沒有公開反叛,怎麼的也不會多事。
但現在聽到情報說郭藥師反叛,常勝軍如果卡斷白溝河退路,前面的宋軍再如果來個前後突然襲擊。那麼,這遼國最後一支力量,恐怕就得覆滅在白溝河以南!
這是蕭干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的結局。就算平時他和耶律大石,面和心不和,也只是權利之爭。可現在卻是傾巢之劫難!
哪來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