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皇戚> 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為誰有

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為誰有

  臨羌縣以南,馬蹄陣陣,塵土飛揚,無戈太劍接到其兄無戈太劍之令后,便火速率領麾下三千湟中羌騎,並燒當羌首領姚超麾下剩餘的七千餘騎,合萬餘騎,馳援金城郡以北的歸義和建威二城。


  那裡,在韓遂走後,便有羌人快馬求援,言道漢軍一部三千餘人,打著「黃」字旗號,突襲燒當羌領地,一路燒殺搶掠,已有數千羌人喪命,因燒當羌主力早就被姚超帶了加入叛軍,後方空虛,所以燒當羌留守族人敵不過黃忠,特別派人來臨羌縣求援的。


  「『黃』字軍旗,莫非乃黃忠不成?」


  路上,無戈好劍一邊策馬疾奔,一邊問詢身旁的姚超道,對於漢軍主力集結允吾,竟然在這時候還能派出兵馬來突襲燒當羌,他還是十分震驚,特別是這支漢軍偏師,已經殺了比他們軍隊還多的羌兵,讓他更加震驚於這支漢軍的實力。


  「如此驍勇之軍,應為前番破王國、宋建之漢軍無疑。」姚超點頭認同道,當然,他的臉上此刻卻是焦急無比,恨不得立馬就趕回燒當羌族領地,畢竟,家園後方被敵人侵略,由不得他不著急。


  如果伏泉在此,知道這姚姓燒當羌首領的話,定會有所憤恨,因為後來十六國時期,後秦政權正是燒當羌人貴族姚萇所建,而那姚萇正是他們的後裔。自始至終,不能徹底同化異族,面對虛弱的漢家江山,這些有著自己文化知識和歷史的異族,終究會降而復叛,唯有將這些隱患徹底消除,才能保證漢族強盛四海。


  「哼!卑劣漢軍爾,不敢應戰,徒會玩此襲擾把戲也!王國、宋建無能之輩,此番吾率兵戰之,必叫黃忠匹夫知曉羌人厲害!」


  無戈太劍顯然對於黃忠能夠在不損失多少兵馬,能夠大敗甚至團滅王國、宋建的戰事十分不信,誇下海口道。至於漢軍此番能用同樣的戰績,侵略燒當羌的後方,在他看來,完全就是羌兵主力不在而已,不知當他真正遇到黃忠所部裝備馬鐙馬蹄鐵的漢軍,會有如何想法。


  廣茂道路之上,叛軍的萬餘援軍,快速的馳援燒當羌後方,萬馬奔騰的景象令人震驚。而在遠處的燒當羌領地,同樣也有令人震驚的景象,只是這景象卻充滿了血腥。


  歸義城下,無數身上血跡斑斑的羌人俘虜,被漢軍齊齊綁縛,強令他們跪在地上。在他們後方,只見,不少漢軍之中身材魁梧者,正舉著長刀,就待漢軍主將黃忠命令一下,便要對這些戰場之上,直到最後依舊頑抗的羌人進行最後的懲治。


  自從三日前,在穩定了隴西的局面后,也知道金城郡以南的燒當羌的主力,也已經加入韓遂叛軍,如今正在金城郡后,黃忠便率麾下裝備馬鐙馬蹄鐵的精兵,決定一路從西抄小道來偷襲金城郡的燒當羌族。


  事實證明,黃忠最終沒有選擇去允吾縣匯合漢軍主力,而是改道偷襲燒當羌後方的策略是對的。失去了主力的燒當羌,即使還有不少兵馬,人數又多,但是對比起裝備上了馬鐙馬蹄鐵的漢軍精銳而言,還是差了很多,戰力上就更不用提了。


  漢軍一路以戰養戰,在擊殺了數千羌人後,最終迫使燒當羌人全部龜縮進眼前的歸義城和另外的建威城,這也使得戰局出現了十分神奇的一幕。原本以涼州大馬,羌人勇猛著稱的羌族驍騎,如同沒有馬匹的步卒一般躲在城內堅守,而以步卒軍陣聞名天下的漢軍,卻憑著三千餘騎,就把數十倍的燒當羌,死死的壓制在歸義、建威二城內不動彈,說來也正是神奇不已。


  此刻在地上跪著的燒當羌人,心中是懊悔無比,現在的局勢和他們想的完全不同,他們想不明白,漢朝人不是一直標榜他們的仁義嗎?怎麼會幹出殺俘的事情?


  若是他們知道關羽在塞外,對付先零羌所做的事情,一定會對自己的遭遇,感覺到一些慶幸。力戰不敵的他們,為了掩護一部分族人逃回歸義、建威二城,將漢軍死死拖住,直到最終不敵戰力突然暴漲至極為可怕的漢軍,從而被俘。


  但和他們設想的,漢朝人會和對待他們先祖一樣,極為禮遇他們這些戰俘不同,漢軍主將黃忠見了他們,問明形勢以後,便欲直接將他們斬殺。後來若不是有人建議,將他們拉到歸義城或者建威城下斬首在,這樣可以震懾城內羌人,說不定可以不費兵力拿下二城后,這才有今日黃忠要在歸義城下,執行伏泉所囑託的對於負隅頑抗者,都要屠殺的命令的事情。


  早知如此,當時就不該在最後時候投降,應該和這些天殺的漢狗,拼個你死我活,這是不少叛軍兵卒心裡的聲音。


  當然,在他們的心裡,也在悔恨,為什麼曾經強大的叛軍,會這麼快分崩離析?否則,他們堅決不會同意首領姚超的建議,出兵支援和他們關係緊密,甚至還算是血親的湟中羌的。


  不過,此刻的他們卻是忘了他們在知道叛軍強大,一旦加入叛軍,他們可以搶掠奴役富庶的漢朝人時,臉上當時露出的張狂笑容,若非是想要侵略漢朝,他們又如何會有今日?


  「歸義城內燒當諸羌聽令,速速開城受降,不然,城破之後,雞犬不留,爾等下場,皆如此輩!」


  隨著黃忠點頭,他的親兵里,一個相貌魁梧嗓門極大的騎兵,跑到歸義城前,對著城內不少已經瑟瑟發抖的羌人大喊道,語言之中,充滿了威脅。當然,漢軍的威脅明顯是有用理由的,不說漢軍主力把叛軍大敗,就是他們這支偏師,也是將人數比他們多的燒當羌,壓制在城內不得動彈,這等實力,也由不得漢軍喊出如此無視羌人的話來了。


  這番話說出后,整個歸義城一片寧靜,竟無人敢反駁,當然,也沒人敢真的開城投降。雖然漢軍強勢,但是漢軍人少,這就是他們的依仗。


  只要他們借著城池之堅,和人數上的優勢,守住歸義城幾日,等到援軍到來后,還是有希望的。他們可不信,野戰無敵的漢軍,還能沒有攻城器械,在攻城戰也無敵,憑著人數優勢,他們堅信還是可以把想要攻城的漢軍活活耗死的。


  約莫過了一刻鐘,黃忠眼見歸義城內並無動靜,便知這樣威懾還不夠,當下便對身後的一干劊子手揮手點頭,示意他們可以動手了。


  轉瞬之間,得到黃忠命令的劊子手們,便要把燒當羌族俘虜壓下,好讓這些羌族俘虜的頭顱,在他們揮刀的掌控之中,坐等最終的命令。


  「且慢!」


  前方的黃忠見此,就欲喊出「斬」來,突然便聽到最靠近身邊的一名羌族俘虜,用漢話大喊制止。


  轉頭望向喊話之人,黃忠知道那人身份,似乎是燒當羌小貴族,一個叫姚吾的。當下,黃忠覺得有趣,他便走到那姚吾面前,質問道:「已至死地,爾欲何為?」


  「漢朝以仁義著稱,將軍所行,在吾看來,與『仁義之師』差遠矣!」姚吾回道,話語里,充分顯露了他也學過一些漢朝文化,不過他的話語明顯不屑,似乎對於漢軍的暴行十分痛恨。只是,他那一身已經破爛的搶來的漢人的華貴衣裳,完全告訴別人,他根本沒有不屑的資本。


  聞得此言,黃忠大怒,指向那歸義城池道:「『仁義之師』但未吾漢民所為,於汝等賊子何干?敢問汝等侵吾漢境,可有仁義乎?試問汝可知,此歸義之城,如何建之,歸誰所有?」


  此話一出,頓時讓姚吾語塞,因為這一番連問,可謂是直接打到了姚吾話里的七寸,的確,他們本身就是入侵者,又如何怪漢朝對他們「不仁義」?

  簡單來說,漢軍放過他們是額外開恩的,若是漢軍學習段熲那殺神一般,舉起屠刀,那也沒有錯誤,因為自始至終,「仁義」這個東西,就不該用在他們身上。


  至於黃忠話語為什麼會打在姚吾七寸,這也是有緣由,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那如今被燒當羌人佔據的歸義、建威二城,其實都是漢朝所建,用以管理燒當諸羌,只是現在被入侵的燒當羌人佔據了而已。


  本朝初期,當時燒當羌首領滇良擊敗先零羌,奪取大小榆谷,滇良卒后,其子滇吾,孫迷吾、號吾、曾孫迷唐相繼與漢朝為患。


  時顯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秋,大漢朝廷派中郎將竇固、捕虜將軍馬武等擊破滇吾,次年,滇吾來降,護羌校尉竇林上奏為大豪,承製封為「歸義侯」,加號「漢大都尉」。


  到肅宗孝章皇帝元和三年時,迷吾與弟號吾率部反漢,號吾先輕入隴西郡,被郡督烽椽李章活捉,解送至郡,號吾曰:「獨殺吾,無損於羌,誠得生歸,必悉罷兵,不復犯塞。」於是隴西郡太守張糾權宜放歸,羌即解散,各歸故地,但並非說羌族就此不再復叛。


  后至穆宗孝和皇帝永元五年,護羌校尉貫友以羌酋迷唐不經德懷,遂行施諸種的離間政策,趁羌族結合解體,即刻遣兵攻擊迷唐於大小榆谷,「獲酋虜八百餘人,收麥數萬斛,遂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造河橋,欲渡河擊迷唐,迷唐乃率部遠依賜支河曲」。


  隨後到永元十三年時,迷唐再次犯漢,酒泉太守周鮪代理校尉,與金城太守侯霸合兵,徹底擊敗迷唐,其種人不滿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至此,東漢徹底擊潰燒當羌,使「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無復羌寇」,但是羌人降而復叛,已經徹底令得大漢群臣看出了其中的恐怖。


  次年,永元十四年時,大漢俞麋相曹風向和帝上奏曰:「西戎為害,前世所患,臣不能紀古,且以近事言之。自建武以來,其犯法者,常從燒當種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內,諸種易於為非,難以攻伐。南得鍾存,以廣其眾,北阻大河,因以為固,又有西海魚鹽之利,緣山濱水,以廣田畜,故能強大,常雄諸種,恃其權勇,詔誘羌胡。今者衰困,黨援壞沮,親屬離叛,余勝兵得,不過數百,逃亡棲竄,遠依發羌。臣愚以為宜及此時,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關之路,遏絕狂狡窺欲之源又殖穀富邊,省委輸之役,國家可以無西方之憂。」


  其意十分簡單,就是要利用當時西海燒當諸羌被大漢壓制的情況下,建城治理其眾,以屯田之法,養兵制服。


  和帝當即委任曹風為金城郡西部都尉,治所龍耆城,令其率將士出守,後來金城郡長史上官鴻奏准在開置歸義,建威兩城,屯田二十七部。


  這便是歸義、建威二城的由來,所謂歸義,便為招來諸羌歸義者之意,而建威者,自然是建漢之威了。


  如今,漢家故土,已為當初漢家為了壓制的敵人所佔據,姚吾之所以反駁不了黃忠,自然是因為他們得到歸義、建威二城,本來就不仁義,又怎麼能要求漢軍對他們仁義嗎?


  「斬!」


  眼見姚吾無話可說,黃忠也不在和這個沒有被漢家文化,徹底洗化的羌人廢話,下令將他們斬殺。


  鮮血濺落,同時傳來不少羌人的求饒聲,都隨著那一刀刀暗光,徹底將這些降而復叛的異族斬首。


  歸義城下,滿地血紅,城內燒當諸羌守軍,望著城外血色,均是無言,他們從沒想過會有這一天,漢軍會如此野蠻的對他們屠殺。


  以往,漢軍屠戮他們,莫不是兩軍交戰的時候,可一旦他們投降,仁義的漢人都會選擇收降他們,這也是他們敢於反叛的原因,畢竟一旦反叛不成功,只要他們投降,就能為部族留下延續的希望。


  現在,這些完全不可能了,對於羌人而言,他們似乎回到了幾十年前的惡夢,甚至,這惡夢還比幾十年前的更可怕。


  當時,段熲在第三次羌亂中,舉起屠刀,令得羌人血流涼州,今日,伏泉麾下的漢軍,僅僅黃忠一部偏師,便有著要燒當羌滅種的意思,那更何況伏泉那已經決戰涼州的漢軍呢?

  這一幕,不止在歸義城下,遠處的建威城下,另一支黃忠部下,也在用同樣的方式威脅勸降。當然,和歸義城一樣,建威城內也是不敢出城,即使明知外面的漢軍就千餘人,也不敢出城野戰,實在是漢軍前番野戰,對於燒當諸羌而言,戰力實在是太恐怖了。


  當黃忠得到建威城的消息后,雖然對威脅勸降這一策略早有準備,但真正得到結果時,還是皺眉不已。燒當諸羌都躲在城中,以弱兵攻城,殊為不智,更何況還是騎兵,但是如果讓他就這樣殺了幾千羌人兵卒百姓離開,明顯功勞太小,有些吃虧。


  沉思一番,黃忠目視著北方,他知道,在那裡應該有不少羌人援軍過來,當下便有了目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