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
演練檢閱完后,翌日,柳城縣官署里,伏泉正查閱縣裡往來賬簿文書,雖然本有縣丞為自己彙報,但自己看一遍也非常必要,他現在首要之事便是為蓋援手下那一百餘士卒的缺額想辦法。
堂下是柳城縣的募卒吏道:「明府,縣內流民可募者甚多,唯錢財經用不足,恐不能補足蓋軍侯麾下之兵。」募卒吏,是負責招募士卒的吏員,東漢在內郡和邊塞地區皆設,邊郡各地皆有,隸屬都尉屬下。
「縣內有錢三十餘萬,縱上繳郡署,亦不該不夠,汝欺吾乎?」
「下官不敢,雖柳城位於邊郡,募兵一人比它郡所需錢不多,然一人亦需錢萬餘。」
「萬餘?」伏泉大驚,他怎麼也沒想到東漢募兵怎會需這麼多錢,在他以後世目光看來,無地之民那麼多,有的人更會去坐流民,自己招他們隨便給點錢就應該來了,那需要這麼多錢。
「是也,若無財物,其怎會入伍,不如經商得利多,心狠者更欲為盜賊,寇掠百姓。」
「吾知了。」伏泉點頭,便示意他離去。
的確,這募卒吏所說不假,沒錢沒利誰會提著腦袋隨你上戰場。現在又不是黃巾之亂后,東漢體制全面崩潰的時候,有口糧食就跟你賣命的亂世,而且朝廷募兵募集的是職業軍人,一輩子都得當兵,相當於賣身,錢少了誰干?
這些人當兵賣命,不給一筆豐厚的安家費,根本不會來。而且就像那募卒吏所說,各地募兵都有標準,即使因為地區差異,募兵所需錢財數量不一,但沒到對方心裡價格誰會當兵送死?
所以後來東漢末年到三國亂世,各地軍閥在「牢直不畢,廩賜斷絕」的情況下,將帥「放兵掠奪」的事時有發生。
為何?
當然便是手下士兵要軍費過活,戰鬥靠賞賜激勵士氣,將帥無錢,只能如此為之。
東漢初年,歷經新朝末年軍閥割據,長期戰亂,百姓虛耗、十有二存,邊郡更是靡有孑遺,人口銳減,光武劉秀為了修養生息,恢復國力,便令天下諸郡縣省兵減政。
初時下令撤郡國都尉,並其職權於郡太守或相國,同時取消地方都試,郡國兵每年秋後不再進行軍事演習。接著又相繼罷郡國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等常備軍,士兵皆複員還鄉,徹底取消了西漢正卒制度,後來又罷諸邊郡亭候吏卒,連西漢的戍卒制度完全取消了。
當然劉秀此舉到底是為了與民休養生息,削減軍費支出,減輕人民負擔,還是為了「居重馭輕」,削弱地方兵權,加強中央,一改新朝末年地方權重的局面,使地方無法反叛中央,不得而知。
反正東漢就此全面實行了募兵制度,而漢朝原本的徵兵制度卻因為豪強地主侵吞土地,小農經濟大量破產,從而遭到破壞,可謂說名存實亡,僅有部分郡縣吏卒會以徵兵為主。
擺在伏泉上任的第一件事,很明顯便是想辦法搞到錢來募兵,縣裡府庫顯然不夠,三十餘萬錢,按照地方慣例會扣留三分之一以留官署自用,其餘交於郡守府。也就是說,他能用來徵兵的也就十萬錢,而且現在離年底還早,今年稅賦已收,想要靠收稅來彌補募兵經費不足明顯不可能,除非他願意被上貪官污吏的罵名。
念及於此,伏泉瞭然,看來自己只能走這時代每個外放官員都該走的路了。
出了府衙,伏泉喊上黃忠,其已被伏泉任命為功曹,其掌縣吏的考績等第升降,另外徐晃和史阿也被他按了個書佐的頭銜。一來自己新官上任,肯定需要安插親信,二來也是為他們按個官身,便於出入官署。
此行的目的地是城南的易家,是柳城的大族,以貨值起家,良田千畝,家裡也在郡內出仕一二郡吏,雖不算士族,倒也是一方豪強。
易家的蒼頭得了伏泉名刺,趕緊稟報,未幾,便被接入府中。
府邸不大,很快伏泉便被引入前堂,易家家主易度立即出堂相迎,恭敬笑道:「見過明府,不知明府此來所為何事?」他看著四十餘歲,身材有些瘦弱。
伏泉並未理會其言,笑道:「泉到任時,與升濟相談友善,今日來便是敘舊,以全私誼。」升濟,便是易度的表字。
易度臉色不變,笑著拉伏泉入堂進座,心裡則是碎罵伏泉不已,他心知這位縣令一定有事找自己。畢竟他與伏泉見面也就幾天,一點都不熟識,哪有什麼私誼可全?
兩人都裝聾作啞,伏泉入了堂內坐於次席,慢慢打量易家的裝飾,不住點頭。蓋因易家這小豪強,府內靜雅,不以奢華為主,竟無一點地方強勢豪強的樣子,若不是牆上掛著刀劍弓弩之類的兵器,旁人見了還以為是一個文儒世家呢?
「黃君別來無恙。」因伏泉未留黃忠於堂外,易度於前番接待伏泉時認識黃忠,是以打了招呼。
「見過易君。」
伏泉這時道:「升濟莫再言君了,漢升吾已命為功曹,再如此稱呼已不合適。」
易度隨即笑著道:「黃君升為功曹,真乃本縣大喜也。」
伏泉知曉他在恭維,岔開話題道:「聽聞易家長輩仕任郡內,屢有薄名,想必升濟不久亦要被徵辟,聞達於幽州也。」
「明府說笑耳,度能出仕郡內便已足矣,如何敢求聞達於幽州乎?」易度苦笑,暗道這縣令揣著明白裝糊塗,他不信伏泉的皇戚身份,會沒人告訴他自家處境。
易家自易度曾祖父往來邊塞內外,販賣貨物崛起,父祖入仕州郡,然多為賄賂州郡長官之故。現在現任太守趙苞為官清正,以為賄賂之法早已行不通,易家只能是柳城小族,比不得之其他遼西大族人才濟濟,是以易度總未被徵辟,一直賦閑在家。
——————————————————————————————————————————————
東漢的募兵制度我不想多說,有人會說我瞎扯,隨便找些流民就可以當兵了,還沒人當兵,我只能說黃巾之亂前,真沒啥流民,以後會寫到的,至於募兵是不是沒錢就沒人願意當兵,以下有例可尋:
《後漢書》卷二一《李忠傳》記載東漢初期劉秀對李忠說:「今吾兵已成矣,將軍可歸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屬者,賜錢千萬,來從我取……」
《後漢書》卷二《明帝紀》,明帝永平元年。募士戍隴右,賜錢人三萬。
《後漢書》卷三八《滕撫傳》,順帝建康初年,廣陵張嬰等聚眾起義,漢廷廣開賞募,錢、邑各有差。
這裡就可以看出募兵必須有錢,至於募兵沒錢的後果,亦有例可尋:
《後漢書·度尚傳》記載桓帝延熹五年,官府募兵剿殺長沙、零陵叛賊謀反,當時豫章艾縣六百餘人前來「應募」。后因「不得賞值,怨恚,遂反,焚燒長沙郡縣,寇益陽,殺縣令,觽漸盛。」
之後,剿亂成功后,又出了沒錢的事,結果「尚出兵三年,髃寇悉定。七年,封右鄉侯,遷桂陽太守。明年,征還京師。時荊州兵朱蓋等,征戍役久,財賞不贍,忿恚,復作亂,與桂陽賊胡蘭等三千餘人復攻桂陽,焚燒郡縣,太守任胤棄城走,賊觽遂至數萬。」
這些都是史書有記載的,募兵沒錢,要麼沒人願意當兵,要麼就是募兵后不給錢,當兵的自己作亂,而且就連黃巾之亂爆發后,皇甫嵩還要靈帝打開西園,用寶馬、錢財用以賞賜,足可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