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周瑜
許都,曹操沒了往日的沉穩。
他撤兵,本想坐看趙暢和袁家兄弟互相消耗,萬沒想到,最後的結果會是如此,趙暢輕而易舉的得到了鄴城,佔據了冀州。
早知如此,曹操就是拼個兩敗俱傷,也不會撤兵,將冀州讓出去。
他在官渡打敗袁紹,現在到收穫的時候,結果袁紹四州之地,他僅得到青州,最為重要冀州卻落入趙暢手中。
趙暢已然佔據半壁江山,實力比原來的袁紹更加雄厚。
面對袁紹的時候,曹操就已經信心不足,還是荀彧五勝五敗給了他信心。
現在面對龐然大物的趙暢,曹操的心掉到谷底。
沒有後悔葯吃,曹操只能咬著牙忍住,並且派遣使者恭喜趙暢,更是將原本落在袁紹頭上的大將軍一職,送給了趙暢。
雖然是曹操的用意,但是封命確是實打實的由劉協發出。
這是獲得朝廷認可的,很多了就是為了這個認可,而依附曹操。
只是不知道在曹**迫下,封趙暢為大將軍的劉協,心中是和感想。
趙暢自然看出了曹操的用意,不會像袁紹那樣,被一個職位蒙住眼。
不管是三公,還是大將軍,趙暢都不在意。
趙暢不會因為大將軍,而有所改變。
趙暢也沒有拒絕,但是隨著趙暢勢力的急劇擴張,又是攻伐劉璋袁紹得來的地盤,很快就出現了一些自詡清流的人,看趙暢不爽,說趙暢是反賊。
但是這些人終究只是少數,對趙暢夠不成威脅。
就像現在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有很多人說他是奸賊,把持朝政,軟禁皇帝,但是終究無法對曹操形成影響。
而且趙暢和袁紹不同,趙暢雖然出生卑微,完全無法和袁紹的身份相比,但是趙暢現在的功績卻不是袁紹能比的。
殺董卓,平羌胡,發展農耕,建造學堂,每一項都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
不管別人如何說,在趙暢的地盤,生活在那裡的百姓,對趙暢絕對都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因為在這裡,他們只要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會因為要到收穫的時候,禍從天降。
而不用擔心,一年甚至幾年十幾年的成果在一夜之間全都被人搶走。
佔據了冀州后,趙暢並未在冀州留下太多的兵馬。
相對其他諸侯的地盤來說,趙暢的兵力是在不成比例。
即使趙暢現在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手中的兵力也就和現在的曹操相等,遠遠少於此前的袁紹。
袁紹佔據四州,兵力就高達了百萬,趙暢現在的兵力也就堪堪四十萬,如果加上呂布手中的十萬,也就只有五十萬而已。
而曹操現在的兵力也擁有五十萬。
除此之外,劉表三十萬,孫策在滅了劉瑤后,也是坐擁二十萬兵馬。
雖然趙暢的兵力只有五十萬,但是曹操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即使趙暢在冀州并州留守的兵力不過十萬,曹操也沒想去攻打。
趙暢返回扶風后,終於還是將大本營遷到了長安。
扶風雖然在他的治理下,現在發展勢頭很好,但是終究因為地理位置,比不上長安。
相同時間的發展,長安肯定是要比扶風要好。
拿下冀州并州幽州后,趙暢每日能夠獲得聲望再次翻倍。
現在趙暢終於有種不用怕聲望不夠的感覺了。
極品的東西,本來需求就少,趙暢兌換的也少。
趙暢安心發展,曹操也不會主動來攻打趙暢,現在的曹操面對趙暢的時候,完全沒有信心。
之前和袁紹開戰,那也是袁紹主動挑事的,曹操屬於被迫應戰。
曹操和趙暢不動,大漢的天下現在就孫策和劉表在戰了。
孫策在滅了劉瑤后,一心都用在了為父報仇上,早已發誓一定要殺了黃祖。
不過有長江橫在中間,孫策攻打劉表並不順利。
讓趙暢沒有想到的是,孫策竟然派周瑜來到長安。
現在的周瑜比趙暢還年輕,但是卻很沉穩,智珠在握。
對於周瑜這個牛人,趙暢也想見一見,因此周瑜一求見,趙暢就答應了。
「周公子此番來長安所謂何事?」趙暢看著周瑜,心中想著能不能收為己用。
周瑜和孫策也是已經相識有好幾年,兩人感情深厚,孫策更是經常帶著周瑜去拜見自己的母親,雖然沒有像劉關張那樣結拜,但是感情卻不會比劉關張三兄弟來的低。
周瑜的來意,在這之前,郭嘉賈詡就已經猜到了,無非就是來遊說趙暢,讓趙暢一起攻打劉表。
周瑜道:「昔日,孫伯父與大將軍一同討伐董賊,歸來后,對大將軍稱讚不已,說您乃是天下少有的英雄人物,我對大將軍欽慕已久。」
比起諸葛亮的口落懸河,舌戰群儒,周瑜這個驕傲的美少年,現在的馬屁功夫很不到家。
趙暢打斷道:「周公子這次來,莫非是要我助孫策一臂之力,攻打荊州劉表?」
周瑜臉上帶著尷尬,點了點有說:「如果大將軍願意相處,周瑜感激不盡。」
趙暢搖頭道:「劉表乃是漢室宗親,在荊州施仁政於百姓,荊州百姓安家樂業,並無失德之處,豈可說伐就伐?」
周瑜心中冷笑,但是臉上卻沒有變化。
年輕驕傲的他,只是不會巴結人而已,但是作為智力在第一梯隊的人物,即使現在還年輕,也不是趙暢一句話能夠哄騙的。
趙暢平靜的看著周瑜,心裡也知道自己這借口很爛,畢竟之前自己可是攻打了同樣是漢室宗親的劉璋,現在劉璋還在長安城內。
益州的劉璋,同樣沒有什麼過錯,還不是丟了地盤。
趙暢也不怕被周瑜看出來,明明白白告訴周瑜,這就是個借口,想要自己出兵相助,就得拿出能夠打動自己的東西來。
周瑜道:「將軍不知,劉表雖然有仁義之名,但是將士殘暴,黃祖在江夏橫徵暴斂,弄得民不聊生,被其打殺的百姓不計其數。」
「而且將軍若是能夠得到荊州,天下三分,將軍一人就佔二分,曹操就算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奈何不得將軍,到時候都要主動將天子送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