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雀盪魔志> 一百零七章 當小和尚遇上小丫頭

一百零七章 當小和尚遇上小丫頭

  第一百零七章

  西牛賀洲佛家圓燈寺的小活佛說,俺娘想與你雙修!

  佛母『蓮花菩薩』想要與道家真統抱朴山的年輕道士雙修……


  圓燈寺小活佛說得漫不經心,抱朴山年輕修士聽得動魄驚心。


  佛道雙修,中州大陸數萬年文明以來,有確切記載的佛道雙修,並不少。可真能結出佛道雙修果的,鳳毛麟角。


  大多是打著雙修的口號,做些宗門聯誼的事兒。


  「你娘真不要臉。」一個叉著腰,怒氣沖沖的半大丫頭替許小仙解了圍。


  角里蘭月站在『知味樓』三樓的樓梯口,怒氣沖沖的看著大眼睛小和尚。


  取下了面具的劍子王途鳥,默默站在小丫頭的身邊,眼神促狹的盯著這個曾用四個指頭,一左一右輕描淡寫便夾碎何六指兩條青龍氣勁的小活佛,那光溜溜沒有戒疤的腦袋。


  鋮亮得就像剝了殼的熟雞蛋。


  大眼睛小和尚雙手合什,低聲宣佛號,反駁道:「佛說,一切有為法,儘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意思是說:你所能看到的,聽到的,別人傳教的,自身思考的,都是「法」,而有為,則與下一句的因緣和合相對,就是有起因和變化的條件的,可以尋覓到因緣起滅的。


  總而言之就是說:一切可以追尋到因緣起滅的現象,並非無的放矢。


  俺娘想與小道士雙修,本就是推脫不了的緣分,哪裡又錯了?」


  大眼睛小和尚一通說,似乎有理有據,角里蘭月氣樂了,怒罵道:「我不懂你們和尚的狗屁道理。


  你是和尚,你娘便該與和尚去雙修,生一堆小和尚、小尼姑,誰都管不了。


  再說了,佛道勢同水火,若雙修,是該入佛門,還是入道家?生下來的娃,該留髮,還是該剃度?亂了綱常再亂人倫,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小光頭,你真污了小活佛這個名頭!」


  對於佛家雙修、歡喜禪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過家家、繁衍,甚至還有些低俗高度的半大丫頭,叉著腰,眼神凜冽,一副大氣凜然的模樣。


  一個是認死理,生兒劍子,劍道天賦可媲美『第一樓』劍道魁首何六指的半大丫頭。


  一個是怎麼看怎麼不像和尚的小活佛,六歲便入酆都超度了十萬亡魂的佛門驕子,死後肯定能燒出舍利子的年輕和尚。


  一個說理,一個蠻橫。似乎都不頂用。


  這可是要神仙打架的節奏?

  眾人眼觀鼻鼻觀心,不去勸,不去參和。


  抱朴山年輕修士,看了看光頭小和尚,又看了看角里蘭月,習慣性的撇了撇嘴。


  當小和尚遇上小丫頭,一個說理,一個不講理,怕是要動手才分的出對錯。


  唯獨那個臉蛋和腰肢都美到凡人想象極致的『第一樓』之主,笑得前凸后翹,就像是岩石縫裡,一朵迎著風兒,怒放的紅艷杜鵑花。


  花兒紅到了極致,艷到了極致,終歸是有點兒過!

  這時,真要用一個字來形容她,只能是『妖』!

  她,便有點妖!


  大眼睛小和尚賊溜溜的盯著那一朵嬌艷的紅杜鵑,那連女人都韻羨的胸口兩坨肉,吞了吞口水,隨後又搖了搖頭,嘀嘀咕咕的說了句佛家禪語,便不看了。


  不知是已成竹在胸,還是不敢看了。


  蘭月小丫頭剛好捕捉到了小和尚的這一抹剪影,眼神鄙夷,嘴角翹起。


  光頭小活佛清了清嗓子,捏著那顆佛珠,也不去看角里蘭月,正色道:「小丫頭,莫要信口雌黃!佛起源於道,道佛本不分家。


  佛家的生命觀從緣起論出發,強調生命的因果聯繫,強調生命的依他性、強調自性本空,是以內在的體驗去銓釋生命。


  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的依據就是人的感覺,是佛家先賢在深沉的禪定中對生命所作的解析。


  而道教的生命觀是講對待,是從性『先天的自性』和命『後天的肉體』的對立統一中去銓釋生命。


  你們道家大能者黃元吉《樂育堂語錄》里就說:『無性則命無由生,無命則性無所立。漫說盡性即可至命,須知立命乃可了性。』


  意思也是說佛道不分家,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若佛道同修,就如同世間學子文武雙全,如此一來自然是相得益彰到了極致。


  俺娘如何就不能與小道士雙修了?」


  大眼睛小和尚一說到佛經禪機,瞬間便雙眼有神,一本正經的模樣,還振振有詞。


  說,自然是說不過,小丫頭角里蘭月怒極而笑,咬牙跺腳,有些口不擇言道:「小光頭,我讀書不多,不懂這些大道理,我只知道你娘人老珠黃,不配與我師傅雙修!」


  那個銜著一支蓮花便身懷六甲的蓮花菩薩太老了?


  那個應佛道而生的蓮花菩薩,還人老珠黃了?


  王劍子眼觀鼻、鼻觀心,心無旁騖的看著角里蘭月的單薄背影,和她那隨著怒氣逐漸捏緊的拳頭。


  小姑娘手臂上,漸漸有一道黑影無聲無息遁出右手勞宮穴。


  是一隻黑色的劍柄,一隻沒有劍身的黝黑劍柄。


  小丫頭單手握著劍柄,不再怒火中燒。


  神情剎那間平靜下來,就像是鋪滿大地的月光中,那一樹大葉芭蕉的影子。


  沒有黑夜微光里,雨打芭蕉時的那種滴滴答答的惹眼潤耳神韻,卻有說不清的寂寥在蔓延。


  不像是黑暗。


  無聲無息,無形無艮。


  只有影,徒留影在蔓延!


  不可抑制!


  她的身影竟詭異的,漸漸融入夜色中,朦朦朧朧,若隱若現。


  許小仙看得真切,這一刻,角里蘭月站在柔和的壁燈下,居然連影子也沒有了。


  小丫頭就站在那裡,給人的感覺卻像是突然消失了,只有她手上那漆黑的劍柄真實存在著。


  對面泛黃牆壁上,緩緩的有一道黑影憑空出現在上面。


  隱隱約約,也朦朦朧朧。


  是承影劍。


  大眼睛小和尚撇撇嘴,看著牆壁上那道黑影,眼神愈發有神了,眼神環視了一周,最後將目光停留在手中自己捏著的那顆佛珠上。


  笑道:「小丫頭,如此劍拔弩張的,在這裡可不好。


  真要將『知味樓』給拆了,小僧口袋裡沒有太多銀子,果斷是賠不起的,賠不起了,大女子那裡我可不好交代了。


  要不,咱們出了白土城,往北走,城北六十里,有條小河,一條風景不錯的小河。


  小僧讓你刺上三劍,讓你解解氣如何?


  你刺死小僧了,小僧說不定就應了佛號『圓寂』,立地成佛了。


  若刺不死,那就當是去看看風景,也行。


  不過,俺娘想與小道士雙休,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