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雀盪魔志> 第六十四章 一曲《雨霖鈴》

第六十四章 一曲《雨霖鈴》

  第六十四章


  時光荏苒。


  轉眼七年。


  許小仙騎著駝鹿回了不老洞。


  短短七年時間,一直在抱朴山三脈中墊底的不老洞,地位扶搖直上,力壓通天塔、迷樹花鏡這兩脈,第一次站到了三脈的巔峰。


  中州六大真統,三百年來沒有驚才絕艷這輩,隱約要跌落六大真統神壇的抱朴山,在這七年中,也昂首挺胸了一回。


  先有,年輕道士騎鶴過天門而返,自散氣運四斗,光這份氣魄,如何不能一舉成為佳話,在中州大地廣為流傳?這是其一。


  後有,女子劍仙張趕鹿出崑崙,入魔門六萬里狂沙大漠,七進七出,斬魔無數,震懾魔門,是其二。


  再有,抱朴山四小神仙之首的秋颶風,在望仙台天書石碑前參悟《抱朴子》六年後,欣然下山,奔赴三千里,於第一城外邀戰第一樓劍道扛鼎人物何六指。大戰三天三夜,雖敗猶榮。是其三。


  白髮轉青絲的老道人李大牛,向許小仙講述這七年抱朴山發生的事情。


  ……


  許小仙待在望仙台紫運池的七年,不老洞也發生了不少事情,老道人李大牛避重就輕的挑了和許小仙有關的來講。


  許采兒回了東海郡,托老道人給許小仙帶話,說她要去百花谷看一看,然後去西牛賀洲追尋師傅張趕鹿的腳步。興許就不再回抱朴山了,她希望許小仙能回東海郡一趟。


  許小仙琢磨著,這個煉化了幾成不老晶的丫頭,鐵定是去百花谷打聽碧遊仙子那老婊紙的消息去了,應該不會笨到要以卵擊石,意氣用事,敢獨闖百花谷的程度。


  許小仙擔心歸擔心,卻並未亂了方寸。至於自己能否回東海郡那個所謂的家看一看。


  他也不確定。


  ……


  六師兄盧有角帶著蓬萊島盧家十六萬族人的希望,全本的《神猿悟道經》,回了蓬萊島,許小仙打心眼裡高興。


  許小仙十二歲入抱朴山,一路走來,雖有磕磕碰碰卻依舊有驚無險,盧家漢子盧有角亦師、亦父、亦兄的那一份情誼,許小仙銘記於心,不敢說如何去報答,至少不敢忘。


  多久不忘?


  許小仙不敢說一萬年。至少能拍著胸脯說,這輩子不忘。


  ……


  老道人李大牛說起過天門而返,去了三千裡外春神山的年輕師弟時,言辭閃爍,支支吾吾。


  對於那個敢過天門而返,抱朴山四鬥氣運說不要了就不要了,在東南峰斗場給過自己莫大機緣的年輕洞主,許小仙總能不上心?

  少年旁敲側擊,老道人李大牛才說出了實情。


  過天門而返的年輕道士一鼓作氣的直奔三千裡外春神山,信誓旦旦的保證絕不望山空嘆,卻不敢上山。


  春神宮裡那個一直保持著二八年華,等了蘇六禪一百六十多年的『丫頭』,也不肯下山。


  一個站在山頂俯瞰,一個站在山下仰望。


  兩人就這樣僵持著,一僵持就是整整七年。


  風雨無阻。


  許小仙聽了之後,有些哭笑不得,他問老道人李大牛,這七年來為何不去春神山遊說一下。


  很明顯,白髮轉青絲的老道人去過了,去過還不止一次。


  可那個騎鶴過天門而返的蘇師弟就是膽小,心裡一想著要上山見她,腿就哆嗦,如同八十歲的老婆婆,邁不開腿呦……


  隨後,老道人李大牛又上了春神宮,開誠布公后,那個羞澀的『丫頭』也不遮遮掩掩,反倒豪爽無比的回應李大牛:你讓那個姓蘇的上來,不用八抬大轎,也不用紅裝綠禮,他若上山,我便隨他下山,從此生兒育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作神仙我也認了。


  老道人李大牛山上山下的折騰了數次,心灰意冷后無功而返。


  蘇師弟依舊膽小如鼠,前腳踏上登山階梯,後腳又溜了下來。


  老道人李大牛唏噓長嘆,說他連女人肚皮上那些神仙活兒,也就敢嘴裡說說,卻不敢想,如何能勸說比自己更執拗的蘇師弟?

  許小仙心思百轉后,說興許有辦法讓蘇師叔上山,老道人將信將疑。


  那一天,許小仙騎著小駝鹿去了三千裡外的春神山。


  六天後,折返。


  在春神山下折騰了七年多的蘇六禪和『丫頭』春神仙子第二月,攜手而歸。


  老道人李大牛看得瞠目結舌,多次私底下詢問許小仙如何做到的,少年避而不談,故作神秘。


  隨後,白髮轉青絲的老人從師弟蘇六禪嘴裡得到了答案。


  蘇六禪氣憤的告訴李大牛:「那娃兒,假傳聖旨,說張師姐從昆崙山回來了,傳話給我,我再不上山,要打斷我的腿。」


  老道人李大牛如同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自己這個師弟面對師姐時,不正是眼淚鼻涕都嚇得要往肚子里吞么?

  ……


  清明。


  大雨滂沱。


  許小仙舉著一把油傘,提著兩桶竹筒酒。


  入山。


  先前種下的一百零三棵湘妃竹早已如同春風吹過的野草,燎原。


  漫山遍野。


  新墳,也已老。


  卻沒有雜草叢生,許小仙知道,這是有人在打理。


  許小仙收起油傘,任憑風雨加身,坐在墳沿上,用嘴咬開竹筒酒蓋,自己喝一口,墳頭倒一口。


  直到兩桶竹筒酒見底,許小仙轉身出山時,他依舊沒有說過一句話。


  興許,這一刻無聲勝有聲。


  雨。


  依舊。


  滂沱。


  年輕修士步態闌珊,借著酒意,扯開歌喉,高唱。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曲《雨霖鈴》


  驚起了路邊無數遊魂。


  ……


  ………………………………


  嘮叨兩句:

  第一卷《問仙篇》寫完了。


  導致這一章要交代的東西太多,走馬觀花,還雞零狗碎……


  有點歉意,不大好意思啊!


  另外,我編輯估計嫌棄我了,不是個好的消息……


  有點傷。


  再次謝謝一直支持我的朋友們,謝謝大家、謝謝!

  下一卷是《入世篇》,該如何去寫,我還得好好構思。


  若明天沒更新,請不要書評區問我是否太監呦!

  更新興許不盡人意,斷斷續續的,但絕不太監。


  再次謝謝大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