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試道帷幕
《謝謝諸位兄弟姐妹的打賞、推薦票,和推薦紅包,沒能一一提名感謝,真心不好意思。
謝謝大家!
謝謝!》
第三十章
中秋,八月十五,又叫仲秋。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很早很早以前,人間皇帝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後來九卿權貴和學士大家也相繼仿效,品茶食糕點,對月飲酒當歌,三三兩兩吟詩作對,久而久之這一習俗就逐步傳到了民間。
到了民間就沒有祭拜月亮這一說,拜月向月宮天子祈福,那是天之驕子九五之尊才能做的事情。
越俎代庖,於禮法不和,更有損天元。福是小福,禍是大禍。
至於吟詩作對,那就更加對牛彈琴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升起日落棲的升斗小民有個婆娘暖暖被窩就是天大的福分了,還有個卵的閑情雅緻去附庸風雅。
民間大多是借著皇帝老兒祭拜月亮的吉日,呼喚身在遠方的親朋好友團聚,伺候父母高堂,和婆娘話話家常,跟孩子親近親近。
南瞻部洲,也有借著中秋夜和美月色,去莊稼地里採摘瓜果的風俗,採摘越多,來年也越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民間俗稱『摸秋』。
…………
中秋夜。
皓月當空。
抱朴宮下試道廣場人山人海,抱朴山三脈齊聚一堂。
三十年一次的試道大會,也是抱朴山眾多修士,離抱朴宮舉手摘星的望仙台,最近的一次。
望仙台矗立雲巔,紫氣縈繞美輪美奐,夜幕裝點下愈發顯得巍峨璀璨,輝煌異常。
讓人詭異的便是,一直插在望仙台上,開山祖師葛洪真人飛升后遺留的巨劍『春龍』,不見了。
試道廣場上空飄浮著一座蓮台,蓮台托著一顆碩大的明珠屹立夜空,明珠光芒萬丈,光輝可奪日月之光,將試道廣場印襯得如同白晝。
據說,這顆明珠是開山祖師葛洪真人,曾邂逅一化作人形的萬年蚌姬,蚌姬所贈。
抱朴山每三十年一次的問道大會才拿出來給人取光、觀賞,意在不讓明珠蒙塵。
抱朴山四大護法長老站在廣場中央一個八卦高台上,分據四角,俱是入了小長生的老神仙,個個道骨仙風,術法精湛,享譽南瞻部洲。
抱朴山三脈,通天塔、迷樹花鏡、不老洞,各自盤踞在試道廣場三個角落。
相對於通天塔上萬之眾,相較如迷樹花鏡數千之多,三百年來一直在抱朴山三脈中墊底的不老洞,寥寥十數人站在廣場東南角,用冷清來形容倒不如用『刺眼』來得貼切。
一直支撐著不老洞這一脈,在抱朴山眾多修士冷眼旁觀中屹立不倒,抱朴山三千年劍道修為穩進前三的女子劍仙,卻沒在不老洞那寥寥十數人里。
不知是去了哪裡。
洞主蘇六禪背負著雙手,面無悲喜的看著前方,一身青衣,道暨上插著一支烏木釵,青絲隨著夜風而動,稍顯稚嫩青澀的年輕臉龐,沒有太多出塵意味。
許小仙站在師傅李大牛的左邊,六師兄盧有角提著兩個黝黑的流星錘,站在老道人李大牛右側,其餘十人分列其後。
俗話說,兵貴精不貴多。
可不老洞這一脈這一十四個人也太精簡了不是?
……
亥時整。
人聲鼎沸的問道廣場瞬間鴉雀無聲。
抱朴宮裡傳來九聲巨響,
聲聲響徹雲霄。
聲聲傳至三百里之外。震人心脾。
正是抱朴宮裡的四個鼓奴,敲響了藏寶閣里那一面夔牛鼓。傳聞,這一面夔牛鼓是先秦皇帝嬴政,仿效上古聖賢軒轅黃帝,宰殺一頭上古夔牛所制。
巨響過後,天空傳來絲絲仙樂,如夢似幻。
時而像小橋流水叮咚響,宣誓著大愛無聲。時而像那踩在沙灘上追逐著浪花的歡快濱鷸,無憂無慮。
仙樂飄飄,漫天花雨。
壯闊旖旎。
花雨仙樂中,兩道修長身影,從天而降。
抱朴宮問道廣場剎那間被一股浩然正氣充斥,上萬人俱是道心鼓盪,心無畏懼,邪魔外道不過爾耳,彷彿天地間捨我其誰。
中州大陸六大真統之一,
抱朴山之主褚如意,女子劍仙赤霞,兩位大長生,兩位陸地神仙,帶著一身浩然正氣,降臨試道廣場。
一個素衣素麵,笑容端莊,美得如同畫中仙子。
抱朴山掌教褚如意。
一個身材高挑,背著一柄巨劍,曾用兩根樸素羊角辮便將可愛,詮釋得淋漓精緻的女子劍仙。
不老洞赤霞仙子。
瞬間,試道廣場匍匐三千。
能站著的,也都躬身行禮。
許小仙看著試道廣場八卦台上的兩個修長身影,心如止水,不去跪拜,不去行禮,只是簡單的看著。
不悲,不喜,不敬畏。
上百人不跪不行禮興許無人察覺,可寥寥十四人里有一個不跪不行禮的,那就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一眼就能看個分明。
一道道並非友善的目光投射來,許小仙依舊心無旁騖,無動於衷。
老道人李大牛扯了扯許小仙的衣角,低聲道:「娃兒,你可以不跪,但也要躬身行禮才好。天道一途,達者為先,兩個大長生的前輩,說不定都是你道途上的指路明燈。該有的禮數必須有。
少了禮數,掌教褚師叔半仙一樣的人物不會去計較,你師伯赤霞也不會在意,可在意的人真要一人一口口水,會淹死咱不老洞這一脈的……」
仙家涼薄,也不缺人言可畏這種俗到骨子裡的劣根性。
許小仙搖了搖頭,不為所動,輕聲道:「當年北俱蘆洲一個蘆葦盪里,師傅當著一個四歲小女孩的面,擰下那三個惡人腦袋后,我答應過自己,這輩子,不再跪天,不去跪地,不跪父母雙親,只跪師傅您。」。
老道人嘆了口氣不再說話,神色唏噓。
知子莫若母,知父莫若子,知徒莫若師。
少年是自己帶大的,他骨子裡那一種執拗到心無旁騖的信念,誰,都摧毀不了。
男兒當沐於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老道人不想讓他過多去理解,卻依舊在少年心裡紮根,很深很深。
抱朴山三十年一度的試道大會即將開啟帷幕,兩位陸地神仙降臨,眾人跪拜以後,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大家都起來吧,本座不是天,不是地,不是聖人,當不起我中州道統數千上萬修士如此大禮。
大家心中有道,心中有正義,便是有我抱朴山,便是有我褚如意。
繁文縟節,無需計較。本座虛長你們些許年月,添為掌教,卻未能為我抱朴山後輩,開山,引路,深感愧疚,莫名惶恐。」
素衣素麵美如畫中仙子的女子輕輕擺了擺手,試道廣場瞬間安靜到落針可聞,女子掌教朱唇輕啟,立刻有一種讓人道心鼓盪的聲音在耳邊縈繞,直入靈魂深處。
素衣素麵的女子話音未落,許小仙便看到了八卦台上有一人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