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蛋蛋男爵(五)
一般來說,抓捕特定目標的任務都是需要偷偷摸摸暗中靠近之後再實行抓捕,但由於利奇他們此次的任務目標是一名馴獸師,要是還按老方法來的話就是多此一舉了,甚至倒霉一點會在暗中接近的過程中被對方反伏擊。
再怎麼經驗老道的冒險獵人或是刺客都不敢說自己能夠瞞過嗅覺靈敏的魔獸,當然,除了某些特定的情況,比如周身的環境充滿了刺鼻的氣味。
而利奇三人此時自然是不在此列,所以第二天的下午,當他們到達落月湖湖畔的時候,就是大搖大擺的過去的,根本沒想著要隱藏自己的行蹤。
利奇甚至還默許了莉娜大呼小叫著「終於能洗澡了」的行為。除了不想多此一舉之外,還有著讓「蛋蛋男爵」誤認為他們是意外旅行到這的冒險者,並不是沖著他來的,好讓他放鬆警惕目的,至於能不能奏效,只能看運氣了,聊勝於無。
不過似乎幸運女神這次並沒有眷顧他們,等利奇三人繞著落月湖找尋了一圈之後,只找到了一些散落的魚骨和果核,並沒有發現「蛋蛋男爵」本人。
但讓人欣慰的是,那些魚骨和果核看樣子都很新鮮,也就是說這裡在不久之前還有人停留過,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就是利奇他們的任務目標。至於「蛋蛋男爵」不在的原因,利奇推測大概是外出找尋新的魔獸加以收服了,黑夜降臨的時候他應該就會回來,畢竟除了這裡,附近並沒有什麼適合夜宿的地方。
利奇的推測得到了沙耶的高度肯定,至於莉娜,利奇根本就沒跟她一起討論,此時她正坐在湖邊的岩石上,將秀氣的腳丫浸入涼爽的湖水中,開心的玩水呢。
利奇又發現了沙耶加入之後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終於有個正常人在任務過程中跟他討論一些需要面對的問題了,對於沙耶這位冒險團成立后的第一名團員越發的滿意起來。要知道以前他可都是一個人閉門造車,莉娜根本就指望不上,說實話壓力還是很大的,總是擔心自己考慮得不夠周全,讓兩人陷入險境當中。
對於他們倆能在各種危險的任務中安全活到現在,利奇認為一定是自己平時積德,什麼扶身體健康健步如飛的老奶奶過馬路啦,什麼撿到錢后幫失主保管啦,這樣的事情做多了,所以才能得到幸運女神的保佑,一路有驚無險的走到現在這一步。
胡思亂想中,太陽漸漸落山,為了表現的更加隨意一些,利奇決定先吃晚飯,一點也不是因為他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了。
既然是在湖邊,自然是要抓魚烤魚吃了。在森林中待了這麼長時間,每天除了乾糧就是野果,嘴裡早就淡出鳥來了。利奇倒也不是沒想過要打些野味打打牙祭,但考慮到森林之中血腥味會引來不少食肉動物,他還是打消了這個誘人的念頭。
對於烤魚、烤肉,利奇還是頗有心得的,在家裡莉娜不讓他下廚,但在外邊就沒了這限制,每次出來做任務的時候,都是利奇最幸福的時光,不僅告別了一成不變的麵包雞蛋牛奶,而且還可以借口不讓莉娜弄髒衣服親自下廚,生活簡直不要太美好。
現在有湖邊這麼大的一塊開闊地,根本不怕野獸或是魔獸偷襲,利奇哪還能忍得住,自然是要大塊朵碩一番。
正在三人開心的吃著烤魚的時候,此行的第一目標——「蛋蛋男爵」,終於出現在了視野當中。
見到「蛋蛋男爵」的第一眼,利奇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髒兮兮的臉,亂糟糟的頭髮,許久沒有整理的八字鬍,這些都還可以理解,畢竟是在野外,沒有條件打理自己。
但是,那件形狀如大半個蛋殼的奇怪衣服是什麼東西,配上那又細又長的兩根腿,再加上尾隨其後的魔獸,利奇甚至有種魔獸蛋成精了的錯覺。
想到平日里吃的雞蛋如果是這麼一副樣子,利奇就是一陣反胃。連忙將手中吃了一半的烤魚放下,利奇拍了拍屁股後面的塵土,笑著走上前去,裝作根本不認識他的樣子,道:「大叔您好,您是一名馴獸師嗎?我們是來採集滿月之花的冒險獵人,正在吃飯呢,您要不要來點烤魚?」
「蛋蛋男爵」的聲音低沉而有磁性,倒是與其滑稽的外表絲毫不相符:「年輕人你好,你猜得沒錯,我是一名來落月森林收服魔獸的馴獸師。感謝你的邀請,正好我肚子餓了呢……」
嘴上說著感謝的話,「蛋蛋男爵」作勢要跟隨利奇過去享用烤魚,卻是趁著利奇轉身的一剎那,嘴中吹出一聲口哨,跟在他身後的狀如獵豹的深黑**獸如利劍一般朝著利奇的後背飛撲了上去。
一直提防著的利奇又怎麼能讓「蛋蛋男爵」得逞,黑刃剎那間出鞘,順勢拍向了偷襲他的魔獸。
「當」的一聲,魔獸輕巧落地,沒有受到絲毫傷害,利奇也順勢退到了莉娜跟沙耶身邊。
「大叔您這是什麼意思,我好心好意請您吃烤魚,您卻又為什麼讓您的暗影豹偷襲我?」利奇擺出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質問道。
「呵呵,年輕人,看到那邊的那一堆魚骨了嗎?那是我今天早上留下的,我想你應該早就知道了。」被質問的「蛋蛋男爵」絲毫不以為意,指著幾步之外的那一堆殘骸笑著道,「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你們的真正目標應該是我吧?」
聽了「蛋蛋男爵」的話利奇暗道一聲「該死」,千算萬算竟然還留下了如此大的紕漏。
在野外,如果想安營紮寨的時候發現有新鮮的殘骸,一般都會選擇遠離此地,至少也得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因為離得太近會被視作對別人有敵意,可以說是一項約定俗成的規定。
之前利奇一直想著要隱晦的接近「蛋蛋男爵」再暴起發難,忽視了這一習慣性的問題,沒想到竟成了功虧一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