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
相比於李自成席捲河南和湖廣的浩蕩之勢,隨著實力的增長,雖然王爭的待人姿態也逐漸強硬起來,但總的來說,依然還是打著朝廷正統的旗號在慢慢的擴張。
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時候,王爭卻還是如此動作細微,實在容易讓人忽視。
崇禎十六年的年初,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所謂的新順政權,自稱「新順王」,營制煥然一新。
當然了,山東這邊同樣也沒閑著,沒錢了其他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停一停,當務之急自然要把這件事去用長久的法子解決,但總不能和李自成一樣,到其它地方搶一搶吧。
南直隸臨近山東的主要有兩個地方,其一是徐州,其二便是淮安府,幾年前王爭借著打海盜和倭寇的機會入駐淮安府海州,這一進去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到了現在,山東軍總算是在海州穩定下來,聚耕農莊的政策也得到了本地百姓的認可,已經能以此為根基向外擴張了。
河南的歸德府,還有南直隸的淮安府,這兩個地方要是想在山東外連成一片,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便是徐州。
相比於佔地廣柔的淮安府,狹小的徐州在南直隸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徐州境縣太小,而且距離南京還隔著一個鳳***本沒什麼有名望的豪族。
說起來,李自成覺得,佔領一個地方,只要是先派兵打進去,再設官鎮守,便是大功告成。
但王爭和他的想法不同,派兵入駐某地還只是一個開始。
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很多階級,山東軍若是想長久於此,至少要得到其中一個或幾個的支持,首先要將反抗最為激烈的的地主和豪強打服打怕,再用農莊收攬百姓的心。
這樣一來時間便隨之增加,一般要幾年過去,佔領的地方才能由內而外的安穩下來,而一旦要是真正的安穩下來,那就相當於牢牢控制在手中。
即便再被別人攻陷,那也只能算作被偷走,再拿回來也是輕而易舉。
就算山東軍在這個地方不再駐守重兵,只留有保安司分署來維持治安,基本上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王爭的優勢在於,即便你對這些豪強和地主不地道,強取豪奪,用權勢逼迫他簽訂「不平等條約」,歸根結底,那也是大明朝廷的總兵大將,總和那些吃人不吐骨頭地流賊不同。
山東軍佔領一個地方,雖說會打壓地主階級,但是為了防止他們同氣連枝的反彈,往往都會在另一個方面給足好處,也算是個平息怒火的撫慰手段。
李自成則不同,順軍只要是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便是將那些大戶和豪族不分青紅皂白的全抓起來,家財充公,這還不夠,接下來還要用那種極其殘忍的刑罰拷掠逼問。
到了現在,順軍雖然看似聲勢浩大,但內中卻並沒有地主大戶階級的任何支持。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這些人雖說可以打壓,但要是被人利用起來,力量也是不能小看。
眼下山東各府和佔領的歸德、開封等地都陸陸續續的建了保安司的分署,對於王爭來說,地方上依靠這些保安司的鹽丁和護庄隊就足以平靖地方。
鹽丁辦事狠辣,本來是口口相傳的「鹽狗子」,但是這麼久過來,這個印象早就得到改觀。
說起來,原本這些鹽丁還是礙于山東軍有明令,不得無故欺擾百姓,自然不敢違抗,所以他們就把這種狠辣勁放到了地方的治安上。
到了現在,最初那批人都被充入軍中訓老實,要麼戰死沙場,要麼就是成了山東軍內忠實的將官,頂上這些批雖說狠辣勁不減,但總歸是沒有了骨子裡那種桀驁。
每當看見什麼亂子,無論什麼大戶人家的子弟,還是外地來的小毛賊,鹽丁們往往都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看在大戶子弟眼中,顯得頗為無禮和蠻橫。
不過這些看在百姓的眼中,倒是山東軍的一視同仁,在外如果看到鹽丁,那就好像看見了真正的官差,什麼事都要去保安司分署尋求解決。
鹽丁現在每日閑的要死,但凡收到什麼舉報信息,立馬就是出動人丁去徹查,不抓到人把這件事完美解決掉,那是決對不會罷休。
各地興建農莊的護庄隊,原本和鹽丁算是井水不犯河水,一個管外面的治安,一個則是維持庄內平穩如常。
自從被保安司統管之後,現在也是和睦融洽,畢竟山東軍嫡系兵源就是取自這兩個基層丁口。
其實以王爭的想法,要是到了緊要關頭,把這些鹽丁和護庄隊組成的隊伍拉出來,對付大部分流賊和官兵還是很輕鬆的。
不過護庄隊和鹽丁都是不被朝廷承認的私人兵丁,王爭暫時還不好將他們拿到檯面上來。
山東軍在登萊兩府的在冊正兵,粗略的算一算,總計要有五萬餘人,青州府雖說佔地很大,但卻十分安穩,在冊正兵有一萬八千餘人。
東昌府雖說是山東六府中佔地最小的一個,但卻是控制北直隸與河南的要地,足足駐紮了兩萬餘名正兵。
濟南府和翁州府作為重地,佔地面積又是太大,則一共分佈了近六萬的正兵。
這麼一看,王爭手底下光正在冊的嫡系正兵就有十幾萬人,更別提還有那五大營實數九萬,令人聞之色變的戰兵。
除此之外,王爭每擴充一個地方,就要養著那裡改編的外系兵馬,從衣甲、兵械再到軍餉,幾乎樣樣都需要自己掏錢,雖說從前積蓄很多,但是加上連年的用兵和興建,到現在也體驗到了入不敷出的感覺。
每到這個時候,王爭就會去想,李自成據說足有幾十萬兵馬,究竟是怎麼養出來的,那種破城劫掠的方法雖說可以緩解當下,但傳出去以後,怎麼會有人真正的為他死心塌地?
十幾萬的正兵大軍,聽起來讓人心生畏懼,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要常年要輪換著駐紮在各地的兵馬。
遇到戰時,為了防止地方不生出亂子,總是要一些規模的正兵鎮守,其實說到底,真正能抽調出來的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