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
大明皇家興隆商號掌握一百餘列貨運專列的事再次引發了朱慈炅的思考,不能再按以往的制度治理國家了,因為隨著資本的興起,大明的國情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以往的封建制度根本就不適合新興的大明帝國。
倒不是說大明皇家興隆商號不能掌握專業,大明皇家興隆商號能,其他皇家商號也能,其他平民所創的商號也必須能,不然就是不公平!
不公平的競爭貌似是對大明所有皇家商號有利的,其實這是變相的自廢武功,這種從溫室里培養出來的花朵根本就不能抵禦外面多變的氣候。
現在是資本剛剛興起,大明皇家商號還沒有什麼太厲害的對手,一年盈利上千萬兩甚至是幾千萬兩貌似嚇死人,但換算成後世的錢也就是幾億到幾十個億,這樣的公司在後世簡直不要太多。
在這種不公平環境中發展壯大的公司,肯定會有很多缺陷,這樣的公司在大明境內是沒事,因為有皇權保護,誰都不敢動,一旦出了大明,對手可能隨便幾個套路便能把你干趴下!
比如這個火車專列,在大明境內大明皇室商號是能隨便獲取,出了大明呢,特別是到了歐陸呢?
如果是同盟國,或許還能給點面子讓你開幾輛,那也得花錢,如果不是盟國,甚至是敵國,哪裡有這麼容易給你開專列。
這就是貨運方式上的缺陷,貨運可以說是經商的重點,你只有把貨運過去才有得賣,不然做什麼生意?
習慣了在大明帝國境內輕易獲取最便捷貨運方式的皇室公司,離開了大明,估計會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因為人家壓根就不可能給你便利!
那麼皇室商號到底在大明境內佔用了多少貨運專列呢?這個問題朱慈炅還真沒關注過,他直接問道:」其他皇室商號呢,總共有多少專列?「
徐爾爵聞言,看了看駱養性,見駱養性沒有開口的意思,他只得小心的回道:」回皇上,大明皇家日興銀行大概有十多輛專列,大明皇家機械集團大概有八十餘輛專列,大明皇家西洋商貿大概有五十餘輛專列,大明皇家電氣公司好像暫時只配了十輛專列。「
朱慈炅聞言,錯點暈倒,他真沒想到五家皇室公司就佔用了將近三百輛專列,大明總共才多少列火車啊!
難怪畢懋康會如此為難,因為他手上壓根就沒有多少火車,至於皇室商號掌握的,他就算知道也不敢有什麼想法,那可是皇上的東西,誰敢去動啊?
其實這倒不是徐爾爵等人徇私舞弊,因為火車和鐵軌等設備設施全部是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生產的,運營只是工部在兼管而已,也就是說,東西全部是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的,鐵路也是皇上組織人建的,他們能讓一部分出來給工部運營就不錯了。
亂套了,有點亂套了,朱慈炅只感覺腦袋裡面一片混亂,後世的經驗告訴他,這絕對不是一種健康的發展模式,至於要怎麼理順,他現在還沒空去想,先得把這個會議開完再說。
他並沒有批評徐爾爵和駱養性等人,因為這並不是他們主觀意識造成的結果,他只是點了點頭,然後下旨道:」衛明,你通知皇室所有商號,將貨運專列擠一擠,擠出一百輛來,借給兵部轉運一下物資。「
秦衛明聞言,連忙拱手道:」遵旨。「
朱慈炅又對徐爾爵和駱養性道:」你們都想想辦法,讓下面人好好計劃計劃,盡量不要讓每列專列出現空載,這樣就算抽調出百來輛專列應該影響也不是很大。「
徐爾爵和駱養性連忙拱手道:」遵旨。「
朱慈炅又對孫元化道:」初陽,有了這一百輛專列,前線物資的調撥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
孫元化連忙拱手道:」沒問題了,沒問題了,多謝皇上恩典。「
朱慈炅點了點頭,又對畢懋康道:」孟侯,民間貨運那邊暫時就不要去動了,如果再縮減,估計有很多商戶都會因此蒙受巨大損失,甚至關門倒閉,那樣豈不是會造成民怨沸騰,大明還沒窘迫到那種程度,所以,不到沒有辦法的時候,還是不要讓老百姓為難,畢竟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畢懋康當然知道這句話是唐太宗用來告誡群臣的,沒想到自己也被皇上告誡了一遍,看樣子自己思慮還是不夠周全啊,他羞愧的拱手道:」微臣明白,多謝皇上提點。「
朱慈炅的本意並不是要批評畢懋康,他只是有感而發而已,他見畢懋康這個樣子,連忙安慰道:」孟侯不必自責,治理國家並非稀鬆平常之事,特別像現在的大明,不管是領土、經濟還是軍事,發展都太迅猛了,治理過程中出現點小問題很正常。更何況,這次遭遇突發情況,大明被列強算計,四處著火,沒有出什麼大問題,朕已經很欣慰了,你們都做的很好。「
畢懋康聞言,不由一陣感動,皇上對自己那真是沒說的,他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只能顫聲道:」多謝皇上。「
朱慈炅點了點頭,繼續道:」大家還有什麼事嗎?「
這意思就是有事奏報,沒事退朝的意思了。
看樣子皇上是有其他事要忙了,眾人連忙拱手搖頭道:」沒了,沒了。「
朱慈炅見狀,直接揮手道:」那就散會吧。「
眾人聞言,連忙起身告辭,恭敬的退了出去。
朱慈炅倒沒有什麼事要忙,他只是想一個人靜下來思考一下治國方略。
正如他所說的,大明這幾年發展實在是太迅猛了,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已經完全脫離了千百年來以農業為主的結構,再用千百年來沿襲的封建制度來治理,肯定是不行了,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整,不然肯定會出大問題。
怎麼調整呢?君主立憲嗎?三權分立嗎?
貌似他能想到的制度都不怎麼符合大明的現狀,或許,自己制定一些法律再讓下面人去實行更合適一點,這叫什麼呢?
歷史上好像沒出現過這種情況,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一個貼切的名字:君主制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