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當太上老君看到楚道長的雷同裝備(三更)
「西遊記」
「呃,以貧道的修為,只怕是傳道不易」
說話間泥塑脫落,露出楚峰白皙的面容。只見他眉頭微蹙,顯然對西遊的水太深,感到憂慮。
「宿主放心,這次不同以往,這次宿主作為道門的代表,參與西遊,在不直接動用法力於唐僧等人的前提下,阻止取經,期間會得到道門的支持。」
「原來是這樣」
楚峰微微點頭,想不到他會作為道門的代表懟西遊佛門。
這樣的西遊,估計會別開生面。
「現在歸還宿主的東西」
系統話音落下,道觀的一角,飛起一道金光,裹挾著一包東西來到近前。
嘩啦啦,幾件器物落了下來。
一個通體銀白色的鐲子,看起來十分的厚重,隱隱間可以壓制其他的法寶;一個紫金外表的葫蘆,正是之前的紫金葫蘆;一個通體碧綠的芭蕉扇,有至陽之力流轉;一個是金色的繩子,比尋常的繩子稍粗,一個是道門常見的七星劍,但古樸之意流轉,一看就是經歷了不少歲月;一個羊脂玉凈瓶,熠熠生光;一個八卦爐,可之前那個比起來,更像是真品;一件黃色為主的道袍,神識探過去,竟看不透。
「這些東西可不全都是貧道的,倒是有點像太上老君的家當」
楚峰臉上露出打趣的意味。
每次系統要搞事情的時候,都會做一些比較奇怪的事情出來。
「這些東西來自一個異世界,確實是太上老君的東西,宿主會用到,另外這些東西,相應的煉製方法,都在捲軸上」
這時,一個白色的捲軸,從八卦爐里飛出來。
楚峰伸手接過,藏在了袖子里。走上前,以袖裡乾坤之法,將這些東西全部收走。
「虎二娘她們是否已經回來了」
「在偏殿」
「好,走了」
楚峰微微一笑,身影模糊,隨著整個道觀一起消失。
……
兩界山,位於大唐邊境,毗鄰五指山,曾幾何時,妖獸橫行,乃是一個大凶之地,五百年前,一座酷似五指的大山從天而降,妖獸們四散而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凡獸寄居在山林間,漸漸的,這裡也有了人煙,不過以獵戶為主。
這日,又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山上突然多了一間道觀,說不大呢,是因為太過偏僻,知道的獵戶不多;說不小呢,憑空一個道觀出現在山頂,和那個酷似五指的大山,出現的方式差不多,很容易讓人想多。
這日,一個騎青牛的老道,出現坡度不小的山路上,老道士也是個心大的人,居然在牛背上睡著了。
路過一個清澈見底的小溪的時候,青牛走過去,在水邊喝了一些水,臉上的表情似乎很享受。
這時,一陣輕快的牧笛聲傳來。
老道士好像被驚醒了,睜開眼睛,伸了伸懶腰,拍了拍青牛的脖子,讓它別喝水了,然後目光隨意的朝牧笛傳來的方向看去。
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牧童,長相甚為清秀,有南山靈秀之姿,一看就不是凡品。
老道一時心癢,便騎著青牛過去,打招呼。
「那童兒,相貌好生不凡,可曾修道?」
「不曾」
小牧童停下來,說了一句,繼續吹笛。
老道閉上眼睛傾聽了一陣,頗為滿意的頷首。
「純凈明澈,赤子之心,難得難得。」
小牧童停下吹笛,臉上帶著赤子純凈的笑容。
「老人家,這是要去哪裡?我自幼在這裡長大,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
老道捋了一下鬍鬚,目露讚賞之色。
「有助人之心,更是難得,我此番,是要拜訪兩界山上的楚道長」
小牧童恍然,臉上的表情更加的親近。
「老人家,原來你要找楚道長,我剛見過他,我和他斗蛐蛐,贏了一個葫蘆。」
說著,牧童從右邊的耳朵里摳出一個耳屎大小的葫蘆,吹了幾口氣,葫蘆一點點的變大,幾息間變成了正常葫蘆大小。
牧童手太小,改為兩隻手捧著,臉上堆滿笑容,顯然對這個東西很滿意。
老道看到葫蘆,目光獃滯了,喃喃道:「老道的紫金葫蘆怎麼在你手裡。」
聽到這話,牧童詫異道:「老人家,是不是看錯了,這葫蘆是我親眼看見,從道觀院牆上的老葫蘆上生出來的,乃是正兒八經的兒子輩葫蘆。」
老道回過神來,笑罵道:「憨貨,葫蘆怎會生育,你說的是葫蘆藤吧,還兒子輩葫蘆,莫非是痴心了。」
「不是葫蘆藤,是葫蘆,我親眼所見」
牧童小臉認真的分辨道。
「胡言」
老道對牧童有些失望。
饒是牧童心思單純,聽到這話也生起了幾分惱意。
「我不光有兒子輩的葫蘆,還有孫子輩的芭蕉扇。」
說著牧童從左邊的耳朵里摳出一個耳屎大小的芭蕉扇,吹了幾口氣,芭蕉扇一點點的變大,幾息間變成了正常芭蕉扇大小。
「芭蕉扇」
老道都看呆了,怎麼自己的東西都跑到了小牧童的手裡,試著用口訣召喚一下,居然毫無反應。
難道是贗品,可為什麼給自己一種一模一樣的感覺。
「這是上元節,我和道長猜燈謎的時候贏來的。」
牧童臉上帶著小雀躍。
老道心中已經無語了,這種寶貝竟然隨便送人,這個未曾蒙面的楚道長,竟比自己還要闊氣。
「哎呀,飯點到了,我要快點回去,不然娘親會責怪的,山路陡峭,老人家,你路上小心點」
牧童收好芭蕉扇和葫蘆,催促著黃牛,下了山。
老道在山風中凌亂了,過了許久,忽然看向天空,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進行什麼大型的召喚,不一會兒,一個紫金葫蘆,一個芭蕉扇,從三十三天重天外飛來。
握著自己的紫金葫蘆和芭蕉扇,老道露出輕鬆之色,隨即眉頭微皺,這個未曾蒙面的楚道長,不簡單啊。
沿著山路,繼續往前,約莫有五六里,路過一個竹林,老道看見兩個姿容秀麗的女子,撫琴吹簫。
聲音動人心扉!
老道誤以為是那山中妖孽附庸風雅,便停下來觀看,這一看才發現是兩個人。
窮鄉僻壤,靈氣匱乏之地,怎麼盡出這等鍾靈毓秀的人才,老道長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來。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