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喜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關於這四大喜事的出處,有著不同的說法。


  一說是出自《神童詩·四喜》,作者汪洙,字德溫,北宋晚期人。


  汪洙九歲時即賦詩,有「神童」之佳稱,他詩才橫溢,先後寫了不少言絕句詩,都是一些便於孩童記誦的短詩。


  後來,就有當時的塾師門將汪洙所賦的三十多首五言絕句彙編詮補成集,題為《汪神童詩》。


  《神童詩》文詞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兒童記誦,它與《三字經》等同譽為「古今奇書」,成為訓蒙兒童的主要教材,流傳極廣,影響至為深遠。


  而另一說,則是出自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四筆·卷八·得意失意詩》:「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當然,不管是哪種說法,反正都不是出自戰國時期。


  當然,本就來歷非比尋常的姬正,自然是知道這四大喜事的。


  久旱逢甘霖,這個可以有。


  至於他鄉遇故知?

  對於姬正而言,倒可以說是有著一種怪異之感,他本就是不同尋常而來,真的很難想象在戰國時期遇到故知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貌似不可能如此,更多的反可能如同於無聲處聽驚雷!

  畢竟,當一名穿越者遇到另一名穿越者時,喜不喜不知道,反正是有點驚悚感,震驚!

  再說金榜題名時,姬正完全不需要,他現在就是魏國國君,乃是魏國境內的至高存在,哪裡需要什麼金榜題名?

  更何況,金榜題名,主要是指的是古時科舉高中。


  而科舉制,乃是從隋唐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總而言之,這金榜題名,跟戰國時期沒太大關係,不過類比而言,倒也能說成升官發財。


  這升官發財確實是好事,很多人都非常想有這好事。


  否則,原本的魏惠候也不會想著要在逢澤稱王了。


  這稱王,可不就是為了將自己的爵位給硬生生提高兩級,如此就可以與周天子並列么?

  然後,然後就沒然後了,因為姬正來了。


  說完了三喜,最後剩下的一喜就是洞房花燭夜。


  這個,姬正倒是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因為這是他很快就要經歷的事情,雖然紫萱公主心裏面是不情不願的,但是拗不過現實呀!


  現實是什麼?

  現實就像那啥,如果反抗不了,那隻能享受。


  成功招攬到神醫扁鵲,讓其同意留在魏國出任醫學院的院長,接下來的一些天里,姬正自然要著手落實這件事。


  說的是君無戲言,那肯定不能空口說白話,醫學院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那自然要興建起來。


  不過,這倒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急也急不來,姬正乾脆先給扁鵲劃了一片宅院暫時當做醫學院使用,同時還調撥了不少錢糧。


  正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想想魏國連連作戰,所耗錢糧何其多也!

  與其四處戰火紛爭不斷,甚至其中很多戰爭都沒啥意義,只不過是白白消耗國力,反而還因此四處樹敵,倒不如用這些錢糧來發展教育,猥瑣發育,別浪!

  對於開展醫學院之事,也只是姬正諸多計劃中的一小部分,隨著他身體不斷康復,自然不管光躺著不干事。


  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躺著舒服歸舒服,可問題是來到了這個時代,光躺著並不一定能夠躺贏,還是必須要有所行動滴。


  俗話說男人不可以無權,無權則落於平庸,可有權而無所作為,則等同於作惡!

  姬正貴為國君,自然要多做事,而且要做大事,既然成為了魏國的國君,他覺得要給自己立一個小目標,那就是先一統天下好了!

  只不過,這個小目標對於現在的姬正而言,還是有些任重道遠,一切還都要徐徐圖之,比如說可以先從迎娶紫萱公主,完成自己所接的那個任務開始!

  正好這天,公孫鞅和秦太子嬴駟再度前來覲見,姬正差不多猜出這兩人急著想要返回秦國,從而與秦孝公圖謀大事。


  對此,姬正倒是很淡定,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


  於是,姬正明確告訴公孫鞅和秦太子嬴駟,半個月後就是大吉之日,屆時他會與紫萱公主完婚,參加完婚禮之後,公孫鞅和秦太子嬴駟自然可以返回秦國。


  其實,經過扁鵲的醫治,再加上自身的恢復能力本非常人能及,姬正身上的傷勢已經好的差不多了,甚至在前幾天就和紫萱公主完婚都沒有問題。


  不過,他之所以一直拖著,一是在籌備醫學院之事,二則不想讓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知道自己的身體恢復得如此之快,簡單來說就兩字:沒病裝病!


  額,這貌似不止兩字?

  宮中一別院,侍女領著公孫鞅和秦太子嬴駟進來。


  紫萱公主起身問道:「駟哥,可有什麼好消息?」對於公孫鞅,她本能覺得討厭,直接無視掉了。


  「確實有好消息,可是對你而言,卻不知算不算好消息。」嬴駟苦笑了一下。


  「駟哥快講!」


  「魏王已經決定,半個月後與你成婚,此間之事總算暫告一段落。」


  紫萱皺眉:「這是好消息?我不聽!我不聽!什麼魏王?分明就是一個狂妄自大遭天譴的魏侯!我想回咸陽!」


  「這……」眼見紫萱一委屈,眼裡淚珠都在打轉,似乎真有著回秦國咸陽的打算,嬴駟急切道,「萬萬不可!」


  「為何不可?」


  「萱妹若要回咸陽,我們此前的所有努力將功虧一簣!」


  「這裡我一刻都待不下去了,更何況魏候都已經一大把年紀了,我不想嫁給那個老頭!」


  眼見公孫鞅在一旁老神在在,啥話也不說,嬴駟暗自惱怒,可他又不能由著紫萱胡來,只得再勸:「萱妹,你忘了前來魏國前是如何答應父親的嘛?眼下已經到了計劃最為關鍵的一步,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我們只能接著走下去,斷沒有退回的道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