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關中分裂
郭嘉說道:「如今我們的實力不足以對付董卓的舊部,所以,不能用強橫的態度對付他們。如果惹怒任何一位手握重兵的將軍,只要他們兩三人聯手,我們在長安就呆不下去。」
呂布不想聽分析,只想聽最終的計策,便問道:「奉孝,你就直說吧,什麼辦法行,我就按照什麼辦法處理。」
郭嘉說道:「既然我們猜測張綉一定會要這三萬士兵,我們也無法收回來,不如就大大方方地送給他們,以皇上的名義發一道聖旨給他們,就說董卓意圖弒君自立,他的密謀者徐榮罪該萬死,特派張綉、賈詡前往武關誅殺,事成之後,徐榮手下的士兵劃歸張綉統領。」
呂布雖然覺得郭嘉所說有道理,但心中就是不爽,張綉、賈詡這樣做完全是坐收漁翁之利,自己冒險誅殺董卓的時候,他們在做什麼呢?自己殺了董卓,自己得到了四萬士兵,張綉沒有費一兵一卒,就搶佔了武關,白白得了三萬士兵。
郭嘉見呂布臉色不好,又說道:「將軍不必心疼這區區三萬士兵,只要我們這次給了張綉一張聖旨,讓他穩住了武關的局面,他和賈詡一定會對將軍異常感激,以後有什麼事商量起來都會方便很多。用三萬軍心不穩的士兵換一個盟友,還是不虧的。」
呂布聽了郭嘉所說,也覺得這筆交易不算太虧,也就索性答應了下來。
「奉孝,既然如此,就按你說的辦。」
呂布說完,又準備轉身離去,因為貂蟬正在等他。衝鋒陷陣,斬殺董卓的事情他已經做完,剩下的穩定長安局勢的事情,就是郭嘉的事了,近兩日太累,他要休息休息。
郭嘉見到呂布的動作,連忙叫道:「將軍,如果連同聖旨,再發出去一封書信,我們的局面將會更好。」
呂布雖然想去陪貂蟬,但聽見郭嘉說有更好的局勢,也不免來了興趣,就問道:「奉孝還有什麼好想法?」
郭嘉說道:「張綉此時佔據武關,手中空有八萬部隊,卻沒有一有居民和糧草的根據地供養自己,對此,賈詡肯定已經想了很多辦法。但是,與武關相鄰的諸縣,我已經派人去佔領,屬於我們的地盤,張綉為了生存,勢必……」
「勢必和我們發生軍事衝突!」呂布說道。
「將軍所言甚是,他們為了生存,就一定要佔領縣城,佔領有糧草兵源的地盤,所以,與我們爭奪地盤那是極有可能的事。」
呂布問道:「你的意思是張綉和我遲早有一戰……不,不是遲早,很可能就在十天半月之間?」
郭嘉說道:「可以這樣說。只是,我現在有一計可以杜絕這事的發生。」
呂布心想,這種關乎生存的矛盾都能化解,郭嘉真有這麼厲害嗎?於是,連忙問道:「究竟是什麼計策,真能化解?」
郭嘉淡淡一笑,說道:「武關是關中和荊州南陽的咽喉部位,張綉不向關內擴充地盤,就只有向南陽方向擴張……」
「他進攻南陽?」呂布吃驚道,「他才僅僅八萬部隊,有三萬還是剛收編的降兵,能和袁術抗衡嗎?」
郭嘉說道:「袁術的主力此時正在東線擴張地盤,不足為慮。」
呂布說道:「但張綉士兵的戰鬥力不如我們長安的士兵,要打南陽,不能保證一定勝利。我覺得,他寧可選擇向關內擴張也不會攻取南陽。」
郭嘉笑道:「將軍所說沒有謬誤,但用我的計策就能夠讓他轉而攻打南陽。」
呂布問道:「願聞其詳。」
郭嘉說道:「我們可以和他相約,一起出兵攻打袁術,他們攻取南陽,我們攻取洛陽。」
呂布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到時候,我們約定同一天出兵,同一天到達目的地,讓袁術的部隊兩面受敵,不可互相支援,必敗!」
郭嘉說道:「是啊,將軍到時候就可以實現領兵攻打洛陽,建立佔領東西二都的偉業!」
東西二都,那就是洛陽和長安,被呂布佔領,確實是值得高興的事。呂布自然是沉浸在這美妙的藍圖之中。
「奉孝,你的計策太好,就按找你說的辦,書信什麼的,你一併處理吧,需要的人和物,你自行處理,就不用再彙報了。」
「是!」
郭嘉領命,轉身離開了,他現在,根本就沒有再去主意呂布是不是急著去見貂蟬,他只知道呂布上他的當了。他那只有二十歲的臉上,浮現出了五十歲才有的謀士的光環。
邀請張綉攻打袁術,確實是一件緩減呂布和張綉矛盾的辦法,把矛盾引向袁術,如果成功,還可以加深兩人的關係,確實是一件好事。
但是,呂布在長安根基未穩,駐兵全都是降兵,幸虧很多士兵攝於呂布的勇武和呂布貼身護衛的強悍,才得以控制住長安的軍隊。如果呂布一走,以長安的四萬守軍,完全經不住手握重兵的李傕郭汜等人的聯合攻擊,還不說呂布如果要進攻洛陽,一定會帶走部分軍隊。
如此,長安就會陷落,呂布的勢力範圍就會東移。關中的諸位將軍見呂布已經被趕出關中,肯定會彼此不服號令,分散為一盤散沙。這正是郭嘉所想要的,正是他與曹操制定的大戰略。
如果關中徹底分裂,形成數股勢力,就不能對曹操形成威脅,而且,從關中出來的呂布和張綉還能牽制袁術,慢慢地吞食袁術西部的地盤。既能牽制袁術又能減弱袁術的軍力,對曹操擴充地盤有很大的幫助。
呂布不知道郭嘉的陰謀詭計,也不知道出兵洛陽之後,長安會丟掉,相當於用長安換洛陽。他也不知道此時的李傕郭汜二將已經聯合各路董卓的老部下,按照李傕的計劃,很快就可以聯合了二十萬部隊的勢力,可出兵十五萬進攻長安,就算呂布全力抵抗,也不一定能守住。
董卓死後,他手中的兵力財力人力一分散,統一天下的任務就成了關東諸侯的事了。
袁紹,袁術,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