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明沒救了
陳青雲終於又有機會跟兒子一席長談了。
話題是從大明怎麼滅亡開始的。
陳耀祖開始借題發揮,準備給老陳好好上一堂思想政治課。
「大明亡國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整個士紳階層貪腐成風。正如你所說的那樣,連張居正和馮保都貪,因為貪腐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
「以袁大人為例,他一餐飯可以吃掉一個兵丁或老百姓半年到一年的收入,可這還是你眼中比較廉潔的好官,換做其它大官貪官就更是了不得了。」
「對於官紳階層的貪,後世又一句經典的評語,叫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陳青雲原本還不以為然,可陳耀祖這麼一說,他就意識到貪腐這個問題確實有點嚴重了,這可是不爭的事實。
但他還是反駁道:「大明富足,不差這點銀子吧!」
陳耀祖呵呵一笑,他懶得跟陳青雲辯駁,而是繼續說道:「大明亡國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貧富不均。後世有另一句經典的評價,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陳青雲繼續反駁:「路有凍死骨?這不可能!」
他這麼說是有理由的。
因為張居正的改革和新政,現在算是明朝晚期最繁榮的時期,雖然貧富差距比較大,但確實還不至於餓不死人,最起碼餓死人的事情不會很常見。
「是啊,現在還好,但並不意味著以後不會。我問你,萬一出現大的天災人禍呢?」
「朝廷可以賑災!」
陳耀祖冷哼一聲:「賑災?朝廷還有錢嗎?一場朝鮮戰爭歷時七年,早就把大明的國庫給耗光了。而剩下的錢都已經跑到了士紳貴族的腰包里去了,朝廷哪來的銀子賑災?」
「十幾年後,南北各地將出現持續天災,到時就會餓殍遍地、民不聊生,於是各地開始紛紛造反起義,朝廷疲於應對。在此同時,北有韃子對大明虎視眈眈,趁機入侵,內憂外患之下,大明就這麼把國本給耗盡了……」
陳耀祖言簡意賅地講述了一下明朝滅亡的經過。
又是巨大的衝擊,而且陳耀祖還說得有根有據,由不得陳青雲不相信。
他又一次陷入了獃滯狀態。
稍微細想一下,陳青雲就知道那小子所言非虛。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大明真的爛到根子裡面去了。
就貪腐這一點來說,陳青雲的體會比陳耀祖可能更深,畢竟他已經在明朝生活了幾十年,前20年還是屬於朝廷核心的頂級士紳階層家庭。
以名臣張居正為例,就算是如此有名的政治人物,他在為萬曆新政創下巨大的貢獻的同時,自己也免不了染上了貪腐、奢靡的風氣,他死後,還留下了32抬大轎返鄉、100多個菜每一個能下筷、7個姨太太等惡名。
馮保也不用說,作為明朝太監里少數有賢名的太監之一,在貪字上面卻是走到了很遠,作為馮保的侄女婿,陳青雲知道的更多。
再看袁雲奎這個小小的千戶,在下層官紳裡面還算不錯的武官,宴請陳氏父子也能用掉10幾兩銀子,這對他來說還只是小錢。
由此可見,整個明朝的皇親國戚、豪門權貴、官紳士大夫等,都真的已經爛到骨子裡了。
而對於貧富不均這一點,陳青雲的體會也很深,
至於其它的,比如說士紳官吏侵佔土地這種現象確實普遍存在,國庫沒錢、衛所已失去戰鬥力等這也是事實,陳青雲對此非常的清楚。
如果真有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的話……
陳青雲不敢細想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喃喃地說起了這句話。
但作為明朝一個根深蒂固的愚忠分子,陳青雲還是不死心,他眼巴巴地看著兒子,問道:「大明還有救嗎?」
陳耀祖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你覺得怎麼救?」
這對陳青雲來說是一個難題。
從他的內心來講,他還是不能接受大明將要滅亡了這一現實,尤其聽說將滅在北方韃虜手中,他心裡就非常的難受。所以他希望有人能來改變這一結局,但具體要怎麼救,他是沒有細想的。
稍微考慮之後,他說道:「變革。」
變革?
這對陳耀祖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開玩笑,試問以明朝現在的狀況,誰有本事再來變革呢?能臣張居正都沒能完成的事情,還能有誰能比他做得更好呢?
在任何朝代,變革的本質就是對利益和制度的調整。
在歷朝歷代,這都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制度的調整就不用說了。
在古代,任何制度的存在,都是一種定製。一旦有人想變革,必將招來反對聲一片。
祖制不可違,這是所有人反對變革時嘴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利益的調整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核心統治階層來說,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思想文化利益就是他們的盤中餐、嘴中食,誰想要去動它,必將迎來所有統治階層的反撲。
所以,在中國古代變革的次數並不少見,但罕有成功的。就算有短暫的成果,最終也會迎來犀利的反撲,張居正的變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還有,要想變革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那就是變革者必須有絕對的權威和鐵的手腕。可現在大明最有權威的萬曆皇帝連朝都不上了,還能指望他的支持嗎?
因此,在陳耀祖看來,變革這條路在現在的大明是沒指望了。
聽了陳耀祖的解釋之後,陳青雲又沉默了。
稍稍一分析,他就知道陳耀祖說的是對的。
但他還是不死心,又問道:「如果從現在起,就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新軍去北邊抵抗韃虜呢?」
陳青雲這是從陳耀祖練新軍所想到的,他現在所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這一個辦法了。
陳耀祖還是沒有直接回答,他又反問了一句:「怎麼建?朝廷那幫文官會允許這樣一支強大的力量崛起嗎?」
這又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還是前面的問題,大明在文官集團的絕對統治下,任何一支強大武力想要崛起,無疑就是一件痴人說夢的事情。
陳青雲真的絕望了,他只好問道:「那你現在搞這麼多事,究竟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