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霸賊> 第25章 槍支的構想

第25章 槍支的構想

  在送走了袁詠怡和袁二之後,陳耀祖又一次細細思考了起來。


  他今天去工匠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準備趁手的武器,尤其是合用的槍支。


  作為一個現代軍人,如果在大明混得連一件趁手的武器都沒有,是成不了事的。而擁有一支趁手的槍支,則更能讓他如虎添翼,只是沒想到這個目標這麼輕鬆就有望達成。


  說起來,這還是陳耀祖合理地利用了千戶營的資源和袁詠怡的身份的緣故。


  事到如今,陳耀祖該考慮的就是造什麼樣的槍的問題了。


  作為一個軍人和資深的軍事愛好者,陳耀祖本身對各種軍事武器的構造是非常熟悉的,各種槍支的結構他更是熟記於心。


  可現在他卻對造什麼樣的槍頭痛起來。


  火繩槍絕對是陳耀祖所接受不了的。


  別的不說,光是在開槍之前,還得點燃一條長長的很累贅的火繩這一點,就絕對是不行的。


  這種槍遇上颳風下雨天還沒法使用,這叫陳耀祖如何能忍受?


  如果可能,陳耀祖也很想直接造出后裝子彈、帶膛線、精度高、射程遠的現代槍支出來,什麼步槍、衝鋒槍、機槍統統造上一堆,但那樣不現實,現代槍支的製造是需要科技和工藝支持的,在明朝現有的水平上根本就做不到。


  陳耀祖也很想立即把現代的那些什麼步槍、衝鋒槍、機槍什麼的造出來,但這也不現實,因為大明現在的技術和工業基礎不允許。


  想來想去,陳耀祖只好把目標盯向了只比火繩槍好上了那麼一點點的燧發槍。


  如果陳耀祖沒記錯的話,他知道燧發槍此時西方應該已經發明出來了,而對於燧發槍的構造,陳耀祖也是一清二楚的,而且還是最完善版本的。


  與火繩槍相比,燧發槍的其它地方變化不大,只不過是點火裝置用能擊出火花的燧石擊發機構代替了火繩,使用起來稍微方便了一點點,颳風下雨天也勉強能用了。


  但因為明朝暫時還沒有這項技術,因此陳耀祖必須先從記憶中把燧發槍的設計圖畫出來,而且他還得考慮可行的製造工藝的問題。


  陳耀祖剛準備畫圖,他又難住了,因為沒有趁手的筆。


  此時大明常用的毛筆陳耀祖也是能熟練使用的,但用毛筆來畫圖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不得已,陳耀祖又出門了一趟,找回來了一些鵝毛。


  陳耀祖這是準備自製鵝毛筆了。


  鵝毛筆的製作並非什麼難事。


  製作好之後,陳耀祖開始在紙上小心地畫起各部件來,擊鐵、火藥池、扣簧、扣簧片、扳機、主彈簧、機芯、阻鐵、阻鐵簧等一一被他畫了出來。


  然後,槍支的整體形狀等也被他細細畫了出來。


  在仔細核對了一遍、確認無誤之後,陳耀祖又考慮起燧發槍的製作工藝來。


  按照明朝現有的工藝水平,這些部件的製作應該並不難,如果有一個熟練的工匠幫忙,陳耀祖自己都能製作。


  但陳耀祖還是有點不滿足,因為明朝現有的工藝水平還是有點太原始,他開始深入深入考慮製造工藝的改進。


  今天在鐵匠鋪呆了一陣之後,陳耀祖又冒出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他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工匠隊伍。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既然陳耀祖已經準備在明朝大展手腳,也已經開始收小弟,那他就不能光為自己考慮,他還得為自己的隊伍也準備合用的武器。


  而且作為一個現代人,陳耀祖還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在現在的大明,如果他想建立自己的勢力並快速發展壯大,那他所倚重的就必須是堅實的工業基礎。


  原因很簡單,在現在這個時代,西方已進入資本主義萌芽階段,而工坊手工藝的快速改進、工業革命的萌芽正是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徵,陳耀祖如果在這方面不跟上並迅速領先,他就必將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根本就不要想去干一番事業了。


  陳耀祖想得很遠。


  趁現在有時間,他開始考慮起燧發槍的製造工藝改進來。


  以燧發槍這些部件的組合為例,按照明朝現在甚至是包括歐洲的工藝水平,各部件的組裝最終都是用鐵杆鉚合起來的,生產和組裝起來很不標準又麻煩,一旦出現問題維修起來也非常難。


  這正是現在槍支的生產速度快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因此陳耀祖所想的就是部件生產的標準化和使用螺絲進行組合。


  特別是螺絲的使用。


  別小看這小小的螺絲了,要真正論起來,說螺絲是人類的第一大發明也不為過。


  螺絲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業必需品,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小到手錶眼鏡、大到火車輪船、太空梭,無一缺它。


  而據陳耀祖所了解,16世紀時,制釘工人就已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但螺絲的真正應用成熟,好像一直要到18世紀末。


  陳耀祖準備提前將這人類第一大發明應用出來了。


  他這是在為將來提前做準備。


  這實現起來並不難,但關鍵是有許多小問題還需要陳耀祖想辦法來解決,比如說趁手的工具、模具等。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陳耀祖需要考慮的,那就是槍管的製造工藝。


  陳耀祖今天在鐵匠鋪的感受很深。


  在唐老漢和唐二牛的手裡,陳耀祖見識到了槍管粗坯的打造工藝,而在唐老漢的另外兩個徒弟手裡,他又見識到了槍管鑽孔的過程。


  陳耀祖看得出來,現在的槍管從打制、到鑽孔、到打磨全部是用最原始的手工工藝來完成的,導致槍管的生產效率很低,還非常笨重難看,這也是陳耀祖所不能接受的。


  這些工序也必須得改!

  可問題是怎麼改?

  陳耀祖立刻冒出了一個想法:首先得有機床,哪怕是簡易機床也好!


  這又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不過現在陳耀祖有的是時間,他又立即在紙上塗塗畫畫了起來。


  他這一畫就忘了時間,直接畫到了深夜時分。


  不過他總算有了基本滿意的方案,但是否可行,還得去實踐才行。


  陳耀祖所想到的東西越來越多。


  不過好在他現在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做,構想和創作這些東西倒是讓他忙得不亦樂乎。


  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屬於他自己的槍支擺在了面前。


  完成之後,陳耀祖滿意地笑了出來。


  應該能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