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破匈奴
不過,呂林的擔心卻是多餘的。呂布早有家書傳來,說明了一切。呂母自然是高興無比,畢竟呂家終於有后了。而魏氏的心情則十分複雜,驚訝而失落,還有擔憂。她是商人家庭出身,很快就想明白要怎麼做才最有利,那就是跟呂林打好關係,至少在她自己生齣兒子之前,不能跟呂林翻臉。於是乎讓下人將呂府好好布置一番,搞得跟歡迎中央領導下鄉似的。
呂林和雙雙拜了祖母發嫡母,魏續五歲的女兒呂衿也來拜見兄長和姐姐。一家子其樂融融,老太太更是喜極而泣。
魏續私下裡跟他姐抱怨,說呂林是野種之類的話,雖則是出於關心,擔心姐姐地位不保,沒想卻引來了魏氏的訓斥,讓他以後不要再說這種話。身為家庭主婦,她深知嚼舌根的長舌婦只會引人厭惡,若真惹得呂布不高興,那到時才是真的地位不保。
家事和諧,呂林便跟著呂布尋丁原商議肅清并州山賊流寇之事。
丁原想了想,道:「目前并州各郡縣山中還有小股山賊,只要將白波與黑山之事曉喻下去,對其招安,想來不難。重點在於匈奴流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幾百年的經驗已經說明,外族永遠沒有真正歸順的時候。乾脆,就將其趕盡殺絕。」
呂佈道:「如此正合我意。」
呂林卻道:「我有一點小小的異議。雖然趕盡殺絕以絕後患理所應當,但除了匈奴,北面還有鮮卑。另外,若真逼得狗急跳牆,我軍難免會傷筋動骨。所以,不如給這些匈奴流寇留一條生路,逼他們逃出關外,讓其與鮮卑互相殘殺。」
丁原道:「若是他們與鮮卑同流合污,合力來犯,豈非不妙?」
呂林笑道:「不是還有於扶羅么,到時在關外划塊地方給他,讓他擋著就是了。他跟匈奴流寇有殺父之仇,而且一心想漢化,所以必定會賣力用命的。」
丁原與呂布對視一眼,同意了這條戰略。
……
兵貴神速。丁原將肅清行動指揮權交給了呂布,呂布父子則迅速安排作戰。
呂布率四千騎,張遼率三千騎,郝萌率三千騎,幾乎出動了并州全部騎兵。於扶羅也率三千弓騎參戰。另外,還有六百輛兵車參戰,成廉,魏越,還有曹性,各領二百輛。本來曹性是沒資格領兵的,但畢竟有過跟黃忠帶兵車的經驗,加上呂林有心培養他,便保舉了他當個千夫長。
此時,休屠各部盤踞在祁縣,擁有騎兵近萬,步兵三萬餘,但是,因為是全民皆兵的關係,所以平均戰鬥力較低。
呂布令張遼和郝萌繞道到祁縣南面兩側,自己則和於扶羅,以及六百兵車由北正面進攻,本來要下令開戰,卻被呂林所阻:「父親,且再等一等!」
呂布問:「等什麼?」
呂林道:「等風!半個時辰內,必有北風,到時可借風放石灰,削弱敵軍戰力!」
呂布:「我兒原來還能洞察天象.……」
呂林自然沒有這樣的本事,跟當初忽悠於扶羅一樣,都是藉助道具【天氣預報】罷了。
呂布又道:「有風自然是好。只是,只怕咱們不進攻,敵人卻不肯坐以待斃。」
呂林則對於扶羅道:「還請單于去拖上一拖!」
「好!」
於是於扶羅帶人去見休屠各部大人梁元碧。
遙遙相對,梁元碧譏諷道:「於扶羅,你跟你老子一樣沒用,甘心做朝廷的走狗,真是丟盡了我匈奴人的臉面。」
於扶羅壓抑著怒火道:「我匈奴已經不是冒頓單于時的匈奴了,如今寄人籬下,想要讓匈奴長存不滅,就得託庇在漢室的羽翼之下。」
梁元碧張狂大笑:「此真懦夫之見。咱們明明是狼,之所以假裝溫順,為了就是讓漢室掉以輕心,等候時機,一口將其咬死,好來做這片土地的主人。現在漢室衰微,正是良機。於扶羅,作為匈奴王室,你不想著重振匈奴雄風,反而要繼續做狗,你還有臉么你!」
於扶羅道:「現在漢境內我匈奴人才多少,你指望著重振雄風,簡直就是痴心妄想。為了我匈奴人長存不息,我可以放下殺父之仇,只要你肯歸順朝廷。就算朝廷衰微,但漢人將士卻依舊有衛霍時的剛勇,你跟黑山賊進攻長子縣時就已經見識過了。白波賊十幾萬,黑山賊十幾萬,統統都敗了降了,你若還有良知,就不要讓我匈奴手足去送死!投降吧!」
梁元碧吐了一口濃痰大罵:「寧可做狼而死,也不做做而生。開戰吧,我要替匈奴王室清理門戶!」
於扶羅見時候差不多,便退回本陣。
人一回,風便起,時機正好!
「父親,下令吧!」
呂布點頭,手一擺,親衛便搖旗下令。
北風呼嘯,夾著漫天石灰沖向休屠各部。
「兵車,進攻!」
六百兵車開始衝鋒,兩側各有一馬,中間的車箱后則還有一騎士操控。
「弓騎,借兵車掩護,進攻!」
兵車只能平射,有效射程約七十步,弓騎用吊射而達百多步,如此配合,戰力大爭。
……
黑山賊因為了深刻的教訓,還懂得遮掩口鼻,但匈奴人卻沒這個經驗了。上回在長子縣,他們只是旁觀者,所以這次是正面接觸石灰,根本沒有防備。一時間亂作一團。匈奴人雖然剽悍,可作為流寇,他們擅長的是剃刀式的進攻,防守方面簡直弱爆,而且無城可守。騎兵方面,還能像蛇一樣逃竄,但步兵簡直就成了沒殼的烏龜。
梁元碧一發狠,帶著騎兵開始衝鋒,卻被兵車射倒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從兵車間的空檔衝出,又被兵車后的騎士和弓騎殺傷一些,最後與呂布的重騎兵正面對沖,結果突圍的大概只有五千騎。呂布沒有掉頭追趕,而是對於扶羅下令道:「我是重騎,追不上他們,你帶本部前去追擊,但不要冒險與之對決,盯著就行!」
於扶羅只得聽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