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天脈謎蹤>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皇五帝背景介紹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皇五帝背景介紹

  寫到這裡,將對文章背景、相關輔助材料進行梳理,敬請關注。


  中國古書上,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其實「三皇五帝」都是象徵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關於「三皇五帝」的記載,雖然是一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卻能反映原始社會氏族和部落的歷史。


  傳說伏羲、女媧、神農是遠古時代的大聖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績。


  伏羲,又稱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始作八封」,「作結繩而為網罟」。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當然,社會出現這樣的新事物,是由於人們集體勞動的結果,而不會是某個「聖人」的恩賜。但這個傳說告訴我們,那個伏羲氏族開始使用一種記事符號,又懂得制網捕魚了。


  女媧的主要業績是「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據說,在這以前,天塌地陷,災害不息,經過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傳說中整理天地的神。這個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與自然界的艱苦鬥爭。


  神農是傳說個主掌稼穡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會農業開始發展的氏族名稱。據記載,當初人們吃生肉,喝獸血,穿獸皮。神農認為人們這樣生活下去,是難以維持的。於是,他「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實際上農業生產知識是上古人類實踐經驗的積累。神農並無其人。後來人們推測,神農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當子母系氏族制繁榮時期的社會情況。


  傳說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書記載很不一致。他們活動的時代可能已經進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會末期了。


  太皞,也稱為太昊,姓風。相傳他人頭蛇身,或人頭龍身,可能是以蛇或龍為圖騰的氏族首領,居住在陳地(即現在河南淮陽縣)。他應該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可能是以牛為圖鵬的氏族首領。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渭河流域,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言,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腮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乾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黃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又號有熊氏。傳說黃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過著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敗蚩尤后又與炎帝族在阪泉發生三次大戰。黃帝統率以熊、羆、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參加戰鬥,打敗了炎帝部落,進入黃河流域。從此,黃帝部落定居中原,並很快發展起來。史書記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說明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聯盟。黃帝後代與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華民族,黃帝軒轅氏被看成是華夏族的始祖。後來,中國人自稱是「黃帝子孫」。


  正是這個原因,後人把許多發明創造都傳作是黃帝的功績,說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讓妻子嫘祖教人民養蠶。他命令大臣倉頡造文字,大撓造干支,伶倫製作樂器等等。這些傳說不大可靠,我們只能理解為黃帝時代生產工具大有進步。


  少皞,也叫少昊,姓己,名摯,號窮桑帝,傳說是黃帝的後代,居住在山東曲阜一帶。這個部落以鳥為圖騰,有風鳥氏、玄烏氏、青烏氏,共二十四種。這可能是二十四個氏族合成的一個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


  顓頊,號高陽氏,居住河南濮陽縣一帶,相傳是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後代。古書記載;「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可能這是八個氏族。顓頊對九黎族信奉巫教,雜拜鬼神的風尚進行了治理,逼迫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後來,有個部落的首領共工對顓頊非常不滿,憤怒地用頭撞倒了不周山。頓時,撐著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繩子斷了。於是天向西北傾斜,曰月星辰移動;地在東南窪陷,江河隨之東流。這是說共工改造自然,成了勝利的英雄。


  這些古代神話傳說,形象地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智慧的光榮傳統,深刻地說明人類社會的最初文明是經過艱苦鬥爭創造出來的。


  三皇五帝尚未被人們接受為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仍被普遍地看作是神話傳說。但是,三皇五帝時代作為中國文明早期階段的稱呼,符合我國曆來的認識,又大體符合考古發現的上古文化面貌,應當成為夏代以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標誌性名稱。


  三皇五帝時代不只是3+5=8,其帝王人數應有幾十位,其年代應從公元前6000年左右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對於文明的標準,不能一刀切。商代生產工具據考古發現主要是石器。以至曾有「商代為原始社會」的結論。相反,距今七、八千年前精美的有特別意義的玉器、陶器、骨器完全有充當祭祀和王權重器的可能。印加帝國採用結繩記事,沒有通行的文字,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國家的性質。中國地域廣大,各地各部族進入文明時代的時間不同步,有5000年前確已建立國家的例子,也有50年前仍處在原始社會的例子。仰韶文化早期已出現父系社會萌芽,中、晚期為父系社會,與神農氏世係為父系傳承一致,炎帝末期的軒轅仍處在母系社會末期,及遷到美洲保留母權制遺風,足證不同部族發展的不同步性。


  文明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距今8000年左右太昊、伏羲時代應該是較低級的文明。據賈湖文化、老官台文化、興隆窪文化、裴李崗文化、后李文化、彭頭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考古文化顯示,各地文化面貌不一。興隆窪文化有了世界最早的服飾,最早的玉器,最早的村落。興隆重窪早期聚落約2.4萬平方米,集中在近似圓形、周長約570米的環壕內。共8排房子,每排10座左右,一般房屋面積50-80平方米,中部兩座房子各約140平方米。大房子是公共活動場所,這已體現出母系社會繁榮的情形。賈湖文化,有的仍稱為裴李崗文化的一期,則更具體地揭示出當時社會生活的全貌,包括宗教活動的詳細場景。這裡已有了父系社會的萌芽。


  距今6000年左右,各地考古文化出現了城址、銅器等符合國外文明標準的現象。大溪文化城頭山遺址(在湖南澧縣),有我國已知最早的城址,城內分區布局很明顯,地面鋪江陶土塊,有水井,有專門的制陶作坊區。馬家窯文化有銅渣和青銅刀,義井文化有銅渣,不論青銅的發現是否偶然,發現則是事實,應被稱為原始八卦歷的八角星圖案在這一時期出現於華東一帶,它們代表了中國的「河圖」、「洛書」,是曆法的表現形式,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擴展到非常廣泛的區域,應是神農氏王天下的體現。房屋朝向中心廣場的現象代表了人們對於部落(早期中國?)的向心力。


  距今5000年左右,各地城址增多,許多地區進入國家階段。大地灣的宮殿式建築,尉遲寺的「豪華」房子,凌家灘、紅山文化冶鍊青銅的遺迹及青銅器,表明中國在5000年前確實出現了國家。但這種大範圍的文化上的光輝,卻不如仰韶文化的「大一統」來得廣泛。《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未嘗寧居」,征戰不止,看來沒有神農氏那樣的統一文化的結果,這應歸因於各地方文化大發展,個性更多地保存下來。


  少昊未居帝位,《史記》、《竹書紀年》相同,但少昊把文化傳到美洲,時間應按瑪雅歷起點公元前3114年。這個時間反過來可以說明黃帝生活在5000多年前,已有距今5000和5500年的觀點。後者更可信。紅山文化「女神廟」,供奉對象應是真人,並非虛構的神。母系社會實行圖騰崇拜,即使崇拜婦祖先,也應是後來的事。王大有先生指出,紅山文化玉器的造型均與黃帝族的圖騰有關。這些圖案、造型絕不是為藝術而藝術,而是宗教的產物。據緯書及《史記.封禪書》所引,黃帝應有十世,幾百年。退居華北北部以後黃帝族衰落了。華北一帶顓頊、帝嚳、堯、舜相繼為王。從考古學文化來看,這一時期,龍山文化有過繁盛的局面。當為堯舜禹的時代。文獻記載關於這一時期相對豐富一些,但考古工作還不夠充分。龍山文化有文字,可是沒有當時留下的史事記錄原件。作為年代框架,要做的事並不比夏代容易。要想分清各王的年代,如沒有新的發現,就無法精確到年。


  由於禹繼舜為共主,雙傳子啟「家天下」,沒經過「革命」,考古文化不會有本質的劇變。龍山文化的年代被確定在公元前2600——2000年,堯舜禹三人合計在位時間不會超過200年,但一般把公元前2600——2200年看成堯舜時代,400年不可能只屬於二三個王的紀年。二里頭文化與龍山文化的過渡類型引發的爭論不影響「先入為主」的研究結果,因為這一時期已有文獻記載的資料供參考。堯舜之上,顓頊、帝嚳活動中心在河南及周邊地區,是否如緯書所稱各為數世應予以關注。古人早已指出,《左傳.文公十八年》說的「高陽氏有才子八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聯社,不隕其名,以至於堯」。表示高辛至堯非一二世,若「八世」與堯同為帝嚳之子,談不上「族」,「世濟其美,不隕其名」。夏、商、周始祖同處一個時代的事實體現了「國家聯盟」下的格局。


  一般認為黃帝元年為公元前2697年或2698年。這是據文獻推算出來的。實際上晚了近一千年。正是這一結果,導致學術界把黃帝、堯、舜、禹都列入4000年前的傳說之中。


  三皇五帝時代斷代研究,早期是文明肇始的階段,考古發現應注重「異」,即最先表現較高的文化的東西。後期是文明高度發展的階段,考古發現應注重「同」,即共性。目光不應只放在中原一帶。遼西、四川等地的文明進程可以稱作中國上古的特殊代表。文獻表明上古時代各地的聯繫比人們想像的要密切。盤古王表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山海經》古史重點在三皇五帝時代,因其記述的範圍很廣大,未進行深入研究者很難相信。實際上《山海經》關於中國先民活動範圍的記載是可信的。北亞、美洲、太平洋諸島是中國先==要活動區域,考古、語言、民俗及對古今居民體質(現在可以加上基因)的研究,是增加我們對於上古史的認識的重要手段。帶著先入為主的目的去研究古代美洲文明,方法對頭,是全面研究中國上古史的必要組成部分。


  圖騰是有歷史學價值的重要信息。《史記》中的「神話」大都是圖騰崇拜的真實反映。《史記.秦本紀》:「大廉玄孫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商代初期還有鳥身的人為帝御?說不可信,但是其後代就是這麼認識的。《山海經》的「怪」大都是圖騰像的描述。這些成體系的記載可以稱作中國上古史的圖騰版本。尤其是炎帝、黃帝世系的記載,與其它文獻不同。夸父猴圖騰的分佈,遠達北亞和美洲,又有靈寶仰韶文化特大型聚落的考古學證據,說明夸父確有相當大的實力。黃帝一個支系叫韓流,豬圖騰,《史記》等書無載,惟《竹紀年》有「乾荒」與之相應。考良渚文化、紅山文化非同尋常的豬圖騰,說明韓流是存在的,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堯時的「封豨」也是豬圖騰。如果說文字證據可能找不到,那麼圖騰證據則保存下來了。這是中國上古史的一件幸事。盼望更多的專家像王大有先生一樣把圖騰形容融入古史尋證中,不可辜負了《山海經》啊!


  對於三皇五帝時代的文化,考古未必能再現原貌。學者據賈湖遺址占卜實物考證伏羲作八卦是可信的。據《史記.天官書》和易洛魁人、瑪雅人的實際,表明黃帝考定星曆、羲和占曰、常羲占月、蚩尤明天道是史實。二十八宿產生很早,黃帝時已在應用是千真萬確的。文獻可以通過考古以外的途徑驗證,拘泥於出土物有時反而會低估上古文化的水平。


  我們有責任弄清中國文明起源與發展的來龍去脈。中國上古史再也不能「一頭霧水」,模糊下去了。那種懷疑中國文明早期階段——三皇五帝時代的觀點,必須被多學科、多角度的實證來說服。


  所謂三皇,即燧人氏時代(5萬—1.5萬—7724年BC),伏羲氏時代(7724—5008年BC),炎帝神農?尤時代(5000—4513年BC)。而五帝時代,即黃帝時代(4513—4050年BC),顓頊時代(4050—3380年BC),堯舜禹時代(3380—2073年BC)。這個三皇五帝,作者作出了各種年表,為三皇五帝的編年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為研究中國古代史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炎帝時代,炎帝氏族已經進入農耕社會,而黃帝氏族尚是一個游牧民族,農耕民族英武不足,而游牧民族好勇善斗,因此黃帝戰敗了炎帝,入主中原,成為中華民族萬世一系的源頭。作者認為把黃帝當作正統,是一種封建史學觀。今天我們稱為「炎黃子孫」,實際是炎帝與黃帝的聯合,也是中華民族團結的象徵。作者要求清算《古史辯》之類的偽學派和西洋文化模式的民族教條主義。


  三皇五帝時代的歷史序列大系:

  (一)燧人氏時代(1.5萬年~7724年B?C)。中國文明發祥於崑崙丘,燧人氏在昆崙山(今甘肅合黎山、龍首山,《山海經》載昆崙山在此)立天表,作為天齊,確立天北極,由?茲氏雷澤氏(時居龍首山、山丹河),創製結繩紀曆的《河圖》、《洛書》,為北斗九星懸朗時代,依章動歲差計算創製於1.48~1.47萬年間。


  (二)伏羲氏時代(7724~5008年B?C)。據《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28宿始於大角、角,依章動歲差計算7750~7675年B?C稱帝,校正為7724年B?C。又據苗族古歌,伏羲稱帝號「羅奉」,公元前7724年為羅奉元年,初都榆中,遷榜羅,再遷陳倉、華山牛鳩原、王屋山,崩雞公山。漢湖南長沙楚帛書乙篇載伏羲氏族譜系。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為太昊遺址,自公元前7000~5800年,共1200年,發現文字25字,七聲音階骨笛25支,以及牙璋、白龜等,南傳於淮河青蓮崗文化龍虯庄,發展為大汶口文化。伏羲上元太初曆年代為公元前104+4617=4721年,已進入神農氏時代。


  (三)炎帝?神農?蚩尤時代(5000~4513年B?C)。大地灣—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嶺半坡文化是炎帝?神農氏文化;磁山?斐李崗?龍虯庄?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貴州安順關嶺紅崖丹書是炎帝族自六盤山南下四川—貴州—雲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譜,《山海經》載有炎帝九世的族譜,第九世為夸父,時居潼關至靈寶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營);神農氏第八代名榆罔(參廬),都河南盧氏縣祁村灣、陳留、曲阜;蚩尤氏與共工氏據晉、冀、魯。蚩尤死葬濮陽西水坡M45,時公元前4515~4510年。


  (四)黃帝時代(4513~4050年B?C)。《黃帝四經》出土,記黃帝與蚩釉擊戰事及顓頊與共工(時稱涅)征戰事。河北涿鹿有黃帝城、蚩尤城、蚩釉化、阪泉之野張公泉(共工氏漢姓張)、釜山會盟石仰韶文化遺址。紅山文化是黃帝族文化。


  (五)少昊顓頊時代(4050~3380年B?C)。山東大汶口文化和江蘇連雲港雲台山將軍岩刻文字、天文曆法歷是少昊文化。河南仰韶文化大河村類型是顓頊?鸛兜族文化,始自4000年B?C,第三期3685±125年B?C。此期的文化特徵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亞聖塔?巴巴拉海灣地區原封不動地移植,時在3641~3113年B?C,為瑪雅歷起算年,即山東少昊顓頊裔民遷入美洲的年代。其後鸛兜氏遷入鄭州西山古城。仰韶文化早期廟底溝文化是其文化。共工氏時居濁漳河上游涅水(今仍此名)。


  (六)帝嚳帝摯帝堯舜禹時代(3380~2073年B?C)。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是帝嚳文化(3380~2799年B?C),典型龍山文化是帝摯堯舜禹文化。帝堯2357B?C即帝位,帝舜2136~2100年B?C(含攝政)即帝位,帝禹2103~2073年B?C,(含攝政)即帝位。夏啟守孝三年,於2070年即帝位,為夏朝(代)開始。故公元前2070年為夏元年。


  公元前2070年是如何推算出的呢?


  1.秦滅西周於公元前256年,滅東周於公元前249年,以此為推算原點。


  2.周積年867年,商積年496年(《竹書紀年》)、夏積年471年(《竹書紀年》),則三代相加為249+867+496+471=2083年(B?C)。


  3.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商積年629年,夏積年432年(西漢劉歆《三統曆》),三代相加則為249+867+629+432=2177年(B?C)。


  4.取公元前2083年為三皇五帝時代的下限。為什麼不取2177年為下限呢?這涉及到五帝紀年與堯舜禹治水的洪水災難的年代定位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是靠考古學文化的年代確定。將考古學年代C14測定與樹輪校正年代的譜系,從距今約一萬年到距今四千年前後(公元前2000年前後)各相關的考古學年代數據,按時間先後、區域類型排出一個自然發展的連續譜系。例如龍山文化,不同地域不同遺址的年代數據,這些數據分期越細、數據越多、年代誤差越小。同一個文化類型的起始和終止的年代幾乎在同一個年代點上。又發現同一個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類型的起止年代,有同樣的規律。這樣就取在年代點上最近的一個年代,為絕對年代。這個絕對年代,去掉±值,作為歷史年代的關鍵點。


  於是:


  1.據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終止點,確定為堯遭洪水的始點,然後根據文獻記載確定堯舜禹治水(含共工、鯀等治水)的大事記年代點。


  2.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代的洪水年代約在公元前2200~2208年之間,這同時參照水文考古數據可定。據此捨去劉歆、皇甫謐的2177年的帝禹下限。


  3.據《堯典》四仲星的考古天文學的復原,推算其觀測年代為公元前2357年,定堯登帝位的年代。


  4.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等典籍中堯舜禹等五帝的壽數皆有百年,在位幾十年到近百年不等,顯然是把氏族在位與個人執政混而為一,因此我們盡量把氏族與個人相分離,給出其相對年代和大事記。但難以分得很細。所以禹、舜、堯、摯既作氏族又作氏族首領對待,沿襲了傳統的「約定俗成」的說法,又做了與考古文化相對應的協調或調合。但從嚴格的史學意義上說,這可能是不徹底的,目前似乎只能做到這一步。這或許是一個「尾巴」,留待以後慢慢去割。


  四、三皇五帝年代學研究

  考古學文化系列C14數據分析,在相同的年代跨度里,在古中華大地上並列存在著不同的考古學區域類型,具有歷時性的階段性同一特徵;而在上下各是不同的文化,這種文化的轉變正與三皇五帝時代相始終。


  考古年代表上所明顯顯示的龍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大地灣文化—磁山文化—斐李崗文化等階段性,均與古代同期的洪水天災相終始。因此可以肯定不同文化類型的更替,是由於上古洪水和海洋進退引起,並同時引發三皇五帝時代的更替,也就是天災導致了王族更迭,和居民遷出遷入的變換。這使我們理解為什麼上古民族遷徙,時東時西、時南時北的往複進行,文化遺址俱在丘、墟、堆、墩、?階地上。找到了一個合於生存環境生存時空的合理的歷史的解釋的前提。那麼三皇五帝的誕生,就是面對天災人禍挺身而出的馭世英雄;三皇五帝時代也就是戰勝自然災害后,又創造了更輝煌的人類文化與文明智慧的延續。同時對文獻上三皇五帝的時代跨度,給予定位。


  中國考古學文化類型的轉換與上古氏族文化的創生與地理遷徙同步發生、轉換,與古星象、古氣候、海洋水文曲線、洪水周期性相終始,根源於章動歲差25800年(26000)的周期性和宇宙大四季變化的周期性。這個規律的發現,為上古史研究解決了年代學與族屬如何與文獻典籍記載、考古學文化類型對接,還原上古史的難題。根據考古學文化的類型學、層位學、C14數據提供的年代坐標,圖騰徽銘、圖符、文字、星象名稱、地名提供的確定的族屬坐標,將歷史文獻、古氣候、古海洋水位、洪水周期等作「殊途同歸」、「同位一體」的綜合研究,即可還原古史。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束以後,五帝斷代勢在必然。那麼中華三皇五帝上古史,不論由誰來寫,都是勢在必行的。


  《史記?始皇本紀》載有李斯奏議稱:「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這泰皇之所以最貴,是因為它所指系人皇。這個天、地、人三皇是個籠統的概念,給它具體化后,則出現了幾種意見。一種意見稱三皇帝為伏羲、女媧、神農;另一種意見稱三皇為伏羲、神農、燧人;第三種意見稱三皇為伏羲、神農、祝融;還有一種意見認為三皇是伏羲、神農、共工。這幾種意見中,伏羲、神農為大家所公認,其餘幾位則看法不一。女媧因其補天,拯救了人類,其功不可沒;燧人鑽木取火,讓人飽嘗熟食美味,可謂恩重泰山;祝融「絕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蓋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斷天柱,使天地曰月驟變,實在是神通廣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難分高下,誰能佔據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難定論。再說五帝,也有不同看法。其一稱五帝為炎帝、黃帝、顓頊、太¥、少¥;其二稱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這其中的炎、黃二帝已被大家公認,其餘幾位有待考證。顓頊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帝嚳是黃帝和長子玄囂的孫子,而帝堯則是黃帝孫子的孫子。他們都是黃帝派生出來的,似乎應該只佔據五帝之一。舜是因堯禪讓繼位,與黃帝無血親,應佔一席之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