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修行
煙霧瀰漫的房間中,晉陽王朝的左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政勛端坐於台上,他身邊的迷霧越來越濃,看不清面龐。
對外的說法是,魏政勛是在商討戰法,但是對內而言,魏政勛是在照著梵羅的教導,進行例行的訓練。
「尋氣以陰蹺為先。」魏政勛心中默默念了這句話,然後心中照著宇純熙的教導,開始施行。
氣生於陰蹺。神光下照陰蹺,就容易引生內氣。陰蹺是八脈之一。就奇經八脈來講,陰蹺脈通,則奇經八脈皆通。陰蹺的部位在會**,是採氣的關鍵穴竅。陰蹺一脈,上通泥丸宮,下透湧泉,真氣的聚散皆從此關竅。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渾渾噩噩,如醉如痴。如果僅是為了儘快得氣,守陰蹺是簡便的方法。
念完這個后,魏政勛口中輕輕念出:「舌柱上齶與觀照玄膺。」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講舌「抵」上齶,有的說舌尖輕輕抵住上齒齦。這種做法的目的是為了接通任督二脈,同時產生津液。從我的實證效果看,舌尖如果輕抵上齶或抵住上齒齦,口生津液的效果並不明顯。查有關史料,則是講「舌往上齶」,並強調「漸塞定喉嚨一竅」,意為舌頭在與上齶接觸的過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齶,並且舌尖要逐漸向軟齶的盡頭、接近喉嚨的部位移動,最後定在此處。
魏政勛用這樣的方法訓練,剛開始的時候,舌頭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適應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較明顯地出現。如果再配合觀照玄膺,生津的效果就更明顯。一個功法在前期訓練中,有沒有津液產生,是一個功法優劣的重要標誌。
魏政勛觀照玄膺。
玄膺是舌下舌系帶中間的一個穴位,它位於舌下玉液、金津的兩個穴位中間。有些針灸書上,把玄膺的穴位標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華之源,能用內視去觀照玄膺,則真精自然攝提而上。金津、玉液不僅是練功有效產生的一種現象,重要的它是一種大葯,吞腹和灌溉全身後,對祛病健身、滋養身體有很好的效果。那些練功不得法的同學,常常練得舌頭髮燥、舌頭髮直,採取觀照玄膺這個方法后,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經過這樣的訓練之後,魏政勛進入了一個關鍵時間段——形正氣順。
魏政勛頭腦中反覆出現這:練功中調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則體松」,「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必散亂」。形正則生勢,靜則有頂天立地、包容宇宙的氣概,動則有排山倒海之勢。很多人在練功時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在通周天過夾脊時就容易出大偏。修鍊中,從尾閭到夾脊,往往會有岔道,古人稱之為「十字街頭」。把握不好會出現凶怒的性格,甚至胡言亂語,高唱天下自己本領最大,胡作非為,導致身敗名裂,前功盡棄。所以,練功一定要講究形正。具體來說,在調身的時候,要做到含胸拔背,把每一個骨節都拔開,頭懸空凌頂,好像頭頂著天,身子在懸空,然後把骨盆和尾椎部略向前塌。果是盤坐,屁股下面要墊一個小墊,才能保證你身體的正直。如果是坐在椅子上,就要身子往前坐,只坐在椅子邊,則可以把身子拔起來。」
魏政勛儘管臉龐已經有些蒼老了,但是他也明白必須面帶微笑。
魏政勛腦海中出現這樣的話:
「笑是最好的放鬆法。人在笑時,下頷處於下移狀態。該部位的下移是人體放鬆的關鍵。與此相反,咬緊牙關,意味著緊張,過度緊張有礙健康。能使人從緊張狀態中放鬆的方法,莫過於一笑。」
「笑是進入無念狀態的要法。人在笑的時候,大腦處於一片空白。」
「笑是提肛縮腎的密法。人在笑的時候,有明顯的提肛縮腎之感,彷佛全身有一股向上腹部的作用力,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靜脈淤血,每天堅持微笑運動,鍛煉了腎臟周圍肌肉,會使整個盆腔變得富有彈性,有利於生殖器的血液供應。保持外腎、內腎的旺盛活動,整個身體也就會更加健壯,壽命自然得以延長。」
練到這裡,宇純熙提醒道:「不少學功者,都知道意守丹田,卻不知道意守二字實際上就是運用兩眼神光返觀內照。內視就是眼光和意念合在一起,然後,意在哪兒就觀哪兒,意在哪個穴位就觀哪個穴位。返觀內視是通往高層次修鍊的必經之路。盲修瞎練者不知其中的奧秘,卻把體外看到的一些光看作是很神奇的事,貪練不舍,而沒有把功夫用到返觀內照上來。氣功修鍊的高層次是出陽神。陽神呢,它由氣光胎修鍊而成。」
說到這裡,宇純熙露出了讚許的微笑,道:「很多人坐不住,只一會兒就練不下去了。這種狀態就很難入定,更難開慧。須知,只要能坐得住,能夠松下來,到一定時間,就必然入定生慧,氣機由微而著。凡息停,真息現,玄關竅開及玄牝等各種真機及境界,都必須久坐才出現。坐不終局,必至練功中途而廢。」
看到魏政勛若有所思的樣子,宇純熙提醒道:「人體穴竅是人體特殊功能的潛藏部位,亦是人體各交叉系統的康復中心。無論是求健身效果,還是開發人體潛能,都必須通過具體穴竅及相關修鍊才能獲得。所以練功不但要明理知法,還要明白人體穴竅。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穴竅選擇,穴竅用錯了,就達不到修鍊的目的。」
魏政勛點了點頭道:「梵羅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宇純熙道:「穴位找准了,還會出現各穴位特有的快意和感覺。傳統的內丹功,強調內丹修鍊的第一要素是明辨鼎器,要求練功者弄清內煉的關鍵和竅位,並把這個作為築基之首。」